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周霖偕爱妻将要启程回乡祭祖。
护侄大使周纪冬忽然改了主意。
面上说得好听,他为了不妨碍侄儿小两口一路观花赏景自由自在。
实际是他到了京城这个繁华之地,开始乐不思蜀。
几个新交的朋友带他到处开眼界,他欢喜的目不暇接。
这不,最近迷上去秦淮河听小曲儿,那唱曲的小姑娘们,看模样让他腿软,听声音叫他骨酥……
回乡下哪里有这么销魂的风景呃?
好在他还算明白自己的斤两,娘亲多次点他,他也清楚都是借两个哥哥的光,才有人奉承他。
还有那些小曲儿是动听,美人是销魂,可是消费也贵得他肉疼。
虽然自己当家了,可家里母老虎把钱看得死紧。
当然了,那钱也是他的命。
且自家老娘还派一小厮全程跟踪,让他只能过眼瘾。
不过即使是过眼瘾,他也想过足了再说。
所以对不起了平儿,你那么聪明肯定能自保的。
再说就算被发现了,回去的是大侄子,他一个做小辈的也不会把她怎地啦。
等肚子里孩子够大了,怎么也是自己的亲骨肉,周家的血脉,肯定也会没事的。
这么一想,四爷更是心安理得。
至于薛氏,她也不想回乡,也无暇顾及四爷。
到了京城,她看过大堂侄女姝颜婆家,作为皇室宗亲的富丽堂皇。
又见识了二堂侄女姝安婆家,书香门第的斯文风雅。
尤其是同是在乡下待过的妯娌王氏,不仅仆从成行,还穿金带玉,一副官家夫人气派。
这是她最不能忍的。
人之劣根之一叫远交近攻。
她对一直远在上都的长房何等富贵都觉正常,反而极尽巴结奉承。
可对一起在乡下受过穷的三房的崛起,却实在无法接受。
酸话讽言各种找茬就算了,还极尽所能的“吃大户”,也就是从三房划拉东西。
短短一个月,上至王氏,下至姝眉,甚至新媳妇张清敏,她都好意思开口。
也因此让张清敏更瞧不起婆家。
有一次就让姝眉撞了个正着。她能清楚的看出大嫂眼里的不屑。
姝眉难堪又难过。
难堪的是四婶这个糟心的行为。
难过的是大嫂怕是因此越发看不起自家。
敏感的姝眉隐隐感觉到大嫂不仅是瞧不起四婶。
她特别怕大哥也察觉这一点。
周霖是周家长孙,最是维护周家脸面,要是他发现自己妻子瞧不起自家,万一两人沟通不当,极有可能毁了夫妻和美。
张清敏近乎打赏下人似的把薛氏看中的东西给了她。
薛氏欢喜的合不拢嘴,嘴没了把门的,胡乱奉承道:
“哎呀呀!我就说侄媳妇大家子出身不一般,人长的俊出手还大方,委屈下嫁到周家,也不知道是我那大侄子哪辈子修来的福气哟!”
姝眉这个气啊!猪队友是永远的坑!
狠狠平平气,她才勉强浅笑道:“四婶这话说得我可不太明白了。能娶到大嫂肯定是大哥前世修来的福,这便是两人的缘分,即是缘份那里能说是下嫁?应该说郎才女貌,珠玉相配正恰当。”
薛氏讪讪道:“我哪有你这个识文断字的人会说,就会挑四婶的短儿。”
姝眉忙笑着对薛氏微微一福:
“侄女可不敢挑婶婶的错,我是对下嫁这个词不以为然。”
说着微笑着扫了一眼注意力大嫂张清敏。
接着又像对着薛氏说:“我觉得下嫁这个词最是误人。当初出嫁必是有缘由的,既然有缘由就不该老觉得是下嫁,否则就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因为嫁都嫁了,该想着怎么过好日子让自己更不亏,而不是始终不甘下嫁两字,让下嫁变成嫁瞎。”
话音刚落,王氏的嗔怪声从门外传来:
“一个姑娘家,满口嫁不嫁的,没规矩,我看你是太欠收拾了。回去给我抄十遍《女戒》!”
姝眉偷偷吐吐舌头,起身给刚进屋的王氏行礼领罚。
张清敏心下有点不自在:
这个小姑子虽然话说的没规矩了些,可是话里有话,分明是给自己听的。
王氏和薛氏互相见礼后,扫了眼薛氏手里大儿媳的珠钗,就转向张清敏,
假意嗔道:“你这孩子孝顺也不是这个法子,知道的是你婶娘随口一赞,你便投长辈所好尽孝心,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这是讨赏呢。”
似玩笑般笑指姝眉:“你这妹妹但凡孝顺你祖母哪怕一点子针线,老人家便钗环玩器的赏她。不过是针线,就回赏那么贵重的。你这用金钗孝敬的,可叫你婶娘怎么回赏?”
张清敏忙道:“母亲教训的是!是媳妇考虑不周了。”
而王氏打趣的语气,却是毫不留情的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