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雨夜(中)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因此,在张居正死后不到两年时间,他就将临朝当做了负担。再加上左腿在少年时受过伤,坐得时间稍长就痛彻心扉。就尽量减少临朝的次数,能装病就装病,实在没法装病了,才勉为其难露上一面,并且努力早临早散。
    最近两年,又由于不想立自己的长子为太子,他遭到了群臣的一致谴责。所以,他干脆“以身体欠佳”为名,常年不去临朝。除非外边发生了足以动摇大明江山的事情,否则,朝政全都几个辅政大臣代为处理。他自己,只是在几个辅政大臣争执不下,或者对辅政大臣们的处置决定不满之时,才会偶尔下一道“圣谕”,告诉群臣自己这个皇帝的真实意见!
    这样做的好处很多,首先,避免了听百官们在自己面前像蛤蟆般噪呱。
    其次,自己喜欢哪个女人,喜欢哪个儿子,都可以关起来门来自己做决定,不再需要受百官们的监督。就去听书 .97tingshu.
    再次,朝廷政策出了问题,只要让某个辅政大臣出来顶缸就行了,自己这个做皇帝的,不需要再承担任何责任,也不需要再被逼着下什么狗屁罪己诏。
    第四,自己在后宫中可以笑骂随心,不需要整天装模作样,活得像道观中的一尊神像……
    但世间之事,没有十全十美。不临朝固然省心省力,其本身,却不符合自秦代以来的当皇帝的任何规矩。所以,不临朝这件事本身,就成了言官们的攻击目标。
    于是乎,蒙古某个部落忽然寇边,是因为皇上不临朝导致。云南某处地震,是由于皇帝不临朝导致。西北有人叛乱,也是皇帝不临朝导致。甚至日本国攻打朝鲜,也是大明朝皇帝不临朝所致,没有及时给两个藩属小国之间的矛盾及时作出仲裁!
    天可怜见,那日本攻打朝鲜之前,根本没有向大明请求过仲裁好不?朝鲜国使者将丰臣秀吉“借道伐明”的书信,传得满北京都是。朝中的言官,居然瞪着眼睛楞装瞎子。不去想着去骂日本人狼子野心,专门找大明皇帝的麻烦。
    就在前天,素有敢谏之名的太仆少卿张养蒙,还写了一道折子,将万历皇帝朱翊钧“沉迷美色,荒废朝政,拒立太子,与民争利”等种种恶行,一一列举了遍。并且号称今年春旱,是老天爷震怒,降下的天谴。如果皇帝拒绝改正,必然会有更多的惩罚接踵而至。
    万历皇帝朱翊钧当时气得直哆嗦,忍了又忍,才念叨着“骗庭杖”三个字,没有派张诚调动锦衣卫,将张养蒙乱棍打死。但是,对天谴两个字,却始终难以释怀。
    现在好了,老天爷忽然降下了大雨。张养蒙有关天谴的瞎话,不攻自破。朱翊钧即便不治此人的罪,此人今后四五个月内,也没脸再乱说话。所以,看着外边的雨,万历皇帝觉得自己比地里的禾苗还觉得痛快。
    “陛下,奴婢还有一件喜事,先前忘记了恭贺!” 陪着万历皇帝朱翊钧又看了片刻雨,发现对方心情越来越好,司礼监掌印李诚犹豫了一下,再度笑着拱手。
    “什么事情?” 朱翊钧皱了下眉,眼神中立刻带上了几分警觉。
    张诚曾经贴身伺候他多年,十分了解他的脾气。赶紧抬起头,笑着解释,“陛下勿怪奴婢记性差,实在是刚才雨下得太突然,把奴婢给浇晕了头。奴婢刚才出去不止是看雨,还从东厂儿郎们那里,核实了一个传闻。提督陕西军务李如松大破哱拜,兵锋直指宁夏城。反贼覆灭之日,应该已经不远!”(注3:哱拜之乱,发生于1592年2月,秋天时被李如松剿灭)
    “嗯?” 万历皇帝眉头跳了跳,脸上迅速涌起了一丝欣慰的笑容。“李将军果然不负朕,待他凯旋之日,朕亦必不负他。这个消息准确么?兵部怎么没及时向朕汇报?”
    “奴婢下午听到传闻,但真伪难辩,直到今晚接到了东厂派往宁夏城那边的儿郎快马传书,才确信大捷无误。至于兵部,奴婢刚才回宫时,隐约好像看到了东阁赵大学士和文渊阁张大学士,还有兵部石尚书正在外朝候召,不知道为的是不是向陛下汇报此事。” (注4:外朝,故宫以乾清门为界,外边是皇帝召开朝议,以及高官办公的地方,称作外朝。)
    “他们还在外边?” 万历皇帝朱翊钧楞片刻,好不容易才想起来早在天黑之前,东阁大学士赵志皋、文渊阁大学士张位和兵部尚书石星三人,就联袂请求觐见。当时他心情很糟,就派小太监告诉三人自己犯了头风,无法视事。没想到,那三人居然一直等到了半夜。
    “应该是,刚才奴婢也是隐约看到了一眼!” 张诚做事,向来根据对方给的好处多寡决定。想着先前石星偷偷许诺给自己的百两黄金,小声回应。
    “宣他们一起进来吧,朕在御书房等着他们!” 万历皇帝难得心情舒畅,笑了笑,轻轻挥手。
    “奴婢遵命!” 张诚答应一声,倒退着就往外走。然而,还没等双脚跨过门槛儿,却又听见万历大声补充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