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第四章 一场会,一年过,寻常事3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着。
    然后大家就开始涮起了这一年的喜悲浮沉,偶尔喝着杯中酒,说着过去的一年的时光匆匆,憧憬着来年的风云。
    来年,朱仪琳和冯海的孩子要来到这个世界了,而贾槐和彭春莹要走上婚姻殿堂,这都是人生的大事,曲志和薛米给他们祝福。
    冯海说,从明年来时,这顿饭要轮着来了,因为他和贾槐也成家了,也要有些责任感滴。
    曲志笑着说道:“好,就这样说,今年是我,明年是你,后年是贾槐。”
    是啊,都有了自己的家,岁月一长一短的催促着成长的脚步。
    冬尽春来,寒来暑往,老家院子里的老槐树的树枝青了,新叶生长出来,碧绿宽大,在风中摇曳生姿,继而黄了,枯了,落了,化作泥土的芬芳。四季轮回中,青春的嬗变,无声地沉淀在心里,精神世界里的绿叶却正在生长!
    第二天清晨五点多些,这一年最后一天,曲志和薛米告别了苏翠和熟睡中的小彩虹,踏上了去杭州的路。在楼下,薛米认真地给曲志整理衣服和头发,然后抱着他的一只胳膊,走在依然黑暗的路上。
    曲志看着有些阴沉的天,迎面就是一阵呼呼的北风,他看着身边的薛米,仿佛又回到了蓝山时光,心里温暖如春。薛米把自己的围巾给曲志围着,自己把羽绒服的帽子戴上,露出两只眼睛,她的眼睛依然那么明澈干净,如果春雨后的蓝山,瞬间如一泉清流滋润着彼此的心。好中文吧 8.
    坐在列车的窗前,望着窗外迅速闪过的房屋、树木、桥梁和人群,天空略微亮堂起来,这一天开始了,这一年的最后一天来了。
    那年,两个人通过乘坐公交车来了解蓝山市,在车站那里,两人约定以后要共同乘坐公交车、火车,一起看遍美丽的山山水水,一起看遍人生的无数风光。
    说起那时青春的他们,依然青春的他和她望着彼此,眼里和心里都是对彼此爱和恋。那年,曲志毕业了,薛米乘坐火车去接他,去接她的志、她的夫、她的男人,携手登山临湖,然后把他带回到了自己身边。
    那一年的分离,彼此的约,彼此的盼,彼此的望,彼此的守,千山万水不曾阻隔。
    曲志对薛米说道:“米,以后每隔一段时间,咱俩就出来一次,反正咱俩结婚后,还没度过蜜月呢,以后就多度几次。”
    薛米抬头看着曲志说道:“那咱俩岂不是每隔一段时间就结次婚啦?”
    曲志在她耳边低声说道:“米,我就觉得咱俩就是刚结婚一样,就像刚认识那时候一样!”
    这话的话,薛米怎么也听不够,这是她最喜欢听到的情话,是世上让她最动容的悄悄话。
    她问他:“真的吗?”
    曲志把她的手放在自己的心口,对她说:“米,你看是不是?”
    薛米把脸埋在他的胸口,细心地听着他的心跳声,那么欢快,满是喜悦。
    在杭州,曲志和薛米去参观了雷峰塔。
    这是座极为著名的佛塔,一个是因为镇压了白娘子,当年大浪滔天,黎民涂炭,佛妖拼法,都是为了那个软弱的男人许仙,结果世俗战胜了人妖爱情,白娘子身压塔下。
    千年后,鲁迅闻说雷峰塔竟然倒掉了,满怀激情地写了篇传世杂文《论雷锋塔的倒掉》。
    说到雷锋塔,当年学到此文时,曲志开始还以为是为了纪念雷锋叔叔的建的塔呢,想想当时真是年少青涩。
    2002年10月,雷锋塔重建落成,五层楼阁式,高七十一米多,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独特的个性风格。
    塔临西湖,两个人登上雷锋塔顶,在塔外的檐廊上,迎风而立,私下俯瞰,西湖风光山水尽现眼底。
    曲志对薛米说道:“米,这个西湖其实没咱蓝山湖大,站在蓝山顶上看湖,真过瘾。”
    薛米笑着说道:“志,你看,这样看,西湖还挺大的,也很美!”
    曲志搂着薛米的肩膀说:“有你的地方,我觉得哪个地方都美!”
    曲志又说:“那年我第一次来到杭州,在西湖边看到的都是人头,西湖怎么美,还真没觉得。”薛米听了,开心的笑着。
    从雷锋塔出来,两个人去了灵隐寺。
    这是曲志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的寺庙,因为济公和尚的缘故。灵隐寺是一个大的寺庙群落景区,周边山石树林郁郁葱葱,景色别致,虽是冬季,却别有风味,真要进入灵隐寺,却和其他寺庙差距不大,可是远看就觉得美的惊人,如果细雨霏霏的话,真有点“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意境。走进寺内,顿时安静下来,人心也静了下来。
    从灵隐寺出来,已经是华灯初上,夜色下的西湖显得安静了很多。
    两个人在西湖边不远处的一家饭店停了下来,准备填饱了肚子后再去到西湖边走走。
    杭州的西湖醋鱼、叫花童鸡、东坡肉远近闻名,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制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