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两版【神话】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饵应该去图书馆了,他在准备他的毕业作品,小飞干甚麽去我也不知道。”
    程饵是95级导演系学生,导演系毕业要自己拍摄一部毕业作品才行,虽然大四刚开始,但程饵已经开始准备了。
    ‘哦’然后苏浩说道:“老大,咱们已经大四了,明年就毕业了,你想好干什么了吗?”
    苏浩之所以这麽问是因为,虽然程清松和苏浩都是文学系的,但程清松因为以前的经历他对当编剧并不怎么感兴趣,上学这几年他一直在搞策划,当晚会导演。
    程清松的人生说起来也是有点传奇色彩的。
    可能艺术家的根骨往往自小便展现。
    贾璋柯中学起展现文学天赋,写小说,写诗;张亿谋二十出头在工厂萌生摄影欲望;而程清松的自我掌控感似乎更早些。398小说 .398xs.
    五岁时,他就自作主张要改名字。
    有点夸张,五岁的孩子,不说懂事,大抵连事是什么都一知半解。程清松原名程|闯,父亲带他看了一场【沙家浜】,其中十八壮士被称宛若青松,他便记住了,回到家就和父亲讲,要叫青松。
    程清松爸妈都是教师,通达而开放,立刻就带了儿子去改名。于是有了今天的他。
    1985年,程清松17岁,第一次考北|京电影学院,理由是,从小就喜欢电影。当年和他一起考试的还有王|小帅和娄|烨,但是很可惜,他第一次考试失利了。
    于是回家参加工作,面对四个可选择的单位——新华书店、电影院、粮食局和税务局,可想而知,他选了电影院。
    于是在1986年,因为对电影的热爱,去了电影院,从此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放电影工作。
    87年的时候,程清松又去成|都考中戏,那一年程清松考中戏,专业分过了,文化分不足。
    虽然又一次名落孙山,但这并没有影响他对电影的热爱,终于在1995年,那年他27岁。程清松考上了北电。
    当年他专业课成绩名列前茅,但文化课太差,按理不会被录取,但北电爱才,也因此他被特招进去。
    在北电的四年,程清松如愿系统地学习了电影艺术。
    但可能是从小就与众不同,虽然他学的是文学系,但他对当编剧显然不太感兴趣,最起码现在是,现在他感兴趣的是当导演,但他这个导演又和别人的不同。
    苏浩也想当导演,他是想当电影导演或电视剧导演,但程清松不同,他这几年一直在策划、导演晚会、电影节之类的,从没往电影导演或电视剧导演方向发展。
    程清松道:“毕业,我应该会做幕后,做电影节的导演,策划和撰稿之类的工作。现在他们已经对我发出邀请了,我毕业就会去。”
    苏浩听程清松已经计划好毕业的去向道‘哦,这样也挺好。’。
    这时程饵和宋小飞一起回到宿舍,见苏浩和程清松在两天,宋小飞道:“老大、老四你俩再聊什么?”。程饵放下书本也看向苏浩。
    苏浩见他俩都看向自己说道:“我们再说毕业干什么,你们想好了吗?有地要你们吗”
    ‘没有。’
    毕业之后何去何从,是先找一家单位就业,还是继续在娱乐圈打拼,或者选择其他行业,比如经商、当教师等等。
    这些现在都需要学生考虑了。
    其实以前的大学生是不必担心毕业后工作的问题,那时的大学生毕业包分配。
    新中|国建立后,对大学生毕业分配十分重视,1951年10月1日,当时的政务院决定“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工作由政府分配“。
    文|革之后,百废待兴,恢复高考后的头几届大学生,个个是香饽饽,这一时期依然沿袭“文|革“期间中断了的统一分配制度,个人无需为工作操心,却也没有自主权,“一个萝卜一个坑“。
    中央在1985年时表示,要改革大学生的招生制度和毕业生分配制度。
    1987年,首次出现大学毕业生分配后被退回的“寒潮“,分配制度的不合理性凸显。
    到了1993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正式提出,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
    经过两三年的调整过渡,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毕业分配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
    苏浩他们是95年上的学,99年毕业,毕业后学校不再分配工作,工作的事就要自己解决,当然现在学校也会给学生争取一个机会,但能不能抓住就看学生自己了。
    毕业分配虽然取消了,但也没有一下子停止,毕竟全国那么多大学生,国家也要考虑这些处在临界点的学生的情绪,所以就留了一个“双向选择”的过度方案。
    ‘双向选择’,实际上就是学校跟用人单位商量,分专业、分用人单位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