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论大汉官员的自我修养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人处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下,所发挥的效率也是惊人的。
    王匡的注意力很集中,他忙碌一夜,写好两封奏书的时候,已经能闻到从厨房传来的香味,家里的那些女子也已开始做早餐了。
    为了让长身体的少年们提供丰富的营养,庄子实行的是早餐,午餐,晚餐,三餐制度。乃至于用餐标准,是王匡在年前提出来的,之后便一直被厨娘完美的执行下来。
    等墨迹干了后,他在封面认真写下:上书谏大汉农业改制。
    另一封则写着:奏书谏黄河移道。
    或许千百年后,史学家出土文物时,还能看到这些奏书,会不会记得他的名字?
    王匡心中对自己打趣到。
    将奏书收好,天已经亮了。
    用盆里的冷水洗了把脸,王匡精神了一大截,不知为何,想到今天要去大司马府告“御状”,心里难得有点紧张。
    有点像前世每次遇到高考那样的感觉。
    这一次上书,对于王匡而言,同样是一场事关人生的“大考”。
    成则,扬名立万,天下共知。
    败则,跌入深渊,沦为笑柄。
    当王匡打开门准备倒水的时候,发现冯氏大女不知道何时到了外面,且一直踌躇不进。
    整个人换上了家里的女子穿着的服饰,加上她那消瘦的模样,以及楚楚动人的表情,当真是我见犹怜。
    王匡的气血有些上扬,这火气有点大……
    “早啊!”他说道。
    “小郎,早!”
    “你……帮我去澡堂说下,帮我烧点水。”
    顺道降降温,王匡心里嘀咕了一声。
    “好的,小郎。”冯氏大女若有所思的小跑离开。
    拒绝冯氏大女服侍他洗澡的要求,等王匡从澡堂里出来,站在火炉旁烤头发的时候,意外得到冯氏大女有名字了,还是徐徐起的。
    如此,王匡总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你说徐徐给你起了名字?叫什么?”王匡把干湿的头发,靠在炉子边烘烤,水分渐渐蒸发,头皮变得舒服。
    自从来到大汉后,他有点无奈留着的长发,尤其在炎热的夏季,他宁愿剔成光头。
    但《孝经》有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王匡可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真修建成短发的话,那可成了不孝之人,说不定会被逐出王家,游街长安。
    冯家大女小脸红扑扑的,很是兴奋道:“嗯嗯,徐徐姐让我以后叫‘冯橙橙’!”
    冯程程?
    不对劲啊!
    我又没给徐徐讲过上海滩,顶多在去年秋天说了红楼梦的故事,可把那丫头哭的稀里哗啦。
    “是哪个“cheng”?”
    “木字旁的橙。”冯家大女狐疑道,她不知小郎为何这么问,但还是认真解释道。
    冯橙橙?黄橙橙?
    这不是把冯氏大女比作金子了吗?
    果不其然,他的预感变成了现实。
    这很徐徐!
    她一向爱的金子,连起名字都这么随意。
    “你识得字?”笔下文学88 88.
    “显妣在世时,曾教过俾子一些。”冯冯橙橙回答道。
    看来这冯橙橙的身世不像表面那么简单,但毕竟接了人家的伤疤,见她的情绪有些低沉。
    王匡坐了起来,指了指后面的院落,道:“来到王家庄子,你可以继续读书识字,你小妹也是,我们有专门的夫子,虽然说他有些……忙吧!但每月还是有一部分时间在的。”
    少女喜笑颜开,如一朵盛开的白百何。
    在冯橙橙的侍奉下,换了外衣,王匡便坐着庄子的马车前往长安。
    抵达司马府外,这里一片人来人往。
    汉初,实行的三公九卿制。后几经变革,到了武帝时,为了加强皇权,武帝设立大司马府,并以卫青,级霍去病为大司马,到了后来,霍光也曾担任过此类职务。
    至西汉末年,王莽实行的复古改制,以重周礼。
    将三公变为三司,太尉改为大司马,主管军事,兼领录尚书事,丞相变为大司徒,掌管朝政,而御史大夫改称为大司空,主管刑狱。
    王匡此行的目的地便是大司马府,这里原本是太尉府,只不过被移名。
    因为大司马兼领录尚书事,所以他们的外围办公地点亦在大司马府。且自成帝建始四年起,为方便处理政务,将原本由宦官担任的尚书变为了士子,并专门设立了一位仆射,下面有四曹。
    曹者,众也,群也。
    管理奏书的属于奏曹,民事诉讼有词曹,至于邮役交通则有法曹……
    站在大司马府大门外,此地给王匡的第一印象,便是威严。
    从外围看,大司马府开四门,无塾,无栏,未设铃鼓,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