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时间回到王梓出兵之前,熙宁九年二月初,赵济的一封奏折递到了朝廷之上。
奏折之上言西夏杀伤结河堡刘家川附近的羌人,羌人首领巴令揭请求熙河路做主。
为收羌人之心,熙河路经略使赵济遣熙河路都钤辖种谊进兵刘家川,驱逐犯境的西夏部落。
本来这封奏折在朝廷并没有激起什么水花,毕竟熙河路初立,内有部落长年作乱,边境亦是不稳。
不过就在四月初的时候,熙河路经略安抚使司又上了一道奏折。
熙河路都钤辖种谊追击西夏越境部落到马衔山,追至龛谷,得粮数十万石。追至西使城,得粮十数万石。
河州知州王梓率第五将前去运粮,遇西夏军数万,破之,得兰州。
奏折不长,言语不祥。不过朝廷中都是聪明人,什么追至龛谷,追至西使城,去运粮破数万夏军,这根本不是巧合!
垂拱殿中,参知政事元绛率先道:“熙河路肆意妄为,轻启边事,当罚!”
吴充亦道:“没有朝廷旨意,熙河路委实是太过分了。以臣之见,此事必然是河州王梓所撺掇!”
赵顼看向了王安石,道:“王相,你怎么看?”
王安石此刻心神还有些恍惚,王雱虽然将吕惠卿搞了下去,但自身亦是染上了疾病。
若不是赵顼相召,如今的王安石还陪在王雱的身边。
“王相?”
变法是王安石的夙愿,而变法的目的就是图强。若不能实现大宋的强大,那变法的意义就少了一半。
当初王安石就支持熙河开边,攻取兰州那是熙河开边的成果。
在这种政治正确上,王安石是不会犯错的。“西夏自梁氏专权以来,已经发动了数次对我大宋的战争。
大宋虽然以和为贵,但绝不是软柿子。赵济王梓以一路之力攻占兰州,为我大宋开疆拓土,当奖!”
赵顼就是在等这句话,“王相说的对!当初对熙河用兵就是要从侧翼钳制西夏,如今得了兰州可谓是彻底达到了目的。
兰州在手,黄河南岸就从此处于我大宋控制之下。凭借黄河天险,我们更能立于不败之地。”
吴充反对道:“赵济王梓虽然立下了微功,但功不抵过。没有朝廷之命就出兵西夏,此事绝不可开先河!”
王安石无心与吴充争论,曾孝宽以为赵济王梓功过相抵,不过不能亏了底下的战士。
王珪言语中倒是认为赵济王梓有功无过,因为赵济王梓的行为暗合赵顼的心思,或许还有赵顼的密旨。
当问题上升到相权和皇权之争的时候,王安石还是动摇了。
“没有朝廷之命而私自出兵敌国确实不该,赵济王梓当受申饬!”
吴充仍然坚持的道:“此事赵济或许是知情不报,但王梓必是始作俑者。王梓有才不假,但无视朝廷法度则不可。微臣之见,王梓当调离河州!”
此时曾孝宽有了不同意见,“当前我们已经拿下兰州,可想而知的是兰州将迎来西夏狂风暴雨般的攻击。
临阵换将兵之大忌,不若等到兰州事毕,再行处置。当务之急,是守住兰州,巩固战果!”
朝廷什么时候都有有识之士,有识之士可以知道何为重,迂腐之人却被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
自富弼二十年不言兵,战争就成了罪恶。为了不发生战争,旧党可以绥靖,甚至可以割地以减少争端。
吴充作为旧党的代表,就一门心思的认为王梓发动战争不对,应该将兰州退给西夏,以免生事。
争论了许久,还是赵顼拍板道:“兰州既得,便不可失。赵济王梓种谊王文郁等人皆官升一级,命秦凤等路可以酌情出兵分担熙河路的压力!”
只要赵顼没死,那么其国策轻易不会变,王梓也就会得到赵顼的支持。
虽然赵顼的能力不足以支撑其野心,但只要臣子给力,赵顼未尝不能成为史上的明君。
大宋给予了熙河路支持,西夏也正式出兵决意收回兰州。
因为禹臧花麻没有得到宋军的情报,是以为了稳妥起见,梁氏命仁多零丁领军五万前往收复兰州。
仁多零丁是西夏大将,也是西夏天都山监军司的都统军。
天都山并不是常设的十二监军司之一,只是因为天都山日益重要,而且为了奖赏仁多零丁,是以才有了天都山监军司。
仁多零丁其实在天都山已经等待多时,自禹臧花麻从天都山过境后,仁多零丁就知道西夏必会收复兰州,而人选很有可能是自己。
为此,仁多零丁早早的派出了自己的儿子仁多楚清前去打探兰州地域的宋军情况。
当西夏使者宣旨后不久,仁多楚清也刚刚探听消息归来。
“父亲,根据探报,攻占兰州的是宋军后起之秀王梓种谊。
两人曾率军数千击败了大越国十万大军,逼得大越国割地求和,称臣纳贡。
如今两人一人为河州知州,一人为熙河钤辖,各统兵数千,合兵上万,出其不意的攻下了龛谷西使城和兰州!
而且根据情报,此事陕西诸路皆不知,或许这只是熙河路,甚至是两人的主动作为!”
仁多零丁笑道:“看来是两个十分勇敢的年轻人啊!不过年轻人倒是好对付,不然换成老乌龟,宋人的堡寨可是难啃的很呐!”
仁多楚清提醒道:“父亲万不可大意,两人既然是宋军的后起之秀,而且几乎还有灭国之功,这样的人或许并不好对付。”
仁多零丁不在意的道:“不过是两个好运气的年轻人,将你表哥召来。保忠勇武过人,弓马娴熟,当为我部先锋!”
仁多保忠是仁多零丁的侄子,与仁多楚清一文一武,是为仁多零丁的左膀右臂。
仁多零丁开始行动的时候,一直提心吊胆的赵济终于接到了朝廷的旨意。
朝廷的嘉奖让赵济松了一口气,为了确保能够守住兰州,赵济甚至想将李浩的第一将人马也调过去。
不过王梓还是劝住了赵济,并让赵济暂时将李浩调到了河州,以免被青塘所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