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双双晋升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雪帝虽然什么都没做就离开了,但他的到来,还是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
    随着他们慢慢变强,那个他们无法窥探的世界已经不再遥不可及了。
    墨辰把一张契约放到静静的面前。
    这是他们这三年来的成就。
    这张契约上的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家商会以及一股马帮。
    这张契约加起来,就是帝州除了帝都以外最大的市场--屈县市场。
    他们花了一年时间打下基础,建造各种设施,又花了一年时间慢慢打出名气,最后又花了一年时间聚集人流,终于完成了这个壮举。
    帝州淘金城--屈县。
    淘金城这个名字是后面慢慢有的。
    因为屈县主打西方货物,这些货物里面有好有坏,但价钱却比较低,所以很多人就把来屈县购物比喻成了淘宝。
    如果运气好淘到了正品,反手就能赚一笔大钱,如果运气不好淘不到也没关系,屈县市场里面假的是山品,不是劣质品,单纯使用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也正因为如此,有很多人专门携巨资来淘宝城扫货,一下子买一堆,然后从中挑出正品转手卖掉,剩下的会在黑市以批发价便宜卖掉--之所以在黑市卖,是因为在屈县,如果不是从屈县指定的马帮进货,那是无法的得到官府的真品认可的。
    “拿不到真品认可,无形之中就会少了很多客源,毕竟大家价钱差不多,我为什么不去真品店碰碰运气,而要来你们这假店买假货呢?”
    这就逼的所有的商店和马帮,要是想在屈县市场卖真货,就必须得在官府这里中转一下。
    虽然官府也不会收什么手续费,但从冰箱里拿一块肉出来,手上怎么可能不留点油呢?
    不过这都是小头,屈县真正赚的大头,是税收,或者说交易提成。
    因为了这些扫货的人存在,同一批货物可能被不断的反复买卖,而这些买卖行为造成的利润,有很大一部分流入了官府的手里。
    “这才是,真正的交易?”龍缘一听到这种情况,马上就服气了。
    “可以这么说吧。”静静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
    一件货物,被卖出,其中一部分变成税收交给官府,然后通过黑市,这件货物又出现在了商店里,然后它又被买走,又产生了一笔利润,然后官府又从中捞了一笔钱,这个过程可以无限反复,在这一个循环里,官府捞了钱,商店赚了钱,对于那些扫货的人来说,只要他们扫的货里面有足够的真货,也足以保证自己的利益。
    这样最后的结果就是共赢。
    “虽然还没有构成真正的闭环,但这确实体现了商贸的一部分规则。”
    商贸是可以单纯的通过贸易行为来让自己无限增长的;或者说,这就是钱生钱。
    “但实际上,这只是利益的再分配罢了,”静静解释道:“不过因为这种行为加快了货物出售的速度,让利益蛋糕变大,所以就算再分配之后,每个人的利益也都增加了。”
    一件真货,如果只是放在店里,等到它卖出去,不知道要多久,而且由于没有循环,它再转卖得到的那笔钱商店和官府也没有办法插手;这样对三方来说,就是一个共损的结局,对扫货者而言,这样可能可以让他每一件货物赚的更多,但这样他卖的就会很少,最后总收益反而不如分润一点利益给商店和官府后得来的收益。
    “贸易就是这样,如果货物流动的速度变快了,就会有很多属于未来的利益被发掘出来,我们的蛋糕就会变得更大,我们赚的钱才会更多。”
    “可是,这也需要市场足够大吧?”龍缘问道。
    如果市场不够大,这么玩的结果就是一群人过家家,最后所有人的钱都被官府榨干了。
    “所以我才会先花两年时间来经营市场。”静静摊手道。
    在他的努力之下,西方货物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九个州的人都有需求。
    在这个大市场下面,马帮的那点货根本算不上什么,来多少吃多少。
    “服了,我真的服了。”龍缘已经不知道说什么了,只能苦涩的摇头。
    不过这只是屈县市场的其中一项收益而已,现在驰道贯穿屈县,通向帝州的各个地方,带来了各种各样的货物,也带来了巨大的人流,那些人不一定是冲着西方货物来的,但他们也不会是来这里逛逛就走的。
    只要他们消费,屈县就能赚钱。
    静静站在桌子前,手按着那份契约,脑海里流淌过屈县这三年的变化。
    屈县的所有繁荣,其实就是建立在这张微不足道的契约上面的。
    没有契约的约束,那屈县市场只会变成一摊乱糟糟的不知道什么东西。
    而签订契约的基础,就是公平。
    越是牵扯巨大的契约就越是抽象,也就越接近绝对公平。
    而借着这契约的力量,静静终于突破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