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播州大祭司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锅里的植物泥糊,和碱土起,慢慢越熬越粘稠,完全溶解了,形成膏状物。
    那气味儿……可就实在不敢恭维了。
    臭哄哄里带着酸涩。
    有士兵说道:“唉唉,这是那种——气萝卜屁的味儿。”
    越说,越恶心。
    最后连烧火的士兵都被熏得捂着鼻子逃远了。
    三梆子把一块破布捂在鼻子上,苦丧着脸,“天保,这几锅臭汤,你打算干吗呀,呜……顶风臭十里,我宣布,从现在起,三天不吃饭了。”
    “把这些膏药,用清水和了,给中毒的士兵喝下去。”
    “啊?”
    三梆子瞪大了眼睛,“喝下去?!!你没搞错吧,这臭汤能喝得下去,开玩笑。”
    “总比毒发入骨,等着毙命强多了。”
    “我勒个去……幸亏我没中毒。阿弥陀佛。”
    按照谭天保的命令,几锅臭哄哄的膏状物,用清水调和了,喂给变成“哑巴”的士兵,说实在话,这些药汁实在难喝至极,好几个士兵闻到气味儿就呕了出来。
    没办法,硬着头皮也得喝。
    其它士兵只能在旁边同情又有些幸灾乐祸地瞅着他们吞咽臭药汤。
    “哇——哇——”
    好多士兵都在呕吐。
    空气中臭味熏人。
    三梆子乍乍哄哄地高叫,“各位,仙汤仙药都是这个味儿的,别嫌弃,别矫情,只要你心怀恭敬,稍微有点儿臭味儿也就显不出了,喝下去慢慢品,多品一会,妙处自然就出来,还会越嚼越香……”
    一个正在喝药的士兵忍不住反驳,“老三,你站着说话不腰疼,越嚼越香!!放屁,你尝尝试试,亏你说得出来……”
    “什么话,”三梆子瞪了他一眼,“当兵的连死都不怕,岂能怕臭……喂喂,你能说话了,你个兔崽子,你都治好了,还唠叨什么,你不是哑巴了,傻瓜,笨蛋。”
    “啊?我……”
    突然间——士兵们爆发出一片欢呼声。
    欢声雷动。
    没错,这个中毒的士兵刚喝下去,就能说话了,他自己尚且沉浸在“臭”中,没有察觉——不知不觉中已经不哑了。
    哇……
    真是神药!!
    大家激动得发出欢呼。好几个士兵冲到谭天保跟前,向他打拱施礼,“谭神医,真是神了,您真是神仙下凡。”“神医,神医,药刚下肚就医好了病,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神医。”
    那些中毒变哑的士兵们,喝下“臭药”之后,呕出了一滩秽物,再饮下清水,很快,就都能够开口说话了。“哑巴”的症状解除了。
    全场欢腾。
    赞叹“神医”之声不绝于耳。
    三梆子可得意了。
    他两手叉腰,大声嚷嚷,“你们这回服了吗?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铁拐李的宝葫芦,也炼不出这么灵验的仙药,我贺老三亲自采来的仙草,那还能差?只不过是味道儿稍稍差了点……”
    那么,这几锅“臭汤”为什么这么神奇?
    说穿了,其实一文不值。启炎读书 .qiyands.
    那眼“哑泉”里涌出的水,经过谭天保的初步用植物化验之后,立刻就得出结论:它是含酸性成分太多了。
    主要就是硫酸铜和硫酸镁。
    这是水流在流经石膏过多的岩石物质时形成的。
    酸性太大,人喝下去之后,就会腐蚀嗓子,形成迅速脱水,最先受到影响的就是声带结构,这样,人就说不出话来了。
    谭天保把采集的碱土和含碱植物熬煮,形成的膏药呈碱性,碱离子析出,和着清水喝下去,很快就和毒水中的酸性物质产生中和,将酸物分解掉。
    再用清水冲洗,声带便迅速恢复正常了。
    就这么简单。
    但对于中毒的士兵而言,喝下“神药”立刻就能发声,这效果可就太神奇了。
    谭天保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一场“臭汤”治疗被部队里称为“神迹”,得到人人景仰,视为“神仙”,就连三梆子,在军中的地位也陡然空前提高。
    ……
    队伍披荆斩棘,开到鹰愁岭。
    这是一座险峻的高山,壁立千仞,奇伟壮观,一条小路蜿蜒而上,半山腰里有座寨子叫做鹰愁寨,仿佛建在半天云里一般,旁边常有云雾缭绕,犹如仙境。
    鹰愁寨位于咽喉要道,地势险要。寨主土司是个名叫“乌干”的肥胖老头,他闻听秦良玉率大军到来,不敢怠慢,带着一帮人到寨外迎接。
    “秦将军,辛苦辛苦,”
    乌干这一只是“熟苗”,与其它各族都有交往,还接受朝廷的敕封,有世袭名号,大部分还都会说汉话。
    寨里的男女都身穿青色衣裤和百褶裙,头包青帕,吹着芦笙跳着舞迎接秦良玉。
    接待客人,熟苗总是蛮热情。
    秦良玉和麻仓收等将领,按照熟苗的礼仪和乌干见礼。
    “乌干兄,我们到此驻扎,麻烦你们了。”
    “哪里哪里,秦将军保一方平安,我们欢迎还来不及呢。”
    吹吹打打,载歌载舞,迎进寨子里。
    谭天保跟在秦良玉身后,算作是“将领”,他能够享受这样的殊荣,完全就是因为半路上那几锅臭汤。
    被人用音乐舞蹈盛妆相迎,这种“贵宾待遇”很令人兴奋而陶醉,看着寨子里男男女女吹着芦笙,音调宛转舞姿翩跹……真是心旷神怡,把一路上的劳累辛苦全都忘了。
    竹楼大厅里摆下几丈长的长桌宴。
    寨子里的头领、祭司、辈份高的老人,作为陪客,迎接秦良玉和几位将领入席。腌鱼、腌肉、辣骨、龟凤汤、绵菜耙、油茶……甚是丰盛。
    乌达指着一位戴黑头帕的客人,对秦良玉介绍道:“这位也是远来的,他叫翁拿,是播州的羌人大祭司。”
    翁拿起身向秦良玉行礼,“秦将军,久仰大名,今日得见不胜荣幸。”
    秦良玉微笑着还礼,一双眼睛上下打量这个羌人大祭司。
    这人长得圆头圆脑,眼睛在眼眶里习惯性地滴溜乱转,显得很是圆滑世故。
    秦良玉面上一直露着微笑,但一双眼睛却放出精光,尤其是扫向翁拿的时候。
    原因很简单——播州,是杨应龙的地盘。
    杨应龙这人,早就有反意,与生苗勾搭,意欲自立为王,建立“播国”,野心昭昭四邻皆知。这回秦良玉发大兵前来鹰愁寨,就是为了防备他造反。
    大祭司,是播州的高级人物,他来鹰愁寨做什么?
    很可疑。
    自古有话,夜猫子进宅,没事儿不来。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