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知道。合计之后,各人分头行动,一时间任城范围,战云密布。
……
“安营扎寨!”于禁领着五万兵马,偕戏忠,曹洪,夏侯兄弟等,来到离任城百余地的时候,就下令军队停止行动。于禁一边命人安营扎寨,一边广洒斥候。在安营扎寨后,就召聚众将议事。
“戏军师,你看于将军如何?”在临进帅帐之前,夏侯渊低声问戏忠。
夏侯渊对老大曹操以于禁为帅是有意见的,不过不敢当面反对。实在是于禁投奔曹操以来,除于练兵外,还没领兵作战过。而夏侯渊可是常领兵作战,尤擅长于长途奔袭。夏侯渊与戏忠搭档过,配合得很好,彼此之间关系也不错,夏侯渊才向戏忠发发牢骚。
“妙才将军是问于将军那个方面?”戏忠问道,见夏侯渊一副你懂的表情,又笑了笑说:“于将军为人低调,善练兵,行军打仗也谨慎而有章法,可称大将之才也!”
戏忠说完,夏侯渊没有吭声,戏忠心知夏侯渊的想法,再次开口道:“妙才将军是不相信主公的眼光?还是认为自己可以统帅三军?”看看小说 .kankanxs.
曹操知人善用,眼光独到,这是经过无数的验证的,这点毫无疑问。于禁会不会统兵作战?能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统帅?曹操认为于禁行,也给了于禁机会。
夏侯渊不是曹操,所以持怀疑态度。夏侯渊自己也经常领兵作战,知道领兵作非儿戏,一个不慎就关系到万千将士的生死,由不得夏侯渊不小心再小心。在于禁没有实际的战绩之前,夏侯渊都是不信服的,也是不放心的。
夏侯渊确实经常领兵作战,可是每次所率兵马从来没超过三万,一般是三五千至一万左右,打的也是局部战争。
要知道领一支兵马完成作战任务和统率三军指挥全局作战是两个概念,这也是将和帅的区别。一个是简单直接,一个是复杂多变,前者完成得好的,未必可以胜任后者,而后者做得好的,就没必要做前者。
夏侯渊为先锋,冲锋陷阵,迂回奇袭等都能完成得很好。而要夏侯渊统帅三军谋划布局全局,别说曹操敢不敢放权,夏侯渊自己都心中没底。
于禁到底如何?这时的夏侯渊,戏忠,包括赏识放权的曹操都不知道。历史证明,于禁是良将,练兵统兵,排兵布阵,领兵作战都行,还攻守兼备,不愧于历史中曹操亲封的五子良将之一。
“哦,不!我只是随便问问。”夏侯渊若有所思,有些敷衍地应道:“有众兄弟在,有戏军师在,我没什么可担心的。”
听夏侯渊言不由衷,戏忠摇了摇头,率先进入主帐。这时夏侯惇,曹洪等将也来了,于禁开始了首次战前军事会议。
“前方就是黄巾军波才部的活动范围,从此刻起大家都要谨慎小心,勿必随时保持警戒状态。”于禁十分严肃地说:“波才部在任城盘据多年,地势地形比我们熟,何时何地都可能袭击我军。”
“于将军太小心了,我看黄巾军不过一群乌合之众,只敢藏头露尾搞突然袭击。”夏侯渊不以为然地说:“那个波才也不过浪得虚名,不敢与我军正面交锋。”
“夏侯将军的意思是?”于禁不怒不恼地说:“夏侯将军可不是第一次与波才部交锋,为何迟迟清剿不了呢?”
“黄巾逆贼们都龟缩于山林之中,我又有什么办法!”夏侯渊气呼呼地说:“前几次兵力不足,这次定可以降服这群逆贼。按我的意思,将大军分成数路,对任城形成合围之势,凭我军之精锐,波才可擒,其部可歼。”
夏侯渊清剿了数次黄巾军,就没有一次打过大型的对战,莫不是一触即散。以致夏侯渊笃定地认为,正面交锋,黄巾军不堪一击。在夏侯渊看来,只要能将黄巾军引出来,就可以手到擒来。
“呵呵!”于禁笑了笑说:“有这么简单就好,主公也不必派司马先生去冒险了。夏侯将军不觉得波才部的动作深得兵法要领么?”
“什么兵法要领?不就是避而不战,贪生怕死胆小如鼠么!”夏侯渊咧起嘴角说:“只要他们敢与我正面交锋,我会让他们知道什么叫打仗。”
夏侯渊根本不识游击战术,更不知其精妙之处。这也是夏侯渊与黄巾军周旋中一直没吃亏的结果。夏侯渊执着地认为波才及其部不会打仗。
“示敌以弱,让敌人心生轻敌之意,然后抓住破绽一击致命,这还不是高妙的兵法!”于禁淡然地说:“利用熟知的地势地形,骚扰袭击敌人,让敌人穷于奔走,还担惊受怕,最后成为疲惫之师,再战即事半功倍,取得胜利也就理所当然。这些还不能说明这股黄巾军不简单么?波才是真厉害也!”
夏侯渊对于禁为主帅是心中不舒服,不过夏侯渊是知兵之人。于禁所说对不对?夏侯渊心中有数,回想了一下与黄巾军交战的经历,还真是如此。
“于将军说得没错!”一直作壁上观的戏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