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皇后娘娘也染了风寒,已是见不得人了(2)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舒德音浑身一震,万万想不到,许瑷会把这样的消息告诉自己。这样一来,三夫人的心思,也就能猜出个一二了。只是,若被三夫人知道了⋯⋯
    许瑷微微一笑:“我姨娘也是从伯府出来的,是姨娘吩咐我来告诉三嫂的。”
    许瑷的生母小安姨娘,正是三夫人的隔房庶妹,同样出自忠勤伯府,只是不知,中间又有多少故事。
    舒德音感激地看着许瑷:“你和姨娘的情意,德音记在心里了。”
    许瑷摇摇头,表示不用的。
    舒德音却知道,大户人家的姨娘和庶女,活得有多不容易。她们的善意,真的是金子般难得的。
    “我小你几岁,却占了个嫂子的名头,实在不好意思叫你妹妹。我小名呦呦,不知你可有小名,我们私下里用小名相称可好?”
    “我姨娘背地里叫我阿稳,说不管是好日子,还是坏日子,只要我安安稳稳的,不骄矜,也不怨怼,总不会过得太差。”
    “阿稳,阿稳,”舒德音念着这个名字,“你姨娘一定是个特别有智慧、特别柔韧的女子。”
    许瑷眼睛里有光:“是的,我姨娘⋯⋯她一定喜欢你。”
    舒德音觉得,她也一定会喜欢许瑷的姨娘。
    舒德音还是个小姑娘的时候,也曾见过母亲给祖母侍疾。
    祖母怜惜母亲体弱,从不肯让母亲多劳累;母亲又一片孝心,恨不得替婆婆分担病痛,婆媳相得,父亲曾因为感激爱妻的孝心,跟她玩笑说:“单为了不累着你,母亲以后再不敢病了。”
    在水云居,自然不会有这副景象。
    二太太一心认定,有舒德音这个媳妇,二房是不可能有出头之日的;自己的病当然也是舒德音害的,哪里还会疼惜她没长成的身子。
    于是,不过几盏茶的功夫,又是倒茶、又是擦身,又是亲手熬汤药的,把舒德音支使得团团转。
    刘妈妈在门廊设了个小火炉,说是在屋子里熬药,家具染了药气,以后二太太闻了头晕。
    舒德音就坐在小板凳上,被呼呼的冷风吹着,鼓起腮帮子生火。她哪干过这活儿啊,火折子不知费了多少,愣是没整出个火星子。
    清河跟波光在一旁急出一身汗,被刘妈妈盯着,竟不能上前帮忙。
    舒德音折腾了半响,充分认识到自己在这方面毫无天赋,她起身,让波光来:“波光,你来。”
    波光一个健步上前来,刘妈妈伸手给拦住了:“三少奶奶,您给太太熬药,也是一片孝心。吩咐丫头来干,怕是不好吧。”
    舒德音便问她:“妈妈—的意思,是要我为了孝心的名声,耽误了婆婆吃药的时辰?”
    刘妈妈想了一圈,估计怎么答都会有话等着她,只得悻悻让开身,波光笑嘻嘻地坐下来,麻利地生火熬药。
    结果喂药也不安生,一口药喂进嘴里,二太太喷了舒德音一身:“你是诚心要烫死我!”
    舒德音默默放下药碗,简单擦了擦脸,在床边坐了,再没有动作。
    二太太瞪眼:“这就不喂了?你就这态度?”180小说 .xs180.
    舒德音回道:“药还烫着,恐烫了母亲,先凉凉吧。”
    凉了几息功夫,舒德音端起来再喂,二太太还是不满:“都凉透了,你是嫌我风寒不重、死得不快?”
    舒德音并不辩解:“波光,去热一热。”
    波光轻手轻脚端碗下去了,二太太冷笑:“你侍的好疾。总归有丫头替你挑担子。”
    舒德音正色道:“媳妇诚心侍疾,只为母亲早日安好。自然是怎么好怎么来,丫头们侍候惯了,总比媳妇得用些。”
    二太太大怒,拍着被子道:“照这样说,我的丫头侍候更好,还要你有什么用,你滚回去吧!”
    舒德音并不担心会把二太太气死:“母亲身边的姐姐自然是最合适的。那媳妇就不外道了,有事多请水云居的姐姐张罗着。”
    二太太那个气啊,谁家的媳妇拿捏起来是这个样子的?名门望族家娇滴滴的小姐们,进了婆家,也是任婆婆搓磨的,断不像舒德音这样,婆婆还没张口呢,她有十句百句大逆不道的话等着你。
    当下喊了刘妈妈进来:“我是用不起她,你把她的东西给我扔出去,再不许她进来!”
    舒德音心知这个婆婆并不能一味捧着顺着,惯坏了以后,只会变本加厉让自己趴着,不当个人的。
    她站了起来,看向刘妈妈的眼里都是厉色:“你若敢,尽管去扔!”
    二太太手点着舒德音:“你要反了你!怎么不敢!刘妈妈,去!都给我扔出去!把这个小蹄子也扔出去!”
    舒德音微蹲了蹲身:“母亲心情不爽,儿媳不敢碍您的眼。先退下了,母亲有吩咐再叫媳妇。”
    说着往外走,波光捧着药碗进来,舒德音冲她摆摆手:“把药给母亲房里的姐姐们。”
    舒德音脚步不停,转进了东厢,舒舒服服坐了,清河送了炭盆进来,主仆几个就安安静静窝在东厢,正房摔药碗的声音都没惊动她们。
    刘妈妈到底没敢来扔她们出去,在院里怎么搓磨是婆媳间的事,真扔出去,整个二房都没脸,舒德音得不着好,二太太的名声也真的别想要了。
    中午波光提了食盒来,舒德音走到正房门口,隔着门帘问里头:“母亲,可否让媳妇侍候您用餐?”
    里头又是瓷器砸到地上的脆响声,舒德音都觉得自己是太坏了,把病着的婆婆逼成什么样:“媳妇知道了,这就退下去。”
    退到东厢,才端起碗,院里传来动静,许玥来了。
    舒德音放下碗筷迎出去,二房两姐弟对她着实不坏,奈何她却做不了她们母亲希望的那种儿媳。
    许玥见她在东厢,也大致猜到了这边的情形,站住了,对她道:“我下午不用学管事,就在这里陪母亲吧。晚上小三就下学回来了,到时让他轮值一班。今后也照这个时间来排。”
    舒德音倒没装模作样坚持,更不好跟许玥就上午的事情检讨,到时许玥怎么回她呢,也是件难事。
    下午她没闲着,照着记忆里的方子,亲自盯着,给二太太熬了一锅祛寒温养的粥,怕二太太不吃,便请厨房派人送去,让说是厨房进的。
    厨房的管事妈妈笑呵呵答应了,舒德音带人一走,管事妈妈直接让底下的小丫头们分吃了。这个三少奶奶到底还是个黄毛丫头,什么都不懂的。二太太要吃着这粥好,厨房得不到什么好处;要吃出什么问题来,屎盆子就在厨房头上扣得死死的,没活腻呢这是。
    舒德音也是回了湘仪院,跟孙妈妈提了一嘴,才懂中间的关窍。得,一个下午也不算白费,学到了教训不是。
    孙妈妈想劝谏她,婆婆还是要顺着些,敬着些,舒德音笑笑不说话,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一旦形成了,就很难改了,要敬和顺,就不可能是一天两天,那就得是一辈子。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