被欺凌公主的驸马(6)(不如造反吧(二合一)...)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瞧见纪长泽来了,他精神倒是好了一点,将人迎进了屋内才低声说:
    “我按照你之前的话,把你给我的那些钱洒了出去打听,果然打听出了一些东西,凤国四处已经乱起来了。”
    “意料之中。”
    纪长泽一点都不意外。
    凤国自从皇帝开始不靠谱之后,上行下效,只要是掏的出钱,就能买官。
    官员的大小取决于掏钱的多少。
    甚至就连京官都能买卖。
    当然了,除非是一部分家里本来就是官宦人家,花钱买京官为儿子铺路的,不然大部分买官的人都是冲着当一方父母官去的。
    毕竟只有天高皇帝远,他们才好操作,才能更简单的将自己花出去的钱从百姓身上赚回来。
    原本的青天大老爷变成了一个个吸血鬼。
    而且这些人没什么下限。
    谁花钱买官只是为了能好好做父母官啊。
    他们习惯了用钱摆明,若是苦主闹,就花钱贿赂上司,上司不收没关系,只要钱方面到位了,总是会有比上司更高的官员收的。
    官员本来是一个国家的基石。
    基石烂了,根子也就烂了。
    “都是一些平头百姓,实在是没活路了才闹起来,大多都是没扑腾两下就被当地官府镇压,一些官府没报上来,一些镇压不住才报上来。”
    纪长泽问:“那些报上来的,朝廷怎么处理的?”
    胡伯神情悲悯:“派出军队镇压了。”
    又是一个意料之中。
    但心底总是要不好受一些的。
    朝廷哪怕连问一下原因的意思都没有,也不去想想为什么好端端的,风调雨顺的,原本老老实实的平民突然□□。
    就这么直接处理了,平民们死的一个不剩下,逼他们造反的官员却还是好端端的坐在公堂上。
    这样处理的确是可以一时间镇压住剩下一部分蠢蠢欲动的人。
    但没用。
    再继续下去,反正不造反也是个死,造反了也是死,人们还是会选择造反,这样哪怕是死了,死之前也能吃一顿饱饭。
    胡伯见纪长泽若有所思,也不敢打扰。
    他的家乡遭灾,据说是那边乱的不行,人们流离失所,还有匪徒。
    他丢下京城中的产业亲自去找,只找到老宅烧成了焦炭的样子。
    女儿是嫁给本地一家富户人家的,也同样是被烧成了灰。
    胡伯没找到儿女,只能回到京城每天以泪洗面,直到有个从之前那些劫难中逃回来的老乡告知他。
    家乡根本就不是遇到了天灾,而是人祸。
    今年家乡风调雨顺,本来大家过得很好的,可有个新官走马上任,一上来就要求城内富户们交钱,不光是这些富户,就连老百姓也上调了税收。
    老百姓们不懂这个,富户们却是有人知道的。
    他们不愿意当冤大头,就联合起来,商量着将这个吃相难看的官员告上朝廷。
    当时大家填写联名状,几乎是有头有脸的人都参与了。
    胡伯的儿子和女儿的夫家也在其中。
    结果联名状要递上去的前一天,城内遭了匪徒。
    所有签下联名状的人家,全都被烧杀抢劫一空。
    而当时那些人杀红了眼,连普通的没有参与这些事的百姓都没放过,当然,也可能是觉得只杀那些人的话实在是太过显眼,这才随便找了一些普通人家杀。
    当时城内乱了三天。
    三天里,火焰冲天,四处都是呼救声,而官府那边却只象征性的拍出来一些衙役看了看。
    衙役的家人们,匪徒都是绕路走的。
    若说这些匪徒真的是从山上下来的,他们是怎么知道衙役的家人在哪里的,他们连这么多人都杀了,难道还害怕得罪官府吗?
    普通百姓们是不知内情的,甚至不知道当地官员上报的是遭灾。
    胡伯的这个老乡是因为当初差点在联名状上面签字,但正巧他外孙子生了病,他赶去外省探望,这才逃过一劫。
    但他分出去住的小儿子家却没能逃出去。
    而他的家,也在他不在的时候被匪徒抢劫一空,回来看妻子和大儿子一家都没了,他四处查探才看出端倪,想来京城告状,到了京城才知晓,那新上任的官员,竟是皇帝妃子的亲戚。
    还是很受宠的杨妃。
    他当即歇了这个心思,被胡伯收留住了下来。
    之后,就是纪长泽上门了。
    胡伯看向一直在思虑着什么的纪长泽:“纪先生,现在我们要如何?”
    纪长泽脑内已经把无数个造反点全都标注了出来。
    照着这个趋势下去,不出五年,凤国绝对玩完。
    他将手上的杯子重重放下,语气倒是平静的很:
    “反了吧。”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