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安天下者,王郎也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刑恕瞬间抓住了王梓言语中的漏洞,道:“如此说来,文相公富相公司马学士等人都不是真正的君子喽?”
    一声君子是对一个人品性的认可,君子的称呼就如后世的道德模范一样重要。
    而王梓斩钉截铁的回道:“当然不是!”
    刑恕想象不到王梓会如此作答,这换作是谁怎么都得辩解两句,这王梓怎么就这么干净利落的承认了呢?
    文及甫一听王梓当面辱及自己的父亲,当即怒道:“王大郎,你太过分了!
    我父亲辅相三世,始终一心。器业崇深,不言而四方自服;道德高妙,无为而庶务以成。世人称之为贤相,如何不是君子?”
    王梓笑道:“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从之。司马学士退居西京称绝口不言政事,然其引邵雍二程等人为友,往来更有文相公富相公等大宋柱石。
    可谓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凡往来于陕洛者,谁不称颂司马之德。
    当初王相公身负天下三十年之望而一朝登相,焉知司马学士非养望而自重?
    而王相公辗转地方三十年,为国为民试新法,此诚为能臣。司马学士安居洛阳,纵论天下。假若有一天,新法失势,司马配相,天下非其治,而由其乱矣!”
    文彦博此时也是眉头紧皱,司马光养望自重以待天时,是旧党中人的默契。其心可谓是路人皆知,但王梓这样红果果的宣扬就不太美。
    刑恕欲言,王梓截道:“你等等,我言犹未尽。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党争误国,如今新旧两党势若水火,已然出现了唐时牛李之争的迹象。
    若不能为国而和,仍然相互不留余力的攻击,那么大宋的元气必然大伤。
    敢问文相公不知党争之祸吗?司马学士不知党争之祸吗?包括王相公不知党争之祸吗?
    诸位大人皆知党争误国,却将一己之私视作为国为民。我愚钝,实见不到君子礼仪仁智信!
    文相公可还记得庆历新政时与范文正公的志同道合?可还记得欧阳文忠公的朋党之论?
    当年的你们非为朋党,是以为证清白,自请出京,而今的你们恐怕已经成为当年的朋党了吧?”
    结党在历朝历代都是禁忌,徽宗当政时蔡京的一个元佑党人碑就将旧党一网打尽,差点让司马光等人永世不得超生。
    文及甫还欲再言,文彦博挥手道:“党争确实误国,不过王郎误会了,我等并未结党,只是因反对新法而志同道合而已!”
    王梓摇头道:“相公虽无结党之实,却有结党之名。司马学士是文相公等看重之人,以为可承尔等政治衣钵。
    殊不知司马学士执拗之处,丝毫不下王相公。诸位以为王相公不听人言,殊不知司马学士亦是不听人言!”
    王梓的话引起了文彦博的沉思,良久,文彦博有些无奈的道:“世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我等身为大宋之臣,却不能救大宋于危难,实在是惭愧。
    王郎,你真不似一个二十岁的青年!如此目光深远者,世上不知有几人。我问你一句,大宋若由你而为,可到什么地步?”
    作为大宋的宰执,文彦博怎么可能不知道目前大宋存在的困境。
    只是文彦博已老,曾经的庆历新政已然耗尽了文彦博的激情。后来的精兵简政等为人称道的所作所为,不过是尽一个糊裱匠的责任,实在难当贤相之称。
    到了文彦博这个年纪,已经不想去改变。而且有家族利益的牵绊,文彦博也不敢大动干戈。
    目前大宋这条船,一眼还看不到头,还能继续前行。得过且过,这就是文彦博富弼等人最保守的想法。
    面对大宋顶尖力量的问话,王梓坦然道:“大宋非得变法不可,不变法国事则艰难!只是变法不能一蹴而就,这需要时间!”
    “需要时间?”
    “没错!”
    王梓回道:“变法虽然势在必行,但并不是迫在眉睫。王相公的变法中,如青苗保甲市易法有待商榷。
    而将兵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输法免役法等确是良法,只要因地制宜,确实利国利民!
    除却良法之外,无论是官制改革还是整顿吏治也都要同时进行。
    我朝的官制让人眼花缭乱,官其位而不谋其职,以致有事相互推诿。
    而我朝的吏治太过松散,为官一任不能造福一方,反而大多寄情于山水,任由小吏胡作非为,使朝廷平白遭受无辜。
    其实青苗法本也有可取之处,但为了借贷而借贷,就丧失了青苗法的本意。
    以我之见,改革不能急于求成。一项改革之法下来,要事先做好调查研究,要经过实地的检验,要在改革中不断改良措施。
    天下没有放之万年而皆准的成法,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成法。唯有实事求是,真抓实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将改革做好!”
    “实事求是?真抓实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这十六个千锤百炼的字,连在一起竟似有一番全新之意! 二十年后,安大宋者,王郎也!”
    北宋的士大夫们都善于相互吹捧,文彦博幼时灌水浮球,如今世之贤相。
    富弼年轻时即是洛阳才子王佐之才,为相之时,人称百官任职,天下无事。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也是家喻户晓,幼时人见之凛然如成人,如今更是旧党的中坚领袖。
    王梓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一番不成熟言论,竟然会让文彦博夸赞一句,安天下者,王郎也。
    这也侧面说明了文彦博那一辈的老臣,在品行上确实是道德之士。
    对这样老成谋国之人,王梓没法不尊重,深深拜谢道:“晚辈胡言乱语,倒让文相公见笑了。”
    文彦博摆摆手,看着文及甫和刑恕道:“六郎堪为守成之人,和叔不过辅弼之士,唯王郎乃是治世能臣。
    你二人可与王郎亲近亲近,多学王郎勇于任事的态度。清谈误国,实干兴邦呐!”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