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买人的,我却不然,就真的只是好奇这把刀的价格,你开个价,我买得起就买,买不起就拉倒。」
高弑问道:「一万颗谷雨钱,买不买得起?」
卢钧反问道:「你这人说话有点搞笑啊,我要是有一万颗谷雨钱,还当什麽太子?买个皇帝当当好了嘛,劝我爹赶紧禅让啊。」
高弑愣住,立即挪步走开,这小子脑子铁定有坑。
中土文庙。
学宫祭酒司业们都在看两份手稿,三位正副教主却是在看那摞浩然九洲的堪舆图档案。但是好像被礼圣施展了禁制。
亚圣面带笑意看着文圣。
老秀才什麽都不看,我火大嘞。
————
皇帝宋和邀请陈平安担任大骊国师,一次是在大骊京城,陈平安参加同乡石嘉春他们家的婚宴,是第一次。
当时作为婚宴客人的青衫男子,不可谓不神色倨傲,懒洋洋坐在椅子上,翘起二郎腿,露出一双布鞋,好像等着皇帝陛下求他。
后来皇帝和皇后余勉出京,在那个陈平安担任学塾先生的小村子,是第二次,而且这次双方聊得比较多。
要比起双方第一次在大骊京城见面,氛围已经好很多,不过要说他们是朋友或者知己了,好像还远远够不着。
宋和跟陈平安曾经一起散步,走在两个村落间的小路上,他们既有聊到军国大事,也聊一些各自的趣闻,总之就是百无禁忌,都很真诚。
最后他们坐在村头一条树干底下垫石板的「长椅」上边,继续聊,聊了很久。
旁边就是端着碗吃饭丶或是抽着旱菸的老人青壮妇孺们,正在聊着年景,鸡毛蒜皮的家长里短,孩子们远远近近嬉笑打闹着。
由于村庄地处偏远,大骊官话还是勉强能听懂一些,说是不会说的,陈平安偶尔还要帮皇帝解释一下当地乡言说了什麽,才会引来轰然大笑或是突然就对骂起来吵了个什麽。
宋和是很感兴趣的,还让陈平安帮忙「解释」,转为当地方言去发表意见,或是询问村民们一些问题。
宋和看得出来,若非他们在意陈平安那个村塾先生的身份,都不稀罕搭理自己,懒得回答那些莫名其妙的问题。
所以他很羡慕陈平安跟他们待在一起的那种……融洽氛围。于是皇帝觉得自己如果再多待一段时日,肯定也可以。
结果好像猜到了皇帝的这点小心思,陈平安说他想多了,想要有自己的五成功力,你至少要能够帮忙去猪圈里边拽住猪蹄,会去下地干活插秧割稻,会背着箩筐去茶园里边摘茶叶,会笑着骂人和被人骂了就顶嘴,会跟泼辣的妇人们调侃,也要能躲着不被她们挠花脸,会在酒桌上跟他们划拳喝酒,跑出去吐完了回来继续喝反正就是不能怂……否则你至多就是个可以当学塾夫子丶能够帮忙写对联的读书人,所以说你离我差得远呐。
「外地的乡野读书人」当时大笑不已,侧身抱拳说厉害厉害,佩服佩服。
「当地的学塾夫子」得意洋洋,拱手还礼,笑着说承让承认,一般一般。
村头百姓们陆续散去,最后就只剩下陈平安和宋和继续坐在那边闲聊。
陈平安说了一句,「天底下没有不吃苦就能享福的事情,宋和,你要想好了。」
宋和说道:「我至少现在就可以保证一点,大骊朝廷察计一事,永远交由国师处置,宋和绝不过问半句,绝无半点异议!」
陈平安摆摆手,「别急。『耐烦』二字,与『制怒』二字,总要遇到事情了再敢真正认得自己。」
宋和刚要说话,陈平安转头笑问道:「那我就让大骊皇帝吃点苦头?宋和也可以顺便掂量掂量我当官的斤两?」
宋和伸出一只手掌,倾向身边的青衫男子,说道:「那我宋和,现任大骊国君,就恳请陈国师让大骊百姓多享福了!」
陈平安伸手重重一拍皇帝宋和的手掌,笑道:「君无戏言,书生亦然。天地作证,一言为定。」
皇帝使劲攥住陈先生的手掌,「陈先生,一言为定!」
大概正是从那一刻起,陈平安就真正答应赴任大骊新任国师了。
————
拜剑台檐下竹椅坐着的宁姚站起身,却不是去大骊京城,而是一步缩地到了集灵峰之巅,她背剑站在台阶顶部,看着山脚。
山门牌坊那边有个头别木簪的年轻道士,早已将书籍收起,双手插袖,这位落魄山的看门人,此刻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阵阵从山水田畴间掠过的清风,过了山门,沿着那条直通山巅一座旧神祠新庙子的神道台阶,清风如烟似雾袅袅高升。
却被一股磅礴剑意所阻,在无形中如撞墙,清风停滞不前,不断凝聚,越来越浓郁,神道台阶中央地界,愈发雾蒙蒙一片。
宁姚眯眼,神色淡漠。
别说是五彩天下如何,与我何关?
我只是一位剑气长城的纯粹剑修。
就算是整座人间如何,又与我宁姚何干?!
我只是陈平安尚未娶过门而已的道侣。
我也不管你到底是谁,是不是昔年远古岁月的人间第一位道士转身。
你只要今天敢压胜陈平安,我就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