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临行安排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一句宰执天下让王厚心潮澎湃,“有君生的豪情壮志,我们定能成就一番事业!”
    王梓点头道:“当然,不过一屋不扫不足以扫天下。此次让处道过来,是有要事相商呀!”
    王厚笑道:“跟我还客气什么,有话直说便是!”
    王梓看着李氏亲自端着一盘家常豆腐上来,便为王厚斟酒道:“不急,等他们来了再说,我们先吃着!”
    不久之后,周侗张九章刘仲武张苍李山几人行色匆匆的跑了过来。
    看到众人来齐,王梓举杯道:“诸位这些时日辛苦了,我敬诸位一杯!”
    众人二话不说,抢着将西域葡萄酒先干为敬。
    一气喝完,周侗抹了抹嘴唇道:“看着你们忙的跟拉磨的老牛一样,我周侗惭愧的很。你们是辛苦了,反倒是我光顾着打磨武艺去了!”
    张九章取笑道:“你将武艺练好了就是个拉磨的老牛,要知道别管是冲锋陷阵还是身处险境,你就是将军的挡箭牌。
    我们这伙人都指望着将军,你能保护好将军,就是为我们立下了大功!”
    周侗哈哈一笑,强烈的自信让周侗充满了男子气概,“那你们放心,若说以前汴京的王乾林向和西军中的王舜臣等人与我旗鼓相当,但现在我绝对能胜过他们!”
    王厚笑道:“如此说来,你现在岂不是大宋第一猛士?”
    周侗嘿嘿一笑,道:“倒不能这么说,毕竟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不过我所见之人中,正面相对,恐无人是我敌手!”
    王梓笑道:“原来你还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我还以为你要横推百年无敌手呢!
    不管是两人之间的战斗,还是两军之间的战争。
    决定双方胜负的绝对不是明面上的实力对比,而是各种各样的天时地利人和!
    无论我们曾经取得过多少胜利多少成绩,这都不是我们小看对手的理由。
    对待每一个敌人,我们可以在战略上藐视他,但在战术上必须重视他!”
    王厚听完拍案而起道:“好一个战略上藐视对手,战术上重视对手。与君生相交,我真是受益匪浅。来,干一杯!”
    一杯过后,王厚带着几分醉意道:“说起来我是既嫉妒君生又佩服君生,君生牛精谷一战犹如一颗大星迅速升起。其后越战越勇,在熙河战场上迸发出了最为耀眼的光芒。
    时至今日,君生的大名在熙河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声真丈夫远比我这个学士之子更让人钦佩,实在让人羡慕呀!
    若是君生此去可以得中进士,那么定然前途无量,宰执天下可期矣!”
    酒后吐真言,王厚虽有些才学,但终归是没有考中进士,这不得不说是一生的憾事。
    倘若王梓没有考取进士,那么其成就可能与王厚相差仿佛。但若王梓真的考中进士,那么王梓的将来或许就在王厚之上,
    看着一个人从仰自己鼻息到平起平坐再到超越自己,王厚就算是心性醇厚,也难免不舒服。
    王梓笑道:“进士一途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些时日没有温习功课,此去恐怕连锁厅试也过不去呀!”
    王厚摇头道:“怎么可能?锁厅试专为有官身者准备,中者十之三四。
    陕西之地文风不振,如蓝田吕氏般能够一门四进士的少之又少。
    幸有大儒张横渠开设书院教书育人,否则陕西能够得中进士者更少。”
    闻得张载之名,王梓有些仰慕的道:“张横渠确实是真儒,门下吕大钧、吕大临、苏昞、范育、李复、游酢和种建中等皆是人杰。若能得拜张横渠为师,实是陕西之人的荣幸!”
    此时王梓言语之间倒是将自己当成了陕西人,一时忘了自己其实是开封人。
    王厚点头道:“当然,张横渠的关学风行陕西,在陕西之地是卓有声望。”
    王梓见以张载将王厚从锁厅试里拉了出来,连忙道:“此次将诸位召来是有要事相商。
    王学士想要携我同行汴京,那么我们在熙河的诸多产业却不能无人管理。
    若是进京,周兄和九郎当随我前行,其余人等各司其职便可。
    只是我们的产业是一个系统,不可无人统筹,是以此事我想拜托处道。
    当然也不会让处道白白受苦,无论是砖瓦作坊制药作酿酒作还是狄楼,处道都可以每年得一成的利!”
    王厚一听,连忙拒绝道:“君生,帮你照看这些产业本就是我该做的,哪里要分什么利!”
    王梓握着王厚的手,道:“处道千万不要推辞,你每天日理万机还要照顾诸多产业,必然相当劳累,这是你应得的!”
    王厚还在推辞,王梓劝道:“处道真不必推辞,只要这些产业发展好,特别是我们的债券利用好,那么我们在熙河就能站稳脚跟。处道有没有想过凡事应做最坏的打算,以求最好的结果?”
    王厚听到王梓话里有话,不禁问道:“君生此言何意?”
    王梓回道:“自古以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学士虽是进士出身的文臣,但骨子里却是将帅。
    学士自进士之后,为何十年不得升迁?盖因学士不通为官之道,是以才要上《平戎策》,以功得进。
    五年过去,学士虽从九品的司理参军成为了如今从三品的礼部侍郎,但为官之道恐怕还是以往如此……
    汴京不说侍郎遍地走,但三品以上大员不在少数。而且监察御史的官都在擦拳磨掌,时刻想要一战成名。
    若有一天群狼噬虎,学士恐怕招架不住。但只要熙河还在,那么学士总有复起的那一天!”
    一席话让王厚大汗淋漓,王厚心神不宁的道:“君生怕不是玩笑吧?父亲甚得陛下和王相公赏识,怎么也不会……”
    王梓微微摇头道:“朝中局势千变万化,而且人都是喜新厌旧。学士向来独断专行,直言敢谏。
    曾经在环庆路和熙河路就不知得罪了多少人,若是入朝,那得罪的人恐怕会更多!”
    “这可如何是好?”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