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西夏的反击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王梓对吕惠卿徐禧筑城永乐表现的忧心忡忡,并且作了很多努力。
    但世上有很多事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王梓也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接受自己的意见。
    而且王梓现在首要做的是巩固对天都山的占领,王梓不是陕西宣抚使,无法影响鄜延路。
    任谁都没有想到的是西夏的反抗决心,党项人确实是越挫越勇。
    三十万大军的溃败虽然让梁太后梁乙埋灰头土脸,但当两人接到了梁永能传来的鄜延路筑城永乐的消息,当即连兴庆府也不回的就去了鄜延路。
    梁太后和梁乙埋之所以直接去鄜延路也是有多方面的考虑,平夏城之败必然对梁氏的统治会造成严重的打击。
    西夏境内的保皇派势必复起,会加强对李秉常的支持。
    如果是这样,梁氏的地位岌岌可危,梁氏的后果也难逃身死族灭。
    与其身死族灭,不如再度行险一搏。横山的重要性远超天都山,若使大宋得横山,那么西夏才会真正的万劫不复。
    若是以亡国奴的口号相威胁,西夏的贵族们必然会进行反击。
    握有李秉常的梁氏则趁机巩固自己的统治,就算不能胜利,也要消耗保皇党的实力。
    目前负责营建永乐城的是曲珍,建永乐城动用了两万民夫,按照计划,半个月就可以修建妥当。
    现在刚好是半个月,民夫们还在进行修修补补的工作,此时,梁永能的游骑就出现在了永乐城。
    曲珍立刻将西夏大军可能前来的消息通知了在米脂的徐禧和李舜举,李舜举是赵顼派来的宦官,一同负责永乐城之事。
    徐禧一听夏军出没于永乐城,当即要带着高永亨高永能亲往。
    李舜举有些不同意的道:“大人,我们不过是奉命修建永乐城,这统军之事没有必要吧?”
    徐禧嫉妒王梓的功劳,一直认为自己要是处在王梓的那个位置,必然要比王梓干的好,是以这次有了机会,哪能不一试身手。
    是以徐禧辩解道:“我等受皇命筑永乐城,自然要全权负责永乐城之事。
    鄜延路将帅因种谔之故,多有反对情绪,恐不尽心尽力。唯有我们亲自督战,这些将帅方不敢偷奸耍滑。”
    于是徐禧带着李舜举高永能高永亨等万人前去永乐城,留下了陕西转运判官游师雄守米脂寨。
    徐禧一脸不屑的走进了永乐城,傲然的对众将道:“有城如此,夏军绝不可取!
    而且西夏三十万大军败于泾原,亡者十万以上。前番还有十万大军败于鄜延,五万大军败于熙河,试问西夏拿什么来攻我永乐城?
    诸位千万不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都是老将,切莫让我一个文人看轻了!”
    曲珍听得此话气的脸色发青,道:“梁永能虽然暂退,但实力尚存,不容小觑。西夏能够与我大宋来往这么多次,可不是银枪烂笔头!”
    徐禧轻佻的道:“那曲将军是吗?”
    论口舌之利,曲珍当然不是徐禧的对手,是以只能自己憋气。
    高永亨高永能本是蕃将,更不好言语,是以永乐城一时非常沉闷。
    曲珍在外放了许多斥候,不多时,斥候来报,西夏有大军将至,问之,足有数十万。
    一波斥候的探报曲珍不信,但一连十几波的探报由不得曲珍不信。
    曲珍禀告徐禧,徐禧却不信的道:“彼若即来,是吾立功取富贵之秋也!”
    看着徐禧如此狂妄自大,高永亨再也忍不住的道:“大人,永乐城不过八百步,城小,且无水源,恐不可久守!”
    徐禧勃然大怒道:“那你的意思是弃守永乐吗?数万人辛苦半个月的永乐你不想守吗?平夏城都可以成为西夏的噩梦,永乐城就不行吗?
    我看你们就是看人下菜碟,巴不得别人好!临阵脱逃,当斩!来人呐,将高永亨拉下去!”
    李舜举连忙劝道:“徐大人切不可如此,哪有临阵斩自家大将的!”
    内侍押班李舜举是个本分人,在受命来鄜延之前,王珪奉迎赵顼,道:“朝廷以边事属押班,无西顾之忧矣。”
    而李舜举反道:“西郊多垒,卿大夫之辱也。相公当国,而以边事属内臣,可乎?内臣止宜供禁延洒扫,岂可当将帅之任!”
    这话说的王珪讪讪而退,闻者皆为王珪羞愧。
    李舜举说话还是有分量的,毕竟是赵顼亲自派来的监军。
    徐禧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仍不解气的道:“将高永亨先槛车投入延州大牢,待吾击败夏军后再做论处!”
    不久后,夏军果来。徐禧登城远望,夏军遮天蔽地不见边际。徐禧还看到了西夏王旗,顿时问道:“这西夏梁氏和李秉常小儿在泾原路没讨的便宜,竟往鄜延来了吗?”
    曲珍忧心忡忡的道:“夏军倾国而至,我军应对恐怕不易啊!”
    徐禧丝毫不担忧的道:“王梓与梁氏李氏亲自对垒两次,犹不能生擒梁氏和李氏,可见其无能为也!此天赐奇功,我等正该将其一举成擒啊!”
    曲珍:“……”
    西夏这次的前军是由仁多零丁所领,仁多零丁现在对大宋还是非常重视的,不过西夏士卒大多不经专门训练,是以阵列在行进中仍然不齐。
    高永能趁机道:“西夏初来,军容不整,当可战之!”
    徐禧拒绝道:“你知道什么?王师不鼓不成列!”
    高永能一愣,随即黯然而退道:“我等恐怕今番不知身死何处了!”
    当西夏前军渡过了无定河之后,徐禧方命曲珍将兵一万列阵迎敌。
    曲珍为难道:“敌兵甚众,公宜退处内栅,檄诸将出战。”
    曲珍本是好意,在曲珍眼中,徐禧并不知兵,留在此处也是碍事,真打起来还要派兵保护。
    徐禧自以为有自己坐镇,可以提升士气,也可以临阵指挥众将破敌,是以道:“曲侯老将,何怯邪?”
    曲珍无奈,只能迎敌。不过徐禧一直等到夏军渡河,仁多零丁一看喜道:“宋军主帅何其愚也!冲锋!”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