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南慕—河东郡
河东依黄河而建,自古以来便是商贾汇集之地,富庶之名仅次于顺州。在南慕与辰丹交好的时日里,此处更是南北商客川流不息,出了好些个名扬内外的富商豪贾。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郡中互市早已关闭,街道凌乱,铺门紧锁,人人都躲在家中,只因那城墙之外,团团围着二十万大军。那城墙的垛子之上,站着密密麻麻的□□手,每人俱是汗涔涔地注视着底下敌营的动静。明明是秋风萧瑟,然而人人却都莫名觉得空气异常沉闷。
城墙下驻扎着许多营帐,遍插“武”旗,另有一些各部战旗,绣着猛兽的图案,在风中龇牙咧嘴好不令人心惊胆战。那便是辰丹上将武定之的十万大军,他们已经在此围了一月有余。
那个最大的红顶营帐里,帅位上坐着一个壮硕刚猛的男子。他体长七尺,身覆铠甲,战袍如墨,双眉似刀,面容刚毅。然而此时,他却面露犹色,定定地望着坐在下位的一个绿衣男子。
此人手中拿着一只白玉杯,沁人心脾的香味从那杯中倾泻而出,弥漫在整个营帐里,轻描淡写地划去了战事的不安。再看这人模样,竟非同寻常,书上说的宋玉、潘安,想来就是这个模样吧。只见他色如满月,眉似双勾,唇红齿白,身形矫捷,特别是那双眼睛,看着人时是直勾勾的,颇有一番魅惑之色。一袭绿衣,更衬得他肌肤如玉,身姿飒爽。若着了红妆,必然是个绝顶佳人,奈何却为男儿郎。
“鸿昼,依你之见,此计可行?”
“将军,”那绿衣男子微微仰首轻呷了一口杯中香茗,继而转头望着帅位上的男子,娓娓说道:“虽说河东之廪仓俱已被我焚毁殆尽,郡中守军无一粒存粮,可这河东郡农人屋舍尚多,就是那米行、粮铺也不下二十间,谁家没有些许存粮?现在又是火急眉燎的时候,守城军队必会向民间征粮,届时,他们就是再守上个三五月,也不在话下。而南慕朝廷那边,必然又会派来重兵。届时,被围住的,便是你我了。”尾音慢慢落下,一股紧张的感觉便淡淡地飘散在营帐里,而那个始作俑者却依然在喝茶。明明深陷其中,居然也能如此镇静。
“那若是强攻,则如何?”
“河东城墙顽如金刚,可有那么易攻的?就是真强攻进去了,我军也是元气大伤,届时救兵一到,还是徒劳一场。”
“那,只剩此计可行?”只见那坐在高位的男子面露犹豫,似乎难以下定决心,“只怕到时候便是一片人间地狱,一个生还也无。”
听见武定之话音中的怜悯之色,绿衣男子轻轻一哂,顿时百媚纵生,看得武定之楞了好一阵子。只听见他说道:“将军,战场之上只有胜败之分,不是你死,便是我亡,谁有闲暇会悲天悯人呢?再说,皇上那边,可是一日一道催仗的诏书呢……”
武定之闻言摇手道:“如此看来,只剩此计可行,罢了,那就定下来吧。”
“如此甚好,河东郡不假时日便是我辰丹的了。”那面容娇媚的绿衣男子哂笑道,“若没有别的事,我就下去睡觉了。”说完,他摆摆手,打了个哈欠,也不等将军首肯,便转身离去。
武定之望着飘然而去的绿色身影,思绪不由回放到自己刚被受命为上将军统领二十万大兵驻守黄河的情景。
此值皇上初临帝位时,庙堂之上颇有蠢蠢欲动之状,然武皇帝气焰超群,临危不乱,一登基便诛杀了太子众党羽,朝廷在一夕之间换了颜色,一些青年俊秀被破格录用,一时人心惶惶,不知该依附谁。而自己,从小便与皇帝一同长大,就是在皇上被送往定阳龙阁寺守钟之时,也是紧随左右。又因生来勇猛,随着寺中的方丈学了拳脚,从此便在皇上身边形影不离。这也是为何皇上初登太极之时,便封了他做了上将军,统领朝中军务。
又因十七皇子殿下之事,皇上决意出兵相胁,自己,便成了不二之选。朝中亦有大臣谏言,说此事颇为不妥,天下御位初更,应着力内政而非外交,届时,二十万大军一去,若是一去不返,那不就是天下大变。此言下之意,便是他武定之初为将军便受命于外,并非妥帖。
而武帝却一意孤行,当着文武百官之面,将那谏臣枭首示众,又亲授虎符与他,言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言辞之恳切,竟教他一个堂堂七尺男儿,心潮澎湃说不出话来。
皇帝对他信任,皆因从小便是同伴,然而他也确实了解自己,刚猛有余,缺少智谋。虽然皇上也派了朝中谋士协助战事,但对于此次出兵,他还是忐忑不安的。
次日便是声势浩荡的出兵饯行,他坐在自己那匹漆面宝驹赤风之上,望着身下那片红缨良骏,听得耳边喝声如雷,真是好不威风。
驻守黄河一连几十日,皆是风平浪静,直到接到京中来报,说是十七皇子被杀,即刻出兵。
黄河险绝,并非如此好渡,更遑论河对岸还有南慕的二十万将士日夜虎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