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发:第一章 西郊艳,想在前,闻喜惧3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从魏相国办公室出来,曲志来到了唐国祯办公室,这是他第一次向唐国祯汇报工作。确切地说,当初第一个想把曲志调到西郊厂的人就是唐国祯,唐国祯一直以来,对曲志的工作还是非常支持和认可的。
    唐国祯看到曲志过来,很是意外,因为在他印象中,曲志向领导汇报工作的次数极少,他在档案部的时候,一般都是陆华中去向王大亮汇报工作,到了西郊厂后,可能因为西郊厂那边千头万绪牵扯了很多精力,所以也很少去魏相国那汇报,至于到唐国祯这汇报工作,那可是曲志工作以来的第一次。
    曲志有个特点,就是见了再大的领导,表现的都很自然,在领导面前尊重但从不拘谨,而是显得从容自然,例如他走进唐国祯办公室里,一边对唐国祯说道:“唐总,谢谢您和公司的支持,西郊厂有些了起色。”一边就过去把热水瓶拎过来,给唐国祯的杯子里续热水,又把水瓶放到原位,然后在唐国祯的示意下坐在唐国祯的对面。
    看到曲志坐了下来,唐国祯问道:“曲志,你去西郊厂两个月,原本以为骨头上一丝肉都没了,没想到你竟然活生生啃出肉来。干的不错。”
    唐国祯这句话对曲志在西郊厂两个月来的工作评价非常高,原来用魏相国的话来说,西郊厂那就是带刺的玫瑰,谁摸扎谁手,可是曲志去了,不仅摸了,而且还可以说,他现在掌控了西郊厂都不为过。
    曲志就把笔记本放在面前,开始向唐国祯汇报工作,把他在西郊厂遇到的情况以及自己对西郊厂问题的分析,以及由此而采取的措施及考虑,条分缕析,简明扼要,井井有条的向唐国祯汇报了半个小时。
    唐国祯边听曲志汇报,偶尔提问几句,他发现几个很有意思的地方,首先曲志很少用“我”这个字,一般用“我们”或“西郊厂”或者“厂部”,但是讲到工作中的不足时,曲志用的是“我”。
    例如曲志再讲到关于生产安全时,他就说道:“唐总,我年轻,缺乏在生产部门工作的经验,对于生产安全,开始欠缺考虑,不过厂部及时进行了纠正。我也希望唐总和公司,以及同事们,多多提点我。”
    另一个特点是,曲志汇报中讲了面临的很多困难,但却不是诉苦,更没有埋怨,比较客观,说困难,但更注重向领导分析原因,而且分析原因的目的是在于为往下采取措施的合理性作铺垫,所以唐国祯觉得听曲志汇报西郊厂困难时,倒是听出了曲志心中的斗志来。
    例如曲志就这么说困难的:“唐总,这些不足和问题其实也是西郊厂未来的发展空间。”
    这句话听的唐国祯当时就笑了出来,感觉这个曲志不是在告诉他西郊厂工作开展的艰难,而是在向他展示西郊厂未来欣欣向荣的景象呢,让他觉得西郊厂现在采取的措施不是为了去除各种陈规陋习,而是在去除西郊厂前进途中的一些麻烦而已。
    再一个特点就是,曲志汇报采取的措施可能达到的结果时,非常谨慎,虽然谨慎,唐国祯能感觉得到,曲志显得很有底气。
    还有一点是唐国祯没有想到的,曲志主动提到了卢希文,但是他没有说卢秀文一句不好的事情,而是说卢秀文为西郊厂做了很多工作,又说他曲志本人非常感谢卢秀文曾经在西郊厂的付出和努力。
    当然对卢秀文的事情,唐国祯后来也知道了真实原因,但是今天曲志提到这件事时的态度,让唐国祯对曲志不仅仅是欣赏那么简单,而是对他人品很认可。
    “这不是一个落井下石的人!”唐国祯心想。
    汇报完了工作,曲志又提了一件事,他汇报道:“唐总,这个月西郊厂那边计划排了6000吨,而公司对西郊厂的考核基数是4000吨。唐总……”
    说到这里,唐国祯立时就明白了曲志的潜在意思,他接着说了另外一件事:“曲志,以前西郊厂一个月才2000吨左右,有时还不到,6000吨有把握吗?”
    曲志想了想就说道:“唐总,如果炉料供应,砂芯生产,铸件加工这几块能跟得上的话,6000吨还是可以拼一拼的,但是我估计5000吨总是有的。”
    唐国祯这才回答道:“你在西郊厂不是说了嘛,规则大如天,既然公司对西郊厂方案定下来了,那么就是考核的规则,当然也是大如天,至少东域的天比西郊厂的天大吧?”
    曲志说道:“那肯定了,至少咱们这座大楼有五十层高呢!”
    唐国祯郑重地对曲志说道:“这些事,你放心,当时,我,李董,王书记和魏总一起答应你的,肯定做到。”
    曲志就站了起来对唐国祯说道:“唐总,我代表西郊厂感谢你,有你这句话垫着,西郊厂职工就大干一场,让领导放心!”
    曲志离开后,唐国祯想想曲志汇报的西郊厂情况,心里还是很满意,曲志提到西郊厂的本月生产计划,他当时听的也是怦然心动啊,那可是意味着多少市场份额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