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啊?”梅太一大感意外,他可是无肉不欢啊,不死心地又问道:“那酒呢?”
“不醉常思清行。”
“能不能说人话?不醉常思清行?就是不禁酒咯,那就好!”梅太一松了口气,如果不吃肉不喝酒,那不就成和尚了嘛,白瞎了这么好看的容颜。
此时城外一大队人马驻扎,行路中间的,是一匹汗血宝马,和一辆豪华马车。马鞍上一男子四十多岁样子,身材魁梧雄壮,黑金服饰,眉眼间不怒自威。当他看向站在旁边的少女时,却是满脸慈爱。
就在刚刚,这里发生了一场厮杀。
几枚细如牛毛的银针直击马上豪客,不远处飞跃而来几个黑衣人。马上之人纹丝未动,一个一身黑色劲装的青年年轻男子一刀打落那几枚银针,还未见他如何出手的,几个刺客纷纷倒地,一刀致命,见血封喉。只剩为首的一个受了轻伤,匍匐在地,被两个侍卫反剪双手摁着。
“爹爹,这个刺客就交给女儿处置可好?”少女约十五六岁左右的样子,个字高挑,一身淡粉色薄纱衣衫,腰间挂了个金雀玉佩,发上束着黄金头饰,是个小小狐狸形状,一双大眼睛滴溜溜地转,娇美异常,她看看那刺客,又看了眼父亲,带着苛求的神情。
“杀了便是!敢挑衅我铜雀台的,留着作甚?大小姐三思!”刚才出手的青年男子说道,声音中透着冷峻的杀气。
“有师兄和爹爹在,怕什么?”少女扶起面前那女刺客,她此时已浑身是伤,好几处伤口在渗血,而她的同伴均已死去。她揭下那女刺客面纱,一张雪白容颜下,一双眼睛精光四射,眸中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
这女子面容,竟有几分熟悉,司马炎看了一眼:“阿狸,你先让人给她止血,待到了城中,再细细审问。”
这司马炎,便是铜雀台的家主,家大势大,人称大司马。膝下只有一个女儿,司马夜狸。
铜雀台乃三国时期曹公所建,十五年前,自称司马家后人的司马炎花重金买下邺城铜雀台,翻新扩建,招兵买马,十年之后又买下洛阳城中几处宅子,建了分舵,吞并了不少小门派,楼中杀手死士客卿无数,迅速成了中原武林首屈一指的大帮派,江湖人听闻铜雀台的名头,皆是退避三舍,不敢招惹。
要说这江湖中,大大小小的门派超过百家,可是能位列顶级的少之又少。寻常百姓家的子女想要学功夫,不仅需要天资,更是需要足够的学费,还需要门道。如今江湖中把持前列的,便有四家两山一湖共七大派。
所谓四家,一是长安梅家,家里祖上是兵部侍郎,铸剑一绝,现任庄主剑法卓绝,做着铸刀剑生意,富甲一方,也收弟子,但是要求极高,非天资聪颖者不收,学费不菲。
二是金陵谢家,家主谢千山剑法独步江南,弟子门客上千之多,谢家垄断了江南的丝绸生意,门下弟子只需要根据家主的命令,执行一些锄强扶弱的任务即可,吃香喝辣,风光无两,一时多少少年想拜入谢家,一辈子不愁,只是入门也没那么容易。
三是琅琊王家,好风雅,王家剑法好,书画也好,几乎大半个中原的笔墨纸砚都是出自王家,这弟子嘛,没读过书没文化的一律不收。
四是洛阳司马家,近十年才崛起。听闻是晋朝皇族司马家后裔,家主司马炎一身凌厉功夫,手中一把饮恨刀饮血无数,吞并门派又做着茶楼酒肆妓寨生意,是江湖人口中的暴发户。
但这暴发户司马家,近年来算是树立了一股新风。一般江湖中人,没有谁家种田的,但总要生活,像这四大家,皆是有自己的生意,非常有钱,只要能进,一辈子吃喝不愁,还有地位。而青城山那些有几百年基业的大门派,不做生意,但因为地大物博,光靠收租就足够养活弟子了,而且偶尔接些任务,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是生活无忧。其他的则高低各不同,鱼龙混杂了。
有帮忙送镖的,接任务按人头收费的,或者帮忙偷盗。一般情况下,各家的事各家担着,只要不在自己的管辖区胡作非为,一般是没人管的。司马家在很多地区设了驿站,不收费帮当地百姓处理一些麻烦,铜雀台立下规矩:手无寸铁不会武功之人不可妄杀,百姓之物不可盗取,违者格杀勿论!
原先有不少人为了走捷径拜入名家又付不起学费,抢劫之风兴盛,百姓叫苦连天,而衙门又抓不到人,常常不了了之。自从铜雀台实行这个规定并且言出必行之后,那些人倒是收敛了很多。因此铜雀台博得了不少好名声,小门派忌惮,大门派则有些看不惯,这手未免太长了,因此,举办了几次雅集,无人邀请铜雀台弟子,当然他们也不稀罕。
这两山,一个指的是青城山,道教发源地,受世人膜拜,另一个就是缥缈山,近十年似乎绝迹江湖,没什么消息,但旧时留下的底子还在,地位也是不可撼动。
一湖指的是太湖清音阁,四大家族都是培植自己的势力,以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