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了正式的入学仪式。
十二个男孩,八个女孩,分别对两位先生进行了拜师礼。
男学供奉的是老子,女学供奉的人,村民们却都不认识。
只有周媛知道,那是开创了簪花小楷的卫夫人卫铄。
卫铄的名气不大,人们最多只知道她是书圣王羲之的启蒙老师。而实际上,卫铄也是林家第一任家主的启蒙者。
行完拜师礼,孩子们的父母立即送上拜师礼。
因男女有别,给两位先生的礼也是不一样的。林清霏并不计较这些,只看了一眼就收了起来。
从这一日开始,兰溪村的村学正式开始授课。
每日上午,就见各家各户的孩童们背着小背包,蹦蹦跳跳地前往学舍。
学舍每天只在上午上两个时辰的课,因这些孩子都没有基础,一开始两位先生只教他们认字,然后每人发一页纸,让他们回去对照着临摹。
临摹所用的不是纸笔,而是林清霏让人特制的沙版,只需要一根树枝就能书写,写完了一抹,就能恢复如初。
而到了下午,孩子们就待在家中,或者练字,或者帮家里干活。
林清霏每天教完上午的课就回纪家,一连半个月,都没和吴修博照面。
吴修博遂安心下来,上午授课,下午温书,日子过得简单而又安逸。
六月一过,天变得越发炎热。
周媛穿着刘氏新做的纱衣,坐在廊檐下扇风。周老婆子正在熬凉茶,准备给学舍送去。
现在虽然不卖凉茶了,但周老婆子还是会多做一些,给这家送点、给那家送点,尤其是铺子里,每天都会送一大缸过去,凡买东西的人都能免费喝上一大碗,既降暑又解渴。
就在这时候,周媛突然看到沈家的人出现在院门口。
此时家里没有其他人,周媛只好起身上前。
“沈二婶,您怎么过来了?”
沈二媳妇瞥了一眼周家的大门,眼底浮出一抹嫌弃。她身后跟着一个穿着艳丽的中年妇人,打扮得花枝招展的,一看就让人不喜。
周媛下意识地往旁边挪了两步,躲开了那中年妇人打量的视线。
“你家大人呢?”
沈二媳妇进了门,问道。
“我阿嬷在厨房呢!我阿爹下地去了。”
周媛一边说着,一边领着二人进屋。
沈二媳妇转头对那中年妇人说道:“王媒婆,就是这小女娃了。”
周媛愣了一下。
媒婆?
那王媒婆立马露出笑容:“这就是周家的姑娘?这也太小了吧?”顿了顿,王媒婆问向周媛:“小姑娘今年多大了?”
“七岁。”周媛警惕地看向对方。
这媒婆来自己家做什么?该不会是沈家想给阿爹再找个媳妇吧?可这程序似乎不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