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事了拂衣去,浪迹天涯,行侠仗义(2)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等回来时,简直傻眼了,爹爹回家来就要检查的。把功课耽搁了,以后再不能陪祖母出去了。
    她急得不行,拉了大堂哥和姐姐帮她赶功课。两个人模仿她笔迹已是炉火纯青的,三个人排排坐,笔走如飞。
    冷不丁地,祖父就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看了这幅场景,也没有说教,只拿了笔,对着大堂哥和姐姐写的字,一个个圈过去,一边圈,一边说了破绽。字如其人,再如何模仿,都藏不住写字人的天性。
    三个人看得冷汗澄澄,只怕爹爹也是早就知道他们的小把戏的,只不知为何,不曾叫破了。
    舒德音老老实实去跟爹爹认错,爹爹好沮丧:“怎么就被你祖父揭了盖子?我可下了一大盘棋呢!”
    爹爹就煞有介事地说道,他一开始就火眼金睛看出兄妹几个的猫腻,只是想叫他们吃一个大教训,才暂时放任不管的。
    舒德音目瞪口呆,觉得爹爹真是高深莫测:“您想叫我吃个什么大教训呀?”
    爹爹神秘一笑,提起笔来,刷刷刷地,写了一张纸,递给她:“小呦呦,你可把自己给卖啦!”
    她接过来,可不是自己熟悉的字迹,赫然写着,舒家德音向爹爹借款一千两,到期不还,就要做书童抵债啦!
    她不以为意:“姐姐和大堂哥又不会用我的笔迹写借条。”
    爹爹怎么说的?
    “要紧的不是对方会否利用你的笔迹,而是,你在允许别人模仿你的时候,就给了对方伤害你的能力。你要做的,不是判断谁值得信任,是学会判断,在什么事情上,要守好什么样的底线,守住自己的边界。”
    为什么突然想起来呢?
    是因为她去跟祖父说这事儿,祖父嗤了一声:“你爹还好意思说呢!他从前模仿了你大伯父的字,给戏楼子写话本子。被先生发现了,你大伯父险没被先生训傻了。”
    !!兄妹几人冷不丁吃了个惊天大瓜,纷纷表示想知道得更多。
    祖父得意洋洋:“他以为没人知道呢!现在还写着呢,估计换了种字体,也没叫人识破过。他那些话本子可值钱,一个月能写好些本呢!要不然,他资助贫寒学子的钱哪里来的?”
    舒德音惊呆了:“为何不能叫人发现呢?”
    大堂哥舒嘉言道:“世人都有偏见,要知道课堂上的先生是写话本子的,不定就看低了,哪里还能安心跟叔叔做学问呢?”
    祖父忍不住笑:“就是我听了那些本子,都要吃惊。老二自做了先生以来,板着脸楞是装得老成几分,只有写起话本子来,还带了几分跳脱气。”
    说得兄妹几个按捺不住,溜进爹爹的书房,翻箱倒柜把藏得极深的话本子寻出来,一看,都着了迷:什么侠士路见不平啦,什么江洋大盗快意恩仇啦,什么风尘女舍身拉贪官落马啦,什么书生漏夜赶考途中为厉鬼断案啦,何止是跳脱,简直能上九天斩妖下四海降魔好么!
    三个人看得入了迷,连舒恭之进来都没发觉,不时还讨论一番,把个舒恭之气得跳脚:“魔星!你们算是把我的皮给扒了。”
    三个人都忘了他严肃的一面,腻上去,七嘴八舌求剧透。
    “叔叔,那个书生可考上了状元?”这是舒嘉言。
    “爹爹,那个贪官可太可恶啦!风尘女是为民除害,可不能叫她偿命呀!”这是舒灼华。
    “爹爹,爹爹,您见过侠士么?也叫我见见吧?”这是舒德音。
    舒恭之苦笑不得,脸如何还板得起来。
    自那以后,三兄妹成了舒恭之第一批读者。日常追着舒恭之求更新,没事还要开个读者交流会,分享心得,甚至到了干涉创作的地步。九四好书网 .94haoshu.
    舒恭之被折腾得多了,索性抓了几个人做壮丁,每每灵感枯竭有拖稿危机了,就把纸笔往桌上一扔:“来来来,凑个故事出来。”
    几个人都兴高采烈地头脑风暴,效果竟很不错,自此,“胡言先生”便成了两代人胡闹的共同“马甲”。
    舒德音回过神来,手有了自主意识般,照胡言先生的字体写了爹爹两个字。
    “爹爹,您不是说,不能叫人学了自己的字去么?”
    爹爹就说:“我怕你们受伤害,但我永不怕你们伤害我。”
    三个人感动得眼泪汪汪,祖父又不知从哪里冒出来:“这字又不打他的标签。他自己那手字,谁模仿得来?”
    温情脉脉的场面瞬间成了收割亲情的套路现场,那是舒德音头一次知道,原来严肃的爹爹,如此鲜活。他有一整个广阔的世界,等着自己发现。
    为此,她还撩虎须来着,又一次做不完功课,还指望着套套交情(?),结果被火速镇压,手心都被打肿了。
    舒德音取了一叠稿纸,行云流水地写了个本子。
    说的是一个寒门学子,发奋读书,忠君报国,却被卸磨杀驴的故事。
    白发苍苍的老臣被押到刑场,人人骂他,他却笑了,只看着人群中的一个小姑娘。那是他最爱的小姑娘,他翕动嘴唇,无声对小姑娘说:交给你啦!
    小姑娘就点点头,从此隐姓埋名,苦学功夫。十年后回来,安顿好家人,杀了昏君奸臣,为家族正名。
    事了拂衣去,浪迹天涯,行侠仗义,好不快活。
    写完,舒德音微笑起来,拿起稿纸,对着火盆,一张张慢慢焚了。这个故事,总有一天,会有人替她来写。
    舒德音越发忙碌起来,早早起来练功,用完了早饭,悬着手腕先练字,读一个半时辰的书。再拉拉筋骨,用完午饭,马不停蹄地摊开稿纸写话本子。
    她本是个跳脱人,又压抑狠了,发泄到故事中,真是七分的锐气加上三分的潇洒。情节虽还幼稚了些,也自有几分难得的少年意气,瑕不掩瑜,倒不愁会被退稿的。
    这也不是舒德音自夸,她写好了,叫了清河来看,清河都看呆了:“少奶奶,您怎么想出来的啊?”
    舒德音怕她有意见不敢说,鼓励道:“不要怕,只说哪里看着不好。”
    清河好为难:“奴婢看着没一处不好的!”真诚得不行。
    舒德音也是无奈:“我也不知好不好,想叫人看看,万一有不好的地方,先自己改了。”
    她还没到爹爹那个程度,自己写完了,究竟几分成色,心里并没有数。
    清河觉得自己真提不出什么建设性意见来:“要是清宴还行,她读的书比奴婢多,定有些好想法的。”
    这就不好办了,舒德音有意要做疏远清宴的姿态,自然不好常叫她进房里来。这稿子又不能让带去下人房,人多眼杂,容易出纰漏。
    正愁着呢,许瑷来看她,舒德音顺手就把稿子递过去:“阿稳,来瞧瞧这个。”
    许瑷就接了,一看,也是入了神,茶也不喝,一气往下看。
    舒德音心里就定了几分,捏本书看着,时不时观察一下许瑷的神情。见她看完了,又往回翻了翻,良久,吁了口气。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