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秦桧背叛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人说起来不合适。在看到陛下脸色变得阴沉后,公孙胜知道自己错了,这个黑锅自己背也得背,不背也得背,压根躲不开。
    现在公孙胜明白了,为什么自己的这个西海郡王是世袭罔替,要知道大汉的王是没有世袭罔替这个铁帽子的,况且还没有那个将军因为军功被封王,这顶铁帽子或许就是一场交换。
    事到如今,公孙胜也就豁出去了,他说道:“陛下,大宋士大夫共天下,这一条还是可以拿出来的,毕竟治理国家还是离不开文人。只不过可以略作修改。”
    “噢,修改,怎么修改?”
    “大宋一直以来是兵和将分家,这样最大的好处就是武将没有办法拥兵自重,无法对抗朝廷,可是弊端是兵不识将,将不识兵,造成了战斗力涣散,无法形成战斗力。我们大汉可以采取武将统兵,文官打仗。”
    大汉天子刘正龙冷不防说道:“大宋不是这样么?不依旧解决不了战斗力羸弱的问题么?”
    “臣的意思是,培养熟读兵书战策的文官,下马安民,上马统兵。其实,大宋还是不乏这类人才的,比如张叔夜,就是典型的文官,打仗的时候依旧可以无往不利。南北朝时期的陈庆之,都是文官。”
    入云龙公孙胜心中暗道,陛下您才是文官统兵的代表,只不过不敢明说。
    “有点意思,接着说下去。”
    “从底层一步步走上来的武将,的确是统兵有一套,可以把军队带起来,但是大局观普遍不足,毕竟像狄青这类的武将太少了。文官熟读兵书战策,对于战争的解读,运用战术要比武将更加具有大局观。我们大汉可以将两者解合起来,让军队变成职业话,培养职业军人,军人只是忠于陛下,忠于国家,下级将领从部队中层层选拔粗来,而军事指挥官,以文官为主,为了避免文官不识兵,武将不识丁。就把武将送到军事学院去学习,考核合格的重新进入军队,不合格的提前退役。另外军事学院多招收文人,让他们到军队中出任文职磨练。”
    入云龙公孙胜只是在讲概况,还是不敢涉及四大家族,在看到陛下不置可否的时候,他硬着头皮说道:“陛下,可以让武将分批,分次,进入军事学院学习了,然后把军事学院的学生陆续安插到队伍之中。军队之中实行双军事主官,武将统兵,文官掌控全局,主管军队的基层建设,确保军队中只有一个声音,军队之中成立军事参谋小组,避免武将一意孤行,避免武将擅权。”
    “这件事情,你负责可以么?”
    “臣必将竭尽所能,完成这次军队整改。”
    “很好,即日起,加封你为龙渊阁大学士,不受麒麟阁统辖,直接听命于朕。龙魂社归你差遣,三年内必须完成整改。朕希望,今后军队只有一个声音。治乱世,用重典。不要有什么顾及,军魂堂专门为你成立,等整改完毕后交给铁血堂。”
    铁血堂是最高军事机构,最高指挥官是麒麟阁的五位大学士,负责大汉帝国的全部军务。公孙胜这个龙渊阁大学士不受麒麟阁统辖,意思是并不列入铁血堂,是一个专门处理军队整改的机构。
    公孙胜这个龙渊阁大学士执掌的军魂堂级别是低于铁血堂的,只不过由于龙渊阁大学士的级别比较高,因此暂时和铁血堂是平行的,但是职权范围小多了,是为军队整改设立的。一旦整改完毕,级别就会自动降低,依旧属于铁血堂的一个下属机构。
    龙魂社一直都在大汉军队之中存在,按照五十比二的比例,每五十人的队伍之中,就会有二个龙魂社成员,两个成员一名一暗。作用就是帮助朝廷了解军队动向,确保军队只能阀出一个声音。其实龙魂社当初存在的意义,就有今天帮助军队整改。
    军队的整改,其实就是砸向四大家族的重锤,也是大汉从军武立国开始转变,这里面注定会有阵痛,大量能征善战的武将将会分批分次地从军队之中离开,大量的军事学院优秀学生会进入军队。大汉雄师的战斗力也会受到冲击,这期间,大汉是不会向金国发起战争的。
    大汉天子选择这个节点是有原因的,这个时间段里面皇子们还没有成长起来,夺嫡之争还远没有到来,自己有足够的经历处理军队问题。最重要,这段时间,金国也将陷入很长一段时间的内乱,双方不会开战,整改再合适不过。
    军队的整改,其实也算是吸引文人的一个手段,毕竟国家的长治久安,离不开这些文人。或许大家会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文人成不了气候,实际上国家的稳定,文人至关重要。大宋是世上最繁华的封建王朝还是有原因的,一直到后来的明朝,清朝都达不到大宋的繁荣。
    军武立国只是权宜之计,这个国家想要长治久安,就一定要善待文人,只有这样才会被天下视为正统。
    大汉磨刀霍霍的时候,金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内乱,而南宋却依旧一副歌舞升平的,秦桧为首的南宋官员,每天过着醉生梦死的日子,他们却不知道死亡的阴影已经笼罩到南宋的上空了。
    纸包不住火,大汉水师出现在长江上的消息还是传到了临安城,不仅如此,进队的异动还是引起了南宋朝廷的警惕。
    秦桧意识到了自己可能被吴用和朱胜非联手戏耍了,在这个时候,摆在他面前的是两条路,第一条就是抓紧镇压军队的异动,第二条就是主动找吴用寻求和解。
    究竟应该怎么办?最终秦桧选择一条道走到黑,他决定抓紧朕压军队的异动,于是就到皇宫向赵构禀报。
    赵构最害怕的就是兵变,他听秦桧禀报之后,就急切地问道:“爱卿,你的意思是汉国奸细已经渗透到了军队之中,那该如何是好。”
    “抓紧镇压。”
    “可是,那就预示着和汉国彻底决裂,搞不好要全面开战?”
    赵构是骨子里惧怕汉国,没有勇气决战。
    “陛下,现在已经是万分危急顾不了那么多了,如果不能尽快弹压的话,一旦军队发生动乱,恐怕大宋将会覆亡。”
    “那你的意思是?”
    “命令刘光世,张俊的军队抓紧回归汴梁城,让赵鋆的五万大军进城,同时,命令王渊解除苗傅,刘正彦的兵权,如遇反抗格杀勿论。”
    “有这么严重么?”赵构还是有点犹豫不决,他对于苗傅,刘正彦还是比较信任的,不能因为秦桧一面之词就下旨处理吧。
    “恐怕比这个还要严重,臣这就抓捕朱胜非,吴用。陛下刻不容缓,切记不可妇人之仁。”
    秦桧这个时候,已经知道不能回头了,生死就在赵构的一念之间了。
    “好吧,就按照爱卿说的办。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