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咱的织造作坊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徐大人,您能批给我些荒地和荒山吗?不白要,我帮你消灭贫困村!”楚清开门见山。
    “消灭?你要屠村吗!”徐光泽“嚯”地站起来。
    这人脑洞真大!楚清就差翻白眼了,“我是说,我能让百姓增加副业收入,你看如何?”
    半个时辰后,兴汤县内从矿山经过的那条无名河附近的荒山、荒地都免费提供给楚清了。
    试用期一年,一年内如果没见到当地百姓的副业收入有所起色,楚清就要交租金或者掏钱买下这些山和地,否则收回。
    与这些荒山荒地同时提供给楚清的,还有沿途所有的村民,只要他们是自愿应聘给楚清做工就行。
    第二天,招工启事就被自己这帮退役兵一路敲锣打鼓地满吉州城传开了,认字的给发传单,不认字的给贴墙上,专门有人喊着念给大家听,让都能听懂。
    一听说有地方赚钱,立马就有人喊着报名:“我、我李二狗要报名!”
    退役兵问:“你哪儿的呀?”心说要是太远的就建议人家去他当地村落报名。
    李二狗却生怕报名晚了不收他,赶紧喊:
    “我是吉州的,吉州兴汤县,兴汤有特产,黄豆榨出油,玉米变琼浆,矿山出好铁,高炉出好钢,窑里还烧耐火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衣食住行样样有,美好生活在兴汤!”
    有人带头,就有人跟风:
    “俺也报名!俺叫钱串串,俺是望山的,吉州望山县,望山……望山有……望山话好听,吃饭叫掐饭,姑娘叫老妹,喜欢叫些罕,熬夜叫挠夜,干啥叫噶哈,飞蛾叫扑棱蛾子,主动叫做上杆子,俺上杆子报名啦!”
    “还有我……”
    “我也要报名!”
    吉州城要炸锅了,不少人纷纷跑去看《招工启事》。徐光泽也拿着一份跑去找宋廷山了。
    “姐夫!你瞧瞧,那个楚清又出幺蛾子了!”徐光泽把《招工启事》往桌子上一铺。
    “怎么说话呢!”宋夫人一个大白眼过去,“还‘那个楚清’,你认识几个楚清?什么叫幺蛾子?这不是好事情吗?”
    “真不错,计件付费,这个主意不错。也省得有人浑水摸鱼了。”宋廷山看着那张《招工启事》点头。
    “人才吧!她跟我说,能帮我消灭贫困村!”徐光泽不理姐姐的白眼,依旧兴冲冲地说道,“我给她一年时间的免费期限,她都没跟我讨价还价就同意了,这是心里有成算!”
    “光泽,你陪我走一趟!”宋廷山带着徐光泽把整个吉州北部所有的县都走了一遍。
    吉州是个地广人稀的大州。北部和东部都是山地,东部有矿山,正在开发中,现在北部就成了最贫瘠的地方。
    北部是吉州荒地、荒山最多,人口最少的所在。整个北部横跨了四个县,兴汤县只是其中之一。
    而这四个县也是吉州最头疼的地方。每年吉州的税收都是全大宣的中下等水平,让宋廷山很没面子。
    虽然土地很多,但北部四个县基本上缴不到多少税银,因为可耕种面积不大,人口又少,吉州又处于大宣的北部,气候较为寒冷,因此,每年的税银都是有数的,谁来任知州,这税银也发展不起来。
    楚清不一样,连个干巴巴的黄豆都能榨出油,这种人,不定能在干巴巴的荒地上榨出什么油来!宋廷山很看好她。
    关键是那张《招工启事》上已经列出要做的事情了,还是按件计费,这说明百姓除了种地,半年的农闲时间都有收入。
    有收入就有消费,有消费就有缴税,不是兴汤县一个县脱贫,而是整个吉州跟着致富。
    有知州大人牵头,各县都给了一定的帮助,短短十天,一排排靠着山脚的作坊就盖起来了,楚清没花一分钱。
    四个县弄得场面挺大,又是伐木、又是和泥坯,可热闹了!看得楚清直撇嘴,连个砖头都不给用,泥坯房子,能花几两银子?还四个县的大力支持!忽悠谁呢!
    楚清开工这天,谁都没请,放挂鞭炮直接就干活了。弄得宋廷山挺遗憾:“唉,也不搞个仪式,我都打好训话的腹稿了!”
    徐光泽也闹心的不行:“这算我们县牵头的大事儿,你说她怎么就不当回事儿呢!”
    就开个工,又不是商品大卖搞庆功宴,有什么好嘚瑟的,有那时间有那闲钱,干嘛还累死累活的?楚清这么想着。
    黄道婆的四大发明,楚清全都用上了。
    现在,左边这几排厂房全都运作起来:一排厂房用“轧花机”给棉花脱籽;一排厂房用“弓式肩挂手工弹棉机”弹棉花;一排厂房用手摇纺车和三锭脚踏纺车纺纱;两排厂房处理棉纱染色和晾晒,还有一排厂房在赶制织布机。
    这个织布机制作起来有些麻烦。楚清按照曾经参观过的“可折叠四综四蹑织布机”进行仿制,成品倒是出来了,但是试验了好多次,不太成功,毕竟不专业,而且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