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2003年2月11日上午九点五十分,曲志和沈安国、孔富民、倪光荣以及综合办主任管淑黧、管理科科长冯海一起在西郊厂大门口等公司李东荣、唐国祯等高层。
九点五十五分,一辆小中巴车开到了厂门口,率先走下来的是东域公司董事长李东荣,接着是公司总经理唐国祯、副书记王大亮、副总魏相国、任东风、夏振平、吕秋平以及组织部部长宋玉芬、采购部部长施雪峰、生产部部长赖光华、公司办公室主任蒋光勋、工会副主席梅子凯、团委书记杨柳以及《今日东域》编辑部主任马心兰和萧萱萱,共计十四人依次下车。
李东荣看到曲志,握着他的手,然后拍拍他肩膀问道:“曲志,今年二十六岁了吧?”
曲志回答道:“报告董事长,我今年虚岁二十六。”
李东荣看着大家,感慨的说道:“真是有志不在年高啊,西郊厂现在干的不错。”
曲志立即说道:“没有李董和公司支持,就没有西郊厂的发展。”
然后大家互相逐个握手,问好,到杨柳时,杨柳说:“本来准备下午和马主编一起过来给你拜年的,结果领导要一起过来。”
马心兰说道:“曲厂长,我们萱萱还想再采访你一次。”
曲志说:“没问题,欢迎萱萱。”
曲志又过去陪着李东荣和唐国祯,李东荣的意思就是去生产现场看看职工,要给他们拜个晚年,感谢他们努力工作,并让曲志边走边汇报工作。
曲志说道:“李董、唐总,各位领导,刚才西郊厂部署了了百日劳动竞赛安排,大家斗志很高,都拼着一股劲,想为咱们东域大发展做贡献。”
唐国祯问道:“估计月产量能达到多少?”曲志说道:“西郊厂的初步目标是月产8000吨,要想更高,有些问题要解决。”
说着一起来到了制芯工段,李东荣看着眼前工作场面,忙碌有序的职工,干净整洁的地面,堆放整齐的砂芯,井井有条的砂芯转运过程,非常满意。
曲志汇报道:“李董,唐总,未来西郊厂要想发展更大更稳,制芯是个大问题。”
李东荣问道:“什么问题,产能不够吗?”
曲志点点头回答道:“李董,经过测算,目前制芯最多能支撑8万吨产能,所以我们正在做方案,准备上报公司领导。”
唐国祯说道:“增加投入吗?”
曲志说道:“李董,唐总,我们计划建议公司将部分砂芯外包,寻找或培养一两家砂芯供应商。”
李东荣说道:“可以,质量要控制好。”
来到造型工段,四条线正在开动,虽然刚过了年,但是大家毫不生疏,有板有眼地操作,浇铸工正在浇注,铁花四溅。
在熔炼,魏相国问:“曲志,熔炼的能力够不够?”
曲志笑着说道:“熔炼的能力完全发挥出来的话,一年可以生产20万吨产量。”
夏振平笑着说道:“要是有20万吨产量,咱们今年销售额达到300亿元都有可能。”
王大亮说道:“曲志,一定要记住,安全第一啊。”
曲志说道:“王书记,谢谢你提醒!”
唐国祯说道:“李董,你看见那几个胸口佩戴红旗和党徽标识的职工吗?”
李东荣点点头,魏相国说道:“李董,标识是荣誉也是压力,而且这个标识和收入是挂钩的。”
曲志笑着说道:“魏总,你说的是流动红旗标识,这个是一个月评选一次,每次人选都有变化。”
李东荣边看边走边听曲志汇报,心里不住地称赞,曲志来西郊厂才几个月时间,要思路有思路,要成绩有成绩,而且很谦虚,看不出一点年轻人得志轻狂的样子,汇报工作时,成绩反而没有多说,更多的讲了以后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法。
到了清理工段时,李金虎正在喊着前面一个职工把安全帽系好,就听他大声喊道:“罗成明,你他妈的再不把安全帽好好戴着,给老子回家反省去!”
话音刚落,就看到综合检查组的人过来了,开始检查生产区路面、铸件堆放情况,跟在后面的是工艺纪律检查组,在查看铸件打磨情况。
李东荣他们看见这两组人,都感到很稀奇,魏相国笑着说道:“我有时都觉得,这两个检查组,就是曲志手里的两把剑。”
曲志听了这话,笑了笑,对李东荣和唐国祯说:“李董,唐总,清理工段尤其是铸件打磨这道工序,也是西郊厂未来发展的一个瓶颈。铸件有些部位的打磨只能靠人工,尤其是铸件内腔的清理打磨,费时费力,压力很大。”
李东荣问道:“你们有什么打算和建议?”
曲志回答道:“李董,唐总,我们昨天下午找了清理的人讨论,两种方法要一起上,一个是从打磨工具着手,提高铸件打磨效率,一个还是要寻找合作单位,把这道工序外包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