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悬浮系统驱动,通过释放en粒子展开等离子场,进而形成等离子焰于力场当中,但相比起拥有主动拦截能力的前者,它的功能完全倾向于攻击,既能通过让飞剑移动突击敌人,使其覆盖在等离子焰之中,也能将等离子焰聚合并定向喷射。
eg聚能光束飞剑是使用微型反重力系统驱动,与其说它是飞剑还不如是剑形的浮游炮,主要通过内置的高能电池模块供能,于剑刃内轨道间放射出聚能热熔光束攻击敌人,是完全倾向于远程攻击的类型,拥有高精准高伤害与可持续性,近战突刺与切割反倒不常用到。
ex光子飞剑也是使用微型反重力系统驱动,但它实际上是一个剑形的光子力场发生器,既可以展开盾形的光子力场,也可以变化为剑形的光子力场,无论是攻击还是防御都是依靠可随意变形的光子力场,是完全倾向于近战攻击的类型,螺旋突刺的可持续穿透力极其惊人。
不过,这四种飞剑的远程操控范围,都与主机提供的可制导距离挂钩,假设某一机体的感应探测器能提供50公里的机载制导,那它们的可操控范围即是50公里,倘若换成普通的作战机器人的话,那有效范围就只有1000米左右了。
(el粒子雷电飞剑和en粒子等离子焰飞剑,都是40万能元1把,eg聚能光束飞剑和ex光子飞剑,则是50万能元一把,内置高能电池容量都为20万点单位,相当于充满能量需要注入20万能元,体积上是统一的剑身长度1200且剑宽220......)
看着全息投影出的清单上列出的性能信息,战龙不由地在心中默念计算了起来,如果自己使用这种说是运用了苍蓝星人的多类人造粒子技术,再以永芳联盟的技术水平造出来的武器,在战斗中的效果如何?成本上又是否划算得来?
(现在冷静想来,再抛开好奇心的驱使后,这单看成本上似乎有些不划算啊!一发125的高能核心炮弹,也是40万能元的成本,如果是针对苍蓝星上的硅基生物,这种类似于pve的情况那还好说...)
(但如果是面对类似pvp的对抗状况,当敌人换成其他的机动单位之时,考虑到主动拦截武装的存在,这东西能造成的战果,可能并不会比一发炮弹要高,也就是雾霾之海这种干扰环境下,才能有奇效发挥出来。)
(不过,最后一种ex光子飞剑,倒是可以当力场穿甲型炮弹使用哎?并且攻击完后,还能操控它再飞回来,这种可重复利用性,不是单发炮弹可以比拟的,但20万点能元容量的高能电池,意味着它只能解决不能防御住,这20万点能量总值攻击的敌人。)
思索间,战龙又不由地想象出了一副,就算光子飞剑突破主动拦截火网,并通过螺旋钻击突破了力场护盾防御,但最后却是钻到一半因为能量耗尽,而未能击穿拥有抗性装甲,甚至还有损伤控制系统的,那类重装甲机动单位时的尴尬景象状况。
(如果是那种状况的话,能不能回收都没有意义了...这种性价比上跟单发炮弹不相上下的感觉,唯一的优势就是更灵活与可回收性...可偏偏它能够发挥出的战果,也完全受限于它的能量储备总量...这也就是说,实际上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用...)
一时间,战龙又随之想起了四一九曾经说过,它们淡蓝幽灵军团的武装,都是蜀山科研所设计开发的实验装备,这样算来尽管这些武装被量产了出来,但实际上的性能似乎又还不够实用,可这耿直的机器人们却又把它们,给实际装备应用上了。
“你有什么问题吗?”
或许是觉得等得比较久了,坐在箱子上的雅思敏,开口做询问道。
“哦,我在看看...计算有限的能元要买什么,还真是挺纠结的呢...”
这么做回复着,战龙的语气也多出了少许调笑地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