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这可是次难得的机会,本来是轮不到咱们初一的。”何老师看着心情还挺好。
同学们揣揣不安,一个新的教学模式意味着未知,他们不知道新的模式要怎么运行,也不知道自己能否在新的模式下获益。
“我本来以为你们这届的学生要到初二,初三的时候才能轮到。”何老师接着说。
然后同学们就知道了,本来学校是打算先让初二的进行尝试的,所以上学期派了初二的老师到其他学校进行学习。
但是初二的老师们从其他学校回来了以后,却反映说这种模式不值得学习,本来他们学校给学生的自由度就挺高的,如果用这种模式的话意味着给学生更高的自由度。
其他学校用这种模式,是给了学生一点自由,因为原本的学生一点自由都没有,尤其是那些需要住宿的学校,学生们一天从早到晚都在学校的管制之下。
但是他们学校是不一样的,他们就怕给学生自由过了火,把门打开了收不回来了怎么办?
外国语中学比起来其他学校已经是相对宽松了,除了上课以外的时间基本上都交给学生,自己负责,如果上课再采用创新模式的话,那要老师还有什么用?
这是初二的年级主任的想法,这种想法在他从其他学校回来以后坚定不移,学校领导也没办法。
至于初三那就更不可能了,初三的学生现在是学校的大宝贝,还有不到半年的时间,他们就要进行升学考试了。
哪怕是外国语中学,也是在乎升学率这种东西的,毕竟在他们省外国语中学并不是一支独秀,别忘了除了外国语中学之外还有一个一中的存在。
学校领导就算是昏了头也不会让初三的学生去做这种试点,万一要是成功了还好,要是没有成功的话他们学校的升学率怎么办?被一中那个老对头压在底下?他们可不乐意。
于是,初二年级的不愿意试,初三年级的不能试,就只剩下初一了。
前段时间学生们听到的流言是因为,初一年级的老师们,正在就这件事情进行激烈的讨论。
初二的教导主任能拒绝,初一的自然也可以,问题就在于要不要拒绝而已。
有的老师觉得新模式可以尝试一下,有的老师觉得还是不要冒险为好,两派老师讨论了很久,最后还是教导主任拍板决定尝试一下。
既然教导主任都已经拍板了,那老师们就贯彻下去。
目前距离本学期的期末考试只剩下五个周的时间,也就是一个月多一点,跟整个初中三年比起来是很短的一段时间。
可能学生们还会为了以次的考试成绩而忧愁烦恼,觉得天塌下来了之类的,但是对于老师们来说,一次的期末考试成绩没那么重要,不过是一点奖金而已。
这次考不好,证明这个模式并不适合她们学校的学生,那等到下个学期再改回来就好,不过是一个半月而已。
如果他们的学生能很好地适应这种模式,能取得比原来预期更好的效果,那绝对就是大赚特赚。
同学们:…听了何老师的这番话,他们心里更不安了。
何老师这边雷厉风行,跟同学们说完这个事情之后,就要直接进行排座位。
原来的同桌变成对面,八张桌子怼在一起,班里一共有50个人,这样的话会落下两个人。
这么简单的问题,怎么可能难得到一个数学老师?所以最后他们班是有四个组是八人,另外三个组都是六人。
宋蓉蓉所在的就是一个六人小组,石慧原本是她同桌现在变成了她的对面。
宋蓉蓉跟石慧两个人面对面大眼瞪小眼,最后一起把桌面上的书都收到桌斗里。
兵荒马乱的收拾东西,摆桌子,还有打扫卫生,半个小时以后老何站在讲台上,笑眯眯地看着台下。
“大家都把桌子上的书都收到桌兜里去,反正同学们每天回家都要把书背回去,带的书有限,以后上课的时候除了本门课的书,其他的都不要出现在桌面上。”老何说。
原本就不拥挤的教室现在变得更加空旷,给老师们留下的过道无比的大,靠着墙的学生们背后也有一条宽宽的过道,方便老是走动。
何老师十分满意,把班里的每一条过道都走了一遍以后离开了教室。
老何一出教室门,同学们有点新奇地聊起天来,然后他们发现这样说话真的好方便。
桌子上没有任何的遮掩东西,只要你们是同一个小组的,抬眼就能看到组内的所有同学,抬头就能想说啥就说啥。
原来大家都对着黑板坐,想要跟前边后边的人说话还要扭头,现在则是完全不需要。
宋蓉蓉早就知道这个了,她上辈子上的是寄宿制高中,同学们的书都在班里,所以所有人的书都是放在两个人中间的,于是不仅仅说话方便,玩手机也很方便,只要背对着老师,你做什么老师完全看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