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度均为五米,而另一侧的城墙宽度却高达三十米以上,还设有坡度相对平缓,可供车马通行的斜坡。</P>
不仅如此,这些城墙上的平台,甚至设有小型的军营、校场和仓库等建筑,能直接驻扎一定数量的军队,并储放相当可观的物资。</P>
更重要的是,整条城墙防线上没有任何城门存在。</P>
不得不说,朱隽的眼光确实老辣,直接看出了鲜卑腹地防线上,那些祖山禁卫的虚实。</P>
不过想想也是,颠疯工会玩家们都能透过情报侦查的蛛丝马迹,猜到那些祖山禁卫跟墓园族单位的关系,又何况是朱隽这种见多识广的沙场老将?</P>
大汉帝国之所以能诱使那些世家豪门在临、灵二州下重注,积极参与二州的建设,也跟大汉帝国修筑这道城墙防线所表明的态度有极大的关系。</P>
从这里其实就能看出,大汉帝国这几年来,内部虽然出了不少的问题,可其高层的手腕还是相当厉害的。</P>
除了建设以外,大汉帝国高层在人口迁移方面也颇有建树。</P>
大汉帝国与鲜卑的战争,虽然获得极大的成果,几乎让国土面积在原本的基础上面扩大了一倍,可是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的损失也是极大,光是将士的伤亡抚恤,就是一大笔天文数字。</P>
为了降低开销,为了能够彻底消化这得来不易的战果,也为了能将整个千胡草原开发出来,大汉帝国高层直接以千胡草原这边的房产和田地作为抚恤,借此将伤残将士及其家属迁徙至千胡草原定居。</P>
在封建社会,土地兼并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从未有效地进行改善。在现实中如此,在《帝望》里亦然。</P>
有很多原住民Npc在各种天灾人祸,以及当地豪强士绅的强取豪夺下,失去赖以维生的土地,只能以佃农和奴仆等身份投身于大户人家,借此获得生存的空间。</P>
当大汉帝国高层祭出这一手,愿意离乡背井来到千胡草原发展的原住民Npc,远比想像中的要来得多。</P>
就这样,大汉帝国仅花了半年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千胡草原的初步开发,并一点一点的夯实其统治的根基,呈一片欣欣向荣之景。</P>
玩家们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颇为可观的奖励,甚至有不少玩家势力选择将其大本营,迁移至千胡草原这边来。</P>
大汉帝国如此,其它原住民Npc势力也差不多,都在积极消化这段时间所斩获的战果,尽可能地休养生息,为接下来可能爆发的变局做准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