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下西使城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西使城自禹臧花麻不战而逃之后就人心惶惶,蕃人不善守城,讹移勃在城中待着的感觉就是等死。
    当宋军的大旗出现的时候,讹移勃方才松了一口气,决意开城投降。
    王舜臣都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大军不动一兵一卒就攻克了两座极具价值的小城。
    西使城虽然不是龛谷那样的御庄,但其内也存放了十多万石粮草和许多兵器弓箭。
    轻松下了王舜臣的西使城有些飘飘然,在给种谊送信的时候甚至想直接拿下兰州。
    种谊派人严厉的制止了王舜臣轻敌的想法,龛谷和西使城是禹臧花麻的根据地。
    禹臧花麻就是一个墙头草,虽然咸地归降西夏,但并不愿意一把年纪还为西夏卖命,是以毫无斗志。
    但是兰州城一带是西夏西寿保泰监军司所在,从兰州到汝遮谷何干堡等地驻扎着西夏的数万大军。
    西夏部落常年与大宋交战,双方常常不死不休,可不会如禹臧花麻这样不放一箭的就投降。
    兵贵神速是不假,但也要量力而行。好在王舜臣也不过是脑子一热,在种谊的当头棒喝下醒了过来,也就开始布置西使城的防御。
    得知种谊顺利拿下龛谷,并得了几十万石军粮之后,王梓大喜。
    同时赵济张载等人心里也是一松,目前制约熙河的主要就是粮草。
    熙河路一年所产粮食不过几十万石,远不能满足熙河一地的需要。
    如今熙河路五将人马足有两万余人,每人一天三斤粮食,一天就是六万斤粮食,一月就是一百八十万斤,一年自然就是将近二十万石粮食。
    有了龛谷的几十万石粮食,那么熙河路的粮食自然就可以省下来了,毕竟熙河还有相当的百姓。
    得到了赵济的支持后,王梓带着周侗张九章王文郁刘仲武马忠连同木征王特等所部六千人再度翻越了马衔山。
    一路畅通无阻的到达龛谷寨后,种谊终于松了一口气。
    进了龛谷后,王梓带着众将首先向种谊贺喜道:“恭喜寿翁,兵不血刃的拿下龛谷和西使城,立下了首功啊!”
    种谊在这短短的十余日中都瘦了,道:“不过是侥幸而已,一千孤军在龛谷我心里忐忑的很。若是周围的蕃人群起而攻之,我们早就危险了。”
    王文郁十分眼馋种谊的功劳,十分郁闷的道:“这禹臧花麻好歹也是西蕃的大首领,没想到竟然是一个鼠辈。
    明明坐拥数百里地,手下也有千帐人马,竟然头也不回的跑了!”
    谁都没有想到禹臧花麻会孤零零的逃走,毕竟自己的地盘哪里能让别人随意占领呢?
    人都有领地意识,如禹臧花麻这般自己的部族说放弃就放弃的大首领还真不好找。
    木征也觉得脸上没甚光彩,只能解释般的道:“想必是禹臧花麻早被西夏国女掏空了身子,而且可能权力也被架空了,是以才不愿轻易抵抗吧?”
    为了木征这位大首领的脸面,王梓也不能再嘲笑禹臧花麻的无能。
    “赵刺史,如今龛谷地区各族群龙无首,正是赵刺史号召群雄的时候。
    你部和王特所部暂时负责招降龛谷部族,收集龛谷地区的牛羊和良马以备大军所用!”
    说起牛羊战马,种谊喜滋滋的道:“龛谷城中有俞龙琦所部留下的十万只羊和五百匹战马,只要赵刺史再弄来千余匹战马,我们又能组建骑兵了!”
    翻越马衔山时,因为怕损伤了战马,是以大军并没有使用战马。
    但是没有骑兵的战争是不完整的战争,特别是对战少数游牧民族的时候。
    王梓看向了木征道:“可否让王特借用赵刺史的名声号令羌族,以便在半月之内为大军收拢到一千战马?”
    木征当然不敢拒绝王梓的要求,而且王特还在一旁虎视眈眈。
    一千精锐蕃军合在一处足以扫平附近散居的部落,而且还有木征这个贵人出面。
    羌人天生敬服贵种,有木征的大旗,不用大军征讨,羌族各部也会归附。
    王梓留下了马忠领兵两千固守龛谷,又留下了王特在外收服羌族。
    王梓并不放心木征,是以命木征领军与自己同行,命王特随后带一千战马,并新得羌人赶往西使城。
    禹臧花麻将宋军突袭龛谷的消息告诉了西寿保泰监军司的副都统厮都罗潘,厮都罗潘一听宋军袭城,立刻点起了手下的两万大军救援龛谷。
    谁知没到龛谷就得到了西使城失守的消息,西使城和龛谷都是兰州的粮草囤积之地,失去了两地,西寿保泰监军司的人吃马嚼都是问题,是以厮都罗潘加紧行军欲趁宋军立足不稳夺回西使城。
    西使城的两千宋军据城而守,在王舜臣的指挥下靠着西使城中的弓箭和神臂弓打退了厮都罗潘一次次的进攻。
    在王梓种谊引兵到来的时候,厮都罗潘仍然没得碰到西使城的照面。
    厮都罗潘看到了宋军援兵的到来,一时间不知是进是退。
    王梓根本不给厮都罗潘考虑的时间,五千人马直接列阵而出。
    两万对五千,厮都罗潘觉得还是有胜算的,是以决心博上一把。
    有一举击败西寿保泰监军司的机会,王梓也不想放过,是以亲临阵前鼓舞士气的道:“将士们,我们翻山越岭就是为军功而来!如今两万颗军功在此,你们取不取?”
    五千将士狂呼道:“杀杀杀!”
    五千名士气高昂的宋军向着前方踏出了一往无前的步伐,隆隆的战鼓声荡漾在西使城前。
    前队的神臂弓一排排的齐射压住了西夏军的进攻步伐,让西夏散乱的军阵倒了一片又一片。
    就在此时,侧方杀出了两支人马,左侧打头阵的是木征,只见木征盛装而出,用蕃语喊道:“我乃是吐蕃赞普角厮罗的长孙木征,在大宋的相助下重回龛谷。
    凡我吐蕃子孙,当归我旗下!临阵反击,就在今日,吐蕃的子孙团结起来吧!”
    王特喊起来就简单的多,“敢挡我者死!”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