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反正今夜无事,裴懋便沿着这条菖蒲河,一路走到了那座昔年担任监督、为官一年的海岱门。
裴懋环顾四周,这位巡狩使既非修士,也非武夫,但是不知为何,冥冥之中,他好像有一种错觉,只觉得山上山下,神仙凡俗,帝王将相贩夫走卒,男女老幼,都在一座名为“自由”的笼中。
仿佛早已有人顶天立地,撑起了无数的规矩,作那光阴长河的中流砥柱,用一种温柔缱绻的眼神俯瞰着一切有灵众生。
一个年轻容貌的外乡道士,带着一个名叫柴芜的小女孩,双方道龄悬殊,境界倒是只差了两个。他们一起下山,来到跳鱼山的山脚停步,赵笑问道:“我们是往北走,还是往南走?”
柴芜有些紧张,“天师,不同方向,有讲究吗?”
好歹是在山上待惯了的小姑娘,她也晓得山上神仙们学问大,趋吉避凶的规矩多呐。
赵微笑道:“无甚讲究,自然而然,随心而走。”
是往万丈红尘的热闹中去见人生百态,还是去到深山大泽躲清净觅清凉,都是修行,道书上边千言万语,诀窍无非守心二字。
随后他们就徒步走向槐黄镇,打算沿着铁符江一路去棋墩山,红烛镇……期间路过落魄山那边的山门,却发现玉簪布裙的青丘狐主等候已久,她带着住在后山的一双少年少女,修道求仙的曹荫,学拳的侍女曹鸯,他们一起在这边等着赵天师和柴芜。
青丘狐主笑道:“下山之前,我跟他们打了个赌,若是能够遇见赵天师,就厚脸帮他们讨要一份机缘,若是遇不见你们,就各回各家。赵天师,介不介意我们跟着一起游历,嫌不嫌累赘?”
赵天师说道:“正好,就当结伴同游的一场互参。”
青丘狐主松了口气,看似言语随意,道心总是紧绷,毕竟对方是一位“自称雷法第二,无人敢称第一”的大真人。世间有太多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人物,眼前这位天师府黄紫贵人,青丘狐主反而觉得山上对他的溢美之词还不够。
见着了龙虎山赵天师,曹荫心情激荡,曹鸯略好几分,一来少女是位纯粹武夫,再者她在这个世上真正敬若神明的人物,只有此山的主人,那位曾经教过拳的陈先生。
一路上,多是柴芜在好奇询问一些听着很大、很空的问题,例如“在天师眼中,什么叫‘功德圆满’呢?”又或是一些很直白的问题,比如赵天师也会看佛家典籍吗?赵一一作答,并无半点不耐烦。
赵天师回首看山。
““道士”远古岁月就已经有,而“道场”一说,是佛家最早以文字记载在书的,用以形容佛、佛法常驻之地。既然即心即佛,儒家也说赤子之心,道家也在心与性命下苦功夫。修道之人,都在讲一颗道心,悠悠然讲了万年。
那么这座名为落魄的山,又住着那位年轻山主怎样的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