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祖母仙逝 杨家上京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来接。
    姝眉走前最不放心的就是大哥,实在是大哥哀伤的太过,整个人都脱了相。
    几个月后还得独自去那么远的地方操劳。
    她怎么可能放得下心?
    本地风俗丧事过三七,主要是儿媳妇们主办,五七由外嫁女主办。
    赵老太太没有女儿,五七就由姝眉这个离得最近的孙女操办。
    虽然对大嫂有些不满,但从过头七,姝眉心里就一直盼着长嫂能在三七前赶回来,那样也许大哥和她之间还有回缓余地。
    姝眉不知道祖母病逝的引子和张清敏有关。
    更不知道,在头七时张清敏已经赶到了京师,却在接她的大哥张桓手里拿到一封和离书。
    周霖的亲笔写着她曾说过的那句话:“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张桓前去吊唁赵老太太时,周霖亲手交给他这封信,说是请其转交令妹。
    张桓心里大不安,回去就私下拆开信看了内容。
    开始无比震怒,后来一冷静,精明的他想起和周霖的最后一次谈话,明显当时周霖绝无此意,现在突然翻脸还是在孝期,恐怕老太太突然去世和此有关。
    其实张桓刚得到周家丧讯,心里便大叫糟糕。
    他已经尽快给妹子去信了,令其即时出发赶回来。
    只没想到老夫人竟这么快去世了。
    他自私的想,要是妹妹能在老太太临终前赶到该多好,那就是尽了大孝。
    自古有制:守过长辈孝的女子不许被休弃。
    就算妹子以前所作所为再令周家人不满,也是不能把他妹子怎样的。
    可惜了!错过了好机会。
    他精于算计,却在周霖身上连连失算。
    现在周霖有此举,连他也不好替自己妹子辩解,更不用说去周家讨说法。
    周霖此番绝情但却不失厚道,没有休妻只是和离,还在信中说等一年以后再公开和离之事,说是怕人非议他。
    其实在长辈去世时,无故不来尽孝的张清敏,才是最受非议的那个人,弄不好身败名裂,还连累家族。
    看着看了和离书后傻眼的妹妹,张桓也是无可奈何,不好再多说她,只让夫人多劝解。
    张清敏开始是傻了,后来一股子莫名的傲气邪劲儿,撑着她似乎很快镇定,在长嫂和外人面前平静异常,私下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看到那个死扛硬挺的妹子,张桓夫妻只有无语叹息。
    姝眉回到京师将军府,只休息一晚上,第二天就早早起来梳洗打扮,去京师的定安伯府拜见长辈。
    因她还在服大功,穿的依旧是素服,倒也简单。
    很快收拾好,抱上跟着瘦了不少的六六,去见他的曾祖父和祖父母们。
    姝眉一行走了有段路才到新定安伯府。
    杨家没有姝眉她娘家的先下手为强,御赐府邸也在内城边缘。
    除按朝廷要求必迁的权贵,弘治帝鼓励老牌勋贵和世家北迁,按爵位品级给予封赏或补贴。
    新定安伯府就属御赐范畴,但肯定不是太好的位子。
    杨家先祖虽也是京师人,可已经在数代前南迁,杨家有的少一辈已经自诩南方人了。所以大部分杨家族人都不愿北回。
    定安伯府也没几个同意的,用二老爷杨仲文的话就是:
    笑话!风花雪月,吴侬软语的上都多风流?多繁华?谁想去那风大沙多,干燥粗砾的野蛮之地啊?
    他这通话被定安伯得知,差点没让人像抓小鸡一样把他抓过来,猛抽一顿。
    敢说京师是野蛮之地,老子看你是活腻歪了!
    揪过来挥着鞭子一顿臭骂!
    吓得二老爷跟小鸡子似的,晚上虽有红袖添香,不仅没能夜读书,连和爱妾参欢喜佛都硬不起来。
    从此屁也不敢放一个,老老实实准备北上。
    尽管府中没几个人同意,定安伯一手遮天:北上是必须的!麻溜都给老子收拾,三月初出发。
    婆家的这些事姝眉是不知道的,她抱着已经快三个月的六六,坐在车上,正满怀心事。
    娘家的,婆家的,以后她和杨毅的日子肯定不会像以前那么轻松惬意了。
    杨毅祖父定安伯面粗心细,还脸皮厚。
    等姝眉日后有体会了,不由吐槽:脸皮这项完全隔代遗传给了他孙子杨毅。
    其实姝眉说的不全对,杨毅只在她面前皮厚,其他人前绝对不同。
    定安伯人前皮厚,背地却不尽然。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