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店宅务有维修队五百人,足够重新修建公租屋所用。只是王梓需要的是更多的专业人士,是以向汴京招募能工巧匠以建筑广厦。
王梓出品必属精品,虽然不知道王梓的广厦是什么样的,但这并不能挡住汴京对广厦的向往。
让王梓颇感意外的是还有不少官宦子弟想要前来参与广厦的建设,其中以提举崇福宫李南公的二子李诫最为真诚。
而且李诫并不是一个纨绔子弟,经过交谈,李诫对建筑比王梓还敏锐的多。
是以王梓就将修建广厦的任务交给了李诫,并推荐李诫暂任店宅务的勾押官。
李诫对于自己能够成为从九品下的官员还是非常兴奋,而且相当珍惜的。
对于王梓描绘出的广厦很快给出了图纸,王梓看着图纸,十分满意的道:“李兄对于营造一事非常精通,看来我可以将广厦的任务交给你了!”
李诫谦逊的道:“下官承蒙大尹提拔,自然要竭尽全力。只是这图纸是按照五层楼构建,不过在开封却有些逾制了……”
王梓点了点头道:“那你以为几层最好?”
李诫咬了咬牙道:“最多三层,否则必会惹人非议,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王梓点头道:“那就将居养院先建起来,广厦不需要华丽,只需要实用。毕竟有钱人可以住亭台楼阁,而广厦却是庇护寒士和百姓的!”
李诫点了点头道:“请大尹放心,有五百匠人在手,居养院一个月就能成!”
汴京对于王梓大力宣传的广厦十分上心,看到一车车的砖石水泥铁匝运到崇仁坊,不少百姓都跟着去崇仁坊观看。
眼看他高楼平地起,眼看他高楼建成型。王梓的家就在崇仁坊,是以王梓每天都要看居养院的进度。
在李诫的调度下,店宅务的五百工匠竟然不到一个月就完成了第一栋楼的建设,一座王梓熟悉的高楼就这么出现在王梓眼前。
摸着这座高楼,王梓激动的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今日广厦成,天下寒士当欢喜矣!”
李诫赞道:“依大尹所言营造之法建成的广厦坚固可靠,足以挡风挡雨。而且本来一间房变成了三间房。照此法营建,那么店宅务的收入岂不是要翻上三倍?”
王梓微微一笑,道:“店宅务的收入当然可以翻倍,只是单凭店宅务的收入无法支持店宅务的系统改造。”
李诫崇拜的看着王梓道:“有大尹在,店宅务的改造绝对没问题。”
王梓微微一笑道:“汴京之地最紧缺的就是土地,我们店宅务手中有六百五十四块地,这些地可谓价值千金。
只要在这些地上盖上广厦,那么价值瞬间就可以翻上三倍。
三倍之力足以让汴京的巨富动心,等到广厦传遍汴京,我就准备将这些地拍卖出去,价高者得。
到时候仅凭卖地所得,就足以翻修店宅务,而且还能让开封府腾出钱粮干其他的事!”
汴京之内的一个二分地的小宅院就价值千贯以上,相当于每平的价格在十贯左右。
一个时代的建筑有一个时代的特征,但这些特征却可以被轻易取代。
三层楼的气势非同小可,三倍之利让很多人蠢蠢欲动。王梓此时拿出了靠近宜秋门的一个地段来为汴京树立新的竞标模式,能够参与竞标的都是实力强大的建筑队。
这些建筑队的背后都有着贵人支持,本来一亩地的价格是五千贯左右,而在竞标会上王梓以每亩地一万贯的价格拍下了宜秋门内十亩地的地方。
不止如此,宜秋门到顺天门的地接连被王梓拿下了好几块。
随后王梓命人放出风声,开封府衙要迁移到宜秋门附近。
本来顺天门外就有因王梓之请搬去的市易务,现在连开封府衙也要搬过去,宜秋门外到顺天门内的空闲地段顿时成了宝贝。
店宅务接连卖出去十宗地,上百万贯的钱财就收拢到了手中。
当然,朝廷之中也没少弹劾王梓不务正业,专门敛财的。
不过王梓将赚来的钱一半用于居养院安济院和漏泽园,一半的钱拿来翻修店宅务,账目清晰,让人信服。
最重要的是现在开封府建立的四座居养院收拢了一千多的孤寡老人,而且还在居养院之内收留了一千多名孤儿,这为王梓镀上了一层金刚不坏之身。
而且汴京城的大兴土木让各行各业空前的繁荣了起来,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开封府的税收就比以往翻了几番。
以往开封府一年的收入不过四十万贯,这已经是天下首府的能力。
而在王梓任职开封府后,三个月的时间,开封府的税收就超过了一百五十万贯,这种制造财富的能力让赵顼每每看起来都合不拢嘴。
在整个汴京城被水泥砖石包围的时候,王梓再度召集了蔡京赵挺之等属官。
现在蔡京赵挺之等人已经对王梓心服口服,无他,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在开封府工作,受着多方的制约,都像是小媳妇一样让人呼来喝去,处处受人眼色,想着如何平衡各方利益。
而现在都是各方为了利益求着自己等人,那感觉就甭提了。
无论是古还是今,说清静无为与民生息的官员大多都是无能的表现。
特别是在地方,清静无为只会让地方豪强架空自己。
在开封府的属官全部来到之后,王梓笑道:“诸位这几个月辛苦了,我在这里谢过诸位了!”
蔡京作为副官,连忙起身道:“大尹客气了,这几个月我等受益良多,可谓是如今才知官是如何做的呀!”
赵挺之亦道:“开封府几个月便积累了上百万贯的收入,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下官本来对新政还有所疑虑,现在方知大尹的新政才是真正富国强兵之道!”
王梓笑了笑道:“好了,今日可不是吹捧会。今日召诸位前来,是想再度进行一场大工程!”
蔡京一听大工程,兴奋的道:“不知大尹有什么大工程?”
王梓笑道:“汴京城环卫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