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再生波澜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王梓率领大军击败了西夏三十万大军,除却西夏前军逃过一劫。
    西夏中军十万人被宋军斩首两万,生擒四万,仅四万夏军失踪于这天都山崇山峻岭。
    而后军因为机警,种谊张守约高遵裕三部合围,才斩首八千,生擒三万。
    秦凤路兵马钤辖高遵裕这次倒十分好运,生擒了梁乙埋的侄子梁讫多埋和后军统帅都罗马尾。
    值得一提的是都罗马尾是梁乙埋最信任的大将,一直在兴庆府统帅大军,相当于大宋的殿帅。
    只不过在大胜之余,熙河路出了一点状况。青塘城的阿里骨到底没受住梁乙逋的蛊惑,在平夏城大战正酣之际回师邈川,打了刘仲武一个措手不及。
    刘仲武一路撤回了河州,将阿里骨引西夏兵前来的消息告诉了坐镇河州的李浩,李浩又将消息通报给了熙州。
    熙州赵济一听这还了得,立刻命童贯王厚带兵前往河州防御阿里骨和西夏联军。
    童贯和李浩合兵之后,阿里骨并没有前来进攻河州。
    不过童贯不是安分之人,当即道:“阿里骨在我大宋危难之际落井下石,实不当人子。
    熙河路大军虽然出征,但我们也要熙河路的精锐,没理由不能击败阿里骨。
    李将军,我建议直接出兵青塘,给阿里骨一个深刻的教训!”
    李浩因为没有去泾原正愤愤不平,有童贯撑腰,李浩当即应允。刘仲武因为失了邈川而懊悔,正好请命做先锋。
    当即熙河路纠结了一万大军出发,一路直奔邈川城。
    刘仲武此次确实是气急了,王梓本来叮嘱过刘仲武,对阿里骨并不能尽信。
    可是阿里骨到底是青塘之主,邈川大首领,刘仲武不可能总是防着家贼,这才被阿里骨撵了出来。
    刘仲武心里憋着气,是以率着所部两千人一路急冲冲的往前赶。
    阿里骨和梁乙逋早有预料熙河会出兵,是以在中途亲设埋伏。
    不过刘仲武看似鲁莽,实则精明,而且所带的多是就地防御武器。
    盾牌一架,神臂弓一放,阿里骨急切之间就难以寸进!
    梁乙逋跟着惊道:“宋军战斗力为何如此强悍,区区三千兵竟能在一万大军的围攻下岿然不动!”
    阿里骨有些尴尬的道:“宋军自从经过王大帅的调教之后,战斗力就与日俱增。
    本来正面交战,我们就很难是宋军的对手,现在就更不是对手了。
    梁大人,你手下不是还有一万人吗?赶紧压上去吧,免得夜长梦多!”
    梁乙逋鄙视的看了阿里骨一眼道:“我西夏大军自然会压上来,只是你也不要保存实力。
    此次若不能重创宋军,你别说收复熙河,就能能不能保住青塘还是两说呢!”
    阿里骨此时其实虽然干下了与宋军为敌之事,但心中依然忐忑的道:“你们出兵三十万,真能给泾原路以重创吗?”
    梁乙逋坚定的道:“必须的,王梓虽然有才,但如何能挡我大夏三十万大军!”
    刘仲武看到西夏军也加入了战团,不惊反喜的喊道:“兄弟们,援军就在身后,我们坚持一下就能到。
    上次我们从邈川被向撵狗一样的跑了回来,这次我们要一雪前耻!”
    在刘仲武的激励下,三千士卒依然保持着士气。当夏军冲过来的时候,还动用了珍藏已久的手雷。
    火器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无论是人还是其他动物,都对火有种天然的敬畏。
    东方有燧人氏取火,西方有普罗米修斯盗火。人们敬畏火,如今人们会更敬畏火器。
    在手雷的攻击下,一时间无人敢上前。就在此时,李浩王厚童贯领军杀来,三队人马冲入西夏大军,西夏大军哪里还能扛得住。
    西夏大军的溃败,使阿里骨心里的畏惧达到了一个顶点。阿里骨发了一声喊,带着青塘的一万人赶紧后撤。
    王厚自动留下了打扫战场,李浩童贯带人紧追不舍。
    这一追就追到了邈川,童贯早就准备好了火药包。几声火药包一响,阿里骨梁乙逋在邈川也不敢停留,直接带兵往青塘而去。
    李浩童贯占据了邈川后没有急着进军,毕竟身处敌阵,当谨慎行之。
    占据邈川后,童贯迅速向熙河路赵济发文。赵济同时向朝廷和种谊发文,言当前之事。
    除却熙河路发生了一些波折之后,鄜延路也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
    种谔带领鄜延路军马和麟府军马一路攻占了银州夏州宥州之后,就在吕惠卿的勒令下停下了继续前进的脚步。
    在往前就是广袤的沙漠地带,不仅容易迷失道路,而且战线拉长了给养根本供不上。
    种谔虽然有野心,但也知道西夏不是凭自己之力,就可以灭国的,是以打算在西夏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筑城守卫。
    按照种谔的想法,那就是依王梓的既定策略。先驻兵银州,而后宥州,再次夏州,三州鼎力之后就可得横山之利。
    而在徐禧却有不同意见,徐禧对于种谔带兵攻占了银州宥州夏州很是嫉妒。
    而且种谔也是心高气傲之人,与徐禧很不对付。徐禧在考察了银夏之地后,认为位于银夏宥三州交界之处地势险要,凭一城便可控扼横山,是以另议建城永乐。
    是以种谔在提出修城之后,徐禧当即反对道:“银州虽然占据明堂川、无定河的交汇之处,但旧城东南已为河水所吞没,其西北边又被天堑阻隔,实在不如永乐的形势险厄。
    银、夏、宥三州,已经陷没了百年,今日兴复,对于边将的功劳来说,实在是俊伟,军队的士气,固然已经百倍于之前。
    然一旦开始建立州城,烦杂费用不可计量。凭鄜延路难以承担,就是朝廷亦难以承受。
    如果选择要会,建置堡栅,当在永乐之地。永乐名义上虽然不是州,但却实际上有这块地方,旧有的疆塞,仍然在腹心之地。”
    种谔早知道徐禧的打算,不屑道:“永乐城三面绝崖而无水泉,岂能守乎?”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