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走读生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大赤皇帝也是说笑,他不可能真的养懒人,事实上,至少帝都,以及各州级市级的官学,都是他专派的百家弟子。
    这些人都是真正的有才学,大赤皇帝也命令他们,不管有没有人学,你都得教。
    不要你教多少个,你就是一年,只教一个人,那都是好的。
    “事实上,最开始的时候,真没人学。”大赤皇帝也不骗玖闻。
    “但是后来呢,慢慢的就有人来学了。”说起这个,大赤皇帝倒是露出一点满意的笑容,“你知道来的都是什么人吗?”
    “不知道。”玖闻果断摇头。
    她是真的不知道,关于官学的知识,她也只是偶尔在书上看了点而已。
    “来的是游学的学子。”
    大赤王朝历来有游学的习俗,晨晨他们当年就去游学过。
    “游学一般是爬山看水,寻访名师,但名师难得,总不能你随便来个人他就教你吧。”
    于是那些学子就去了官学,毕竟官学不但能吃喝,还有各种各样的老师求教。
    “这也是很多人讽刺我的一点,比如知识之都里面就有很多帝都学子说这种话。”
    帝都是没有官学的,官学由宰相府承办,而帝都里面是皇室办的大学。
    大学和官学又不一样了。
    “他们总是说,官学不但没有教到学生,反而还养了一堆成天瞎逛的闲汉,真的是让人笑掉大牙。”
    “我记得,子珏先生最开始出名,就是因为这件事?”玖闻三岁就跟着子珏学习,旁边人也经常跟她们说起子珏的事情,所以她还有点印象。
    “是的,”大赤皇帝哈哈大笑道:“最开始的时候,只是有一些游学学子拜入官学学习,后来他们发现,官学免食宿,是个好地方,便把官学当成了免费驿站。”
    官学里面可能只有三分之一,甚至更少的人是常住的学子,他们被称作守学弟子,也就是守在官学里的学子。
    而更多的,是游学弟子,也就是游学的学子。
    “他们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一个游学弟子到一个新地方之后,就会先前往当地的官学,然后拜见过诸位官学老师,以表尊敬,接着他们会从守学弟子那里打听当地的名师名景,或是其他值得一逛的,当然,还有当地的习俗和禁忌。”
    打听完这些之后,他们就会在官学里住下,然后到处乱逛去。
    等到晚上回来,所有的游学弟子和守学弟子就会全部聚在一起,或是吟诗作对,或是嬉笑打闹,或是谈谈自己游学的故事,吹吹牛皮,或是展开辩论,探寻真理。
    总之,是特别好玩的一件事,而且也会有很多旁人一起来玩。
    这才是真正的官学,而不是那些没出过门的读书人臆想的那样,诺大一个学校,空荡荡的,教室里,一个老师对着空气,干巴巴的讲些什么。
    不是那样。
    官学不强迫人来,但来的人,肯定是爱学习的。
    “就跟随风的那个走读生制度一样?”玖闻突然联想到了随风的烟县学院。
    烟县学院最大的发明,就是走读生制度,让所有想要学习的人都能够心满意足的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
    “没错,他那个走读生制度就是从游学弟子演化而来的,而且你想想,他的专业生和走读生,不就是守学弟子和游学弟子吗?”大赤皇帝分析解释道。
    玖闻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
    也难怪随风会想出这个来。
    因为他们七个人里面,就他游学经历最丰富。
    其他人,像龍缘,一出蒙学就被关进了藏书阁,看了一年书出来,就被扔到了文坛了,要不后来建立齐国分坛,可能他都出不了一次帝都。
    再说昔在,被扔到了禁军预备营里,出来后又直接送到了北境,等回来在禁军历练了一段时间之后,又被大赤皇帝扔到了远州的南岗县;他去的地方确实很多,但游学这种事,他真没干过,顶多就是在南岗县的时候见过猪跑。
    但想来南岗县那种贫困县,官学也没有几个人会去吧?
    接着就是秀儿,这个更狠,直接送进了军营,一直到游学结束才回来。
    然后看静静,从帝都到古州,再到古州齐城,是一个人逛了一路,但官学没去,光顾着去商会了。
    剩下的三个人就真的游历过大赤王朝了。
    晨晨从青冥山出来,就去了西南的万州,然后又从万州一路逛到了东北的龙州。
    他确实走的多,可以他的性子,这一路上肯定是打打杀杀过来的,官学什么的,他可能真没去过。
    然后是命,命应该是真二八经游学过的,但到了温州之后,他就直接奔农家去了,那不到一个月的游学能给他留下多深的印象,有待商榷。
    最后就是随风了,他才是真的游学过的,从儒家圣地出来之后,他带着仙霞,走遍诸子百家圣地,差不多也是把整个大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