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梁乙埋的暴躁解说吓得李秉常在座位上瑟瑟发抖,看到李秉常如此,梁氏连忙劝慰道:“哥哥,何必动怒?
陛下到底年幼,不知我大夏艰辛。等到年纪大大的时候,想必会懂事的!”
梁乙埋哼道:“陛下真是好不晓事,竟要拿河南之地与宋朝。我大夏自立国以来何曾妥协?
不管是对契丹还是宋朝,大夏绝不能露出一丝软弱,否则下场就是被他们吃掉!
陛下虽然到了该亲政的年纪,但还没有亲政的能力。希望陛下能够认清自己,多多观政。
汉人多诡诈之辈,其言不必多听。如李清辈,只会夸夸其谈,不当为陛下臂助,望陛下查之!”
梁乙埋此时已忘了,自家原来也是汉人大族。
在梁乙埋的咄咄逼人之下,如秋鸡般的李秉常只能点头称是。
李秉常到底是自己的儿子,梁氏不愿看到李秉常如此软弱,是以换了话题道:“还是议一议如何夺回兰州吧?国相有何准备?”
梁乙埋回道:“娘娘,我已命天都山监军司都统梁永能打造攻城器械,想必现在已经准备妥当。
此次我打算动用十万正军,十万辅军,共计大军二十万,携带一个月粮草,争取一举收回兰州!”
梁氏忧道:“宋人最擅守城,而我大夏却不善攻城,这实在让人着恼。
哀家听闻上次兰州之战,宋人除却神臂弓这等利器外,还出现了一种神秘而可怕的武器,国相可有了解?”
火器的出现对战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凡是听说过火器的人,都知道火器对战争的作用。
梁乙埋亦知道宋人的火器在兰州之战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点头道:“那没有什么神秘的,其实就是利用火药制成的武器而已。
就如神臂弓,我们仿造出来的神臂弓也弱于宋朝,而且我们也没有那么多财力制造神臂弓。
火药也是一般,不过是宋人的技术高于我们。不过宋军纵然有神兵利器亦难掩其本身的虚弱,只要我们威胁了他们,他们仍然会花钱贿赂我们的!”
自李元昊打的宋仁宗庆历议和以来,而且有澶渊之盟的例子,是以西夏就清楚了宋朝的虚实。
宋朝看起来是个庞然大物,实际上却虚弱的连万人都不敢损失。
在西夏的攻势下,宋人只能畏首畏足,生怕再度起什么大的波澜。
这是西夏打出来的经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确实是宋多数大臣的想法。
无论是与辽国,与西夏,还是后来的金国,蒙古,议和派投降派,总能占据上风。
腊月的天气已经十分寒冷,黄河之上从从薄冰结成了厚冰。
无数的宋军来回在冰面上行走,运输着金城关所需要的战备物资。
此时王梓和燕达种谊全都到了兰州,走在结冰的黄河上,王梓哈着气搓着手问道:“王将军,看来今年的冬装都发下去了?”
王文郁一脸感激的道:“多谢大帅关心,我军还从来没有发过这么多冬装呢!”
王梓笑道:“坐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治下养了这么多牛羊,当然要物尽其用。
特别是羊毛的作用很多,又取之不尽。这发下来的毛衣,羊毛大衣便宜又暖和。
还有这皮衣皮靴皮带,都是牛皮制成,结实耐用还拉风。
这东西可以养活熙河很多人,因为大军需要,是以熙河先行采购。
等到这些东西成规模的制造出来,就可以跟着商队销往各地,熙河就又多了一笔财富呀!”
王文郁摸着自己新发的羊皮大衣满脸笑容的道:“大帅不但知兵爱兵,更能点石成金,熙河一个穷荒的边地遇到大帅那是有福了。
将士们对大帅都十分感激,在以往的时候,大军的冬衣不仅发的不及时而且还不够,以至于冬天里将士们的身上常常升起冻疮,甚至会冻掉手指脚趾。
现在有了崭新的冬装,将士们的士气也高涨了起来,真是令人欢喜!”
燕达看着不停喊着号子的宋军,亦笑道:“现在某终于知道赵帅凭什么能够战胜西夏了!爱兵如此,怎能不胜!”
燕达是个爱兵如子的将领,赵顼在召见燕达时曾问兵,言“用兵应当以何事为先?”
燕达回答“没有比得上‘爱’的。”神宗反问“‘威克厥爱’可以吗?”燕达回“并非用‘威’,只是将‘爱’放在前面罢了。”
在治军上燕达还是非常认同王梓设身处地的为士卒们考虑,能够在衣食住行上为将士们作最大的考虑的。
走过两百米的冰场,王梓一行来到了几个月来不停加高加厚的金城关。
看着金城关,王文郁兴冲冲的道:“汉昭帝始元六年曾与凉州置金城郡,当年的金城郡领允吾、金城、榆中、令居、允街 、枝阳、袍罕、浩门和白石九县。
现在我们已经恢复了兰州,总有一天,雍州凉州终究会再次回到我们大宋手中!”
在场的人基本上都是北人,北人对北方的领土关注度怎么也比南人高。
只是说起恢复汉土,北人怕一个不好祸及家乡,南人却是怕出钱。
领土是多少都不算多的,更何况雍凉之地沟通西域,乃至极西之地。
在大航海时代没有来临之前,这条丝绸之路带来的东西方的碰撞必不可少。
王梓的野心不大,有生之年最起码可以覆灭西夏,再收复燕云十六州。至于其他的,就看子子孙孙有没有能耐了。
看着外层的水泥,王梓有些得意的道:“诸位,这些年我最得意的不是家里又添了多少产业,也不是当了探花郎,也不是打了一个个的胜仗,而是弄出了水泥!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有了水泥,我们可以建造固若金汤的堡寨,也可以建成遮风挡雨的家园,想想就令人欣慰!”
燕达佩服的道:“赵帅不止爱兵如子,亦爱民如子。某敢肯定,若赵帅为相,则百姓幸甚,大宋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