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凛然气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掉了。
    连耄耋之年的兵部老尚书沈沉都没有椅子可坐。但是这场议事,缺了两位重要人物,国师陈平安,洛王宋睦。
    宋续和司礼监掌印太监站在门口那边。
    宋和的第一句话,就不是以往御书房商量事情的态度了,「寡人已经决定了,与大绶王朝正式宣战。皇帝殷绩可杀,必须杀!」
    平地起惊雷的一句话,让屋内所有还不明就里的大骊文武重臣都是面面相觑。之后宋和才大略解释了老莺湖那边的经过和缘由。
    宋集薪问道:「最终还是成功力排众议?算是皇帝陛下一锤定音?」
    宋续还是点头。
    宋集薪看了眼二皇子宋续。
    宋续心领神会。
    有异议的,有哪些人,不管是出于什麽目的,立场,他们各自说了哪些道理,宋续都记住了。
    「出题的,是绣虎崔瀺,阅卷的,是新国师陈平安。」
    宋集薪拍了拍侄子的肩膀,问道:「这张考卷答题,连同你我在内,谁都不能是例外,明白了吗?」
    宋续欲言又止,本想说一句二叔,其实我是例外。只是这位二皇子还有个地支一脉身份,好像确实无法置身事外,宋续就沉默。
    两座水榭,既然先生说了她这得意学生算不得更多大势,那她就算一算意迟巷和篪儿街的眼前事呗。
    算着算着,少女许谧便是脸色苍白起来。
    洪崇本叹了口气,说道:「终于算明白了?」
    许谧颤声道:「先生,我该怎麽办?」
    洪崇本说道:「你能怎麽办,你不能怎麽办。这些年跟着我这个糟老头子的无用腐儒,躲在山中读书治学,仅此而已。」
    老夫子说道:「大骊京城,三座谁都不想打交道的衙门,其中兵马巡城司管京师一切杂务,统领洪霁一不贪二不占,实打实的战功在身,这些年只领取一份乾乾净净的俸禄,绝大部分还都寄送给了别人。而且洪霁把巡城司管得不错,既是大骊宋氏龙兴之地的出身籍贯,又是天子倚重的心腹武将,他怕什麽?只要跟新任国师没有私怨,就像他自己在马背上说的,在京城,除了皇帝陛下和国师,他只要看谁不顺眼,谁都能管上一管。这就是无私心则持身正,持身正便胆气足,胆气足就能够做事爽快。」
    「但是,兵马司做事情再跋扈,比如一名年轻校尉就敢将礼部和鸿胪寺挡在门外,
    终究是治小病于明眼处。」
    「刑部掌管一国刑罚政令和审核刑名,这些年重心还需要偏向山上,约束修道之人,如今大骊境内,有哪位山上修士敢明目张胆滥杀凡俗?刑部颁发的三块无事牌,别说大骊境内,就是大渎以南,甚至是桐叶洲,谁敢故意视而不见,不是捏着鼻子主动退避三舍?那他刑部既然有了这份底气,还怕什麽?」
    「但是,刑部不负责行医救人,他们更多是负责给人定罪,负责夺官入狱,甚至是杀人。」
    「大理寺跟刑部很像,只负责大案要案的审讯丶审理和覆核。」
    「就像刑部尚书马沅自己说的,他这衙门,更像是告诉某些人,你们已经没救了。」
    说过了巡城兵马司和刑部,那就只剩下大骊京城都察院了,而且是上柱国袁氏家主袁崇职掌多年的都察院。
    许谧愈发心惊,一股恐惧从内心深处慢慢渗出来,让少女瞬间手脚冰凉,就像接连灌了好几大碗的冰镇梅子汤。
    洪崇本说道:「不需要算什麽的,都察院的职责,就是监察大骊百官,简而言之,就是绣虎当年对你爷爷所说的那麽个道理。」
    「都察院是治病于未病之时,且必须如此!」
    许谧闻言刹那之间如坠冰窟。
    她爷爷袁崇的书房是一处「禁地」,很多袁氏子弟至今都没有资格进去一次,袁崇也几乎从不在这里款待贵客,多是在厅屋那边跟朋友或是同僚聊事情,许谧却是没有这种忌讳的,经常去那边翻书看,书房不大,
    墙上挂着一幅极小的斗方字画,也没有署名落款,许谧小时候就问了好多次是谁写的,爷爷只是笑着却不告诉她。
    「既有活人剑,亦藏杀人刀,不言不语震慑百僚,可救人于必死之前。」
    许谧泪眼朦胧,怎麽办呢。她不知道,管着整座都察院好多年了的爷爷,和拥有一个上柱国姓氏的家族那边?
    大绶皇帝殷绩丶皇子殷邈这些外人已经死了,接下来就要死多少个不是外人的人了?意迟巷魏浃注定逃不掉了,永泰县王涌金死不死不好说,丢官总是必然的,那麽未曾做到「救人于必死之前」的大骊都察院,当真可以置身事外,能像那大骊外人的武夫高弑一般,侥幸逃过一劫吗?
    洪崇本叹了口气,兴许除了听之任之受之苦之哭之的老百姓,大骊王朝的所有官员,这个「之」,谁都难辞其咎?
    老人这麽多年以来,一直在山中看着大骊朝野的沿革变迁,每次出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