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地雷开花(3)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粉身碎骨,悔不当初。
    诚然,世界在发展,文明在进步,但文明的进步常常只停留在西方人的书面上、口语上,纵观当今世界一刻都没停止在炫耀武力,危及文明与和平,西方人实际上一直都在崇尚森林法则优胜劣汰,让世界一次次在洗牌!
    六十年前的枪王李石头,就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用民兵与鬼子斗是一场很危险的游戏,这场游戏不但能危及自己的生命,更多地能危及到手无寸铁的老婆孩子、年老体弱的老父老母身上,所以石头在发动民兵用各式地雷与鬼子战斗的同时,一直都在积极军事准备,用正规部队(鬼子所说的老八路)紧密的配合着各村民兵与鬼子战斗,决不让民兵和支持抗日的根据地老百姓吃一点亏,不给小鬼子一点可乘之机,坚决保护广大老百姓的抗日激情,这样民兵老百姓用地雷打击鬼子的积极性越发高涨,特别是赵疃、文山后、小滩村这三个村,地雷战开展的最为活跃,鬼子几次要报复 “扫荡”,都被民兵用地雷战、麻雀战与鬼子对抗,在胶东独立团的配合下,将偷袭的鬼子打得狼狈不堪,夹着尾巴逃回了据点。
    这三个英雄村,因此也被胶东军区誉为“特等模范爆炸村”,其中赵疃的赵同伦、赵守福,文山后的于化虎、李树梓,小滩村的孙玉敏最为有名,也被誉为“爆炸英雄”。当时与赵疃的赵同伦、赵守福,文山后的于化虎、李树梓齐名的女爆炸英雄孙玉敏,特别值得一提。
    孙玉敏出生在一个穷苦农民的家庭里,虽只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却是一员杀敌虎将。在村里被鬼子伪军包围之时,她临危不惧,只身到五六里外的村庄去送情报,机警地躲过了鬼子的路上盘查,胜利地完成了任务,孙玉敏还曾只身深入虎穴,瓦解出当汉奸的舅父张贤斌,让其幡然醒悟,不再为虎作伥。
    后来,各村纷纷成立了“青年抗日救国先锋队”、“妇女抗日救国会”、“儿童团”等抗日组织,举起大刀长矛,扛起土枪土炮,利用麻雀战、地雷战、游击战与日寇展开了殊死搏斗。只有16岁孙玉敏就当了村里的妇救会长,积极拥军支前、带领四十多名妇女埋雷、造石雷。孙玉敏带领姐妹子在埋好的雷坑里埋上,还散上一些石子、铜钱、碎锅铁之类的东西,使地雷的杀伤力倍增。为了对付鬼子的探雷器,聪明的赵疃村民兵不断改进地雷,孙玉敏无私贡献出爱惜了多年的长头发造头发丝雷,民兵们从铁雷、石雷、拉雷到飞行雷、马尾雷、子母边环雷、慢性自燃雷等,从单一的沿路埋雷,发展到村内的“地雷宴”,吓得鬼子后来看见稍大一点的石头就担心是石雷。据当地的老人们讲,鬼子当时从赵疃村走一趟,也仅仅是路过,也就一里地的路,鬼子要走整整两个多小时,一边探雷,一边行进,行动的比蜗牛还慢。
    赵疃民兵还创造了空中绊雷,专炸敌人的指挥官和骑兵。这样,不仅打了“蛇头”,还对瓦解伪军起了一定的作用,在整个盆子山区,在八路军胶东独立团的支持下,成了广大民兵开展麻雀战和地雷战的用武之地。敌人每次出动都以大批的伤亡而败退。可以说,鬼子伪军走到哪里,地雷就响在哪里,敌人每次“扫荡”均遭杀伤。当时,在老百姓中曾流传着一首歌谣: “铁西瓜,开了花,空中飞起了大洋马,鬼子的脑袋搬了家,受伤的鬼子满地爬……”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