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青塘之变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朝中主和派虽然占了大多数,不过在帝王之术异论相搅的理论下,朝中仍有一些主战派,目前曾孝宽算是其中的代表。
    有了曾孝宽出言,赵顼方露出了些笑容,道:“朕可不是一个吝啬苛刻之人,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王卿一战击败西夏二十万大军,杀伤西夏大军数万,生擒嵬名统军禹藏祁成四以及大小首领几百人,此大功也!
    大功自然要厚赏,王卿当加龙图阁待制,兵部侍郎,继续经略熙河。
    其余人等,你们先议一议,按照战功依次封赏,而后再呈给朕吧!”
    赵顼亲自下手给王梓定下了赏赐,而且依然在熙河路,自然是拿吴充和冯京的话当成了耳旁风。
    吴充和冯京等人觉得自己越来越没有地位了,先前王安石在任时,赵顼可是很少会驳宰执的面子。
    今时不同往日,赵顼通过变法掌握了朝政,再也不惧有权臣出现了。
    王梓虽然立了大功,但赵顼还不怕王梓会功高震主。一是熙河路穷困,没有朝廷支援,熙河路不存在割据的条件。二是王梓虽有声望,但根基浅薄,不足以造成威胁。
    来自于朝廷的封赏很快来到了熙河路,王梓近期将所有事都委托给了众人,自己除了当人性盖章外,一直没处理公务。
    一个月的新年时间,王熙就对王梓熟络了起来。王梓陪着王熙,也在间接的治疗着战争带来的心理创伤。
    是人就有感情,王梓的感情细胞比其他人还要丰富。最起码当世多人并不把人命当回事,而王梓始终觉得人命关天。
    一场封赏下来,众人可谓是皆大欢喜。
    王梓去掉了权字,以二十五岁之龄为龙图阁待制兵部侍郎任熙河路帅臣之职!
    除了王梓,种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从熙河路钤辖升为了河州知州熙河路副总管。
    通常情况下,因为经略安抚使会兼任总管之位,是以副总管就是一路的军事长官。
    这是种家迄今为止获得的最大官职,比种谔原来的鄜延钤辖还要高了一级。
    种谔因为击败青宜结鬼章之功,重新回到了鄜延路为副钤辖,不久前复为钤辖。
    种谔以前是种世衡最看重的儿子,是以种世衡将种家交给了种谔。
    现在种谊后来居上,不得不说种谊此时的心情那是大大的好。
    燕达因为深受赵顼信任,而且又是开封人,是以调往汴京为步军都虞候。
    大将王文郁以知兰州为熙河路都钤辖,李浩以功调任环庆路都钤辖。
    立下大功的王特也受到了重赏,为熙河路都巡检,提举熙河路弓箭手。
    其余王厚李之仪李复范育童贯梁师成等人皆有封赏,整个熙河路再度欢庆起来。
    在熙河路环庆的同时,青塘王城之内却是一片肃杀之气。
    阿里骨率领五千骑相助大宋破西夏二十万大军,一路兵进天都山。
    此战为阿里骨赢得了莫大的威名,也让董毡着实的兴奋了一回。
    一直身体不好的董毡突然起来出城迎接阿里骨,就在阿里骨向董毡敬酒的时候,董毡却直挺挺的倒了下去。
    眼见董毡出事,阿里骨有些惊慌。此时乔氏十分冷静的命阿里骨以五千骑接管青塘王城,乔氏以董毡的名义对五千骑封赏了一番,五千骑也就成为了乔氏和阿里骨的帮手。
    董毡用阴阳和合丸过度,身体早已不堪重负。之所以还能出城,不过是回光返照。
    乔氏与董毡天天在一起,早就看透了董毡的虚实,也想清楚了退路。
    董毡一死,青塘的赞普之位唯有蔺普比合法。但是蔺普比是个暴躁的狼崽子,乔氏十分不信任蔺普比。
    而且名正言顺继位的蔺普比不需要自己的帮助,到时候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乔氏想的非常明白,若想保住现有的荣华富贵,那么借助于王梓和阿里骨是个最佳的选择。
    乔氏以董毡的名义将各族大首领召到青塘,唯独没有召在邈川的蔺普比。同时也派出了信使来到了熙河,希望得到王梓和大宋的支持。
    王梓得知了消息后,立刻恢复了工作状态,将麾下召集了过来。
    待熙河路经制司文武齐聚之后,王梓道:“诸位,董毡已死。董毡遗命,赵怀德之母尝事几。因待赵怀德如几出,当以种落付之。
    赵怀德以自己不是吐蕃赞普血脉,怕不能服众,是以想请大宋相助,诸位以为如何?”
    种谊振奋的道:“还能怎么以为?大帅多年谋划终于成真,青塘可取也!”
    李复反对道:“青塘新丧,贸然进取,非仁义之道也!”
    王梓道:“青塘可取,当然不是现在,谁也不能一口吃个大胖子。
    赵怀德本是于阗人,继任青塘肯定会有很多人反对,特别是蔺普比还在。
    不过赵怀德在兰州之战对我们帮助甚大,是以我们也要帮助他站稳脚跟!”
    李复仍然道:“梁氏本为汉人,却执意兴兵犯我大宋。赵怀德虽然目前亲近大宋,但以后亦未可知!”
    范育辩解了一句道:“只要蔺普比还在,那么赵怀德就一定会向大宋靠拢。
    或许我们要做的不止是帮助赵怀德坐上青塘的主位,也要向蔺普比散布一些流言!”
    王梓忍不住的鼓起了手,道:“范兄高见!青塘终归是我们的潜在的敌人,对于敌人,我们绝不能让其拧成一团。
    一个分散的青塘才是好青塘,等到时机成熟,我们自然可以拿下青塘!”
    范育谦道:“大帅过奖了,一点浅见怎敌大帅深谋远虑。不知大帅欲以何人为使,往青塘一行?”
    王梓笑道:“王处道如何?”
    王处道就是王厚,王厚一直跟着王韶在熙河。为收复熙河也曾立下汗马功劳,难得的是对熙河对青塘都是了如指掌。
    而且王厚与王梓不仅志同道合而且情同手足,兰州之战后,王梓为王厚表功,王厚因此转知岷州。
    范育等人都很了解王厚,道:“有处道,青塘可图矣!”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