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1、972节 下诏西征…唐军出塞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这诗就叫《星空台·琼怀》吧。”李洛说道。琼怀,意为高尚的胸怀,算是他的自诩和自勉。
    崔秀宁嫣然笑道:“可惜了,你的大秘们都不在,不然就会记下来,载入《洪武御诗》当中。”
    李洛郑重其事的说:“没事的,我到时写出来给他们就行了。那个…写首诗不容易,总不能无人知晓。那不是锦衣夜行么?”
    崔秀宁撩撩秀发,“只有站在这里,才觉得星空不远。想不到在古代,我们也能造出一个不夜城。”她看着天上的星月,秋眸迷离的说道。
    明月之下,温暖醉人的春风吹动她的衣袂和青丝,飘举婉扬,使得她如同降临人间的九天仙子,似乎随时会乘风飞去。
    “那你也做首诗吧,我不笑你。”李洛呵呵笑道。
    崔秀宁白了他一眼,搂住李洛的腰,脑袋有点危险的依偎过来,“你真当我不会做是吧?以为我一点文学细胞没有是吧?”
    “那你做啊!”李洛笑嘻嘻的。他很清楚,崔秀宁根本不会作诗,就是做出来…宫中又不缺油。
    崔秀宁却认真起来了,此女抬头望月,蛾眉微蹙的思索,末了轻启朱唇道:
    “长安城的夜太美,
    月亮舍不得闭眼。
    汉朝的未央宫,
    好像就在那一边。
    夜风不再迷路,
    它的呼吸自由自在。
    飞鸟不知何方去,
    不知何方来。
    一片羽毛落下,
    消失在时空的交汇点。
    是谁悄悄发现,
    你的目中是星空,
    你的心中是大海。
    而我的目中是你。
    心中还是你,
    却似乎忘记了表白。”
    李洛听得愣住了,他呆呆的看着崔秀宁,也不知道是不是已经风中凌乱。
    “怎么样?”崔秀宁扬起璀璨的眸子,似笑非笑的问道。
    李洛欲言又止,突然猛的将崔秀宁拦腰抱起,大步往天乐阁走去。
    “你干嘛!给我点评一下!”女人被男人抄在手里,兀自两腿踢着空气,拳头捶着男人的背。
    “写的不错,哈哈!”唐主的朗朗笑声响起,传入星月灿烂的清夜中。
    …………
    今夜,星空台下戒备森严,侍卫林立。因为天子和皇后一直没有回乾坤宫,应该就在台上殿中歇息了。
    第二天,唐廷常朝,神采奕奕的帝后升座宣政殿,商议迫在眉睫的大事。
    第一件事,当然是处理长安城中的新房产。
    首先,就是解决之前迁出的长安百姓的住宅问题。
    在这崭新的恢弘堂皇的宣政殿参加朝议,所有大臣都精神抖擞,意气风发。这个宣政殿才是天朝朝堂的样子,不像临安、江陵、洛阳的宫室那么狭窄简陋。
    “启禀陛下,户部重新统计之后,之前迁出长安旧城的百姓,共有三万七千户,十八万五千余人。他们之前的住宅大小,户部都有记录。”户部尚书出列说道。
    “户部定下的章程是,按照长安百姓原来的住宅大小,分为三等。补偿安置给他们的新宅,也分为三等,对应安置,公平公正。朝廷不占他们的便宜。”
    “还有部分人,原来在长安旧城是有商楼铺面的。他们的补偿,也是商铺商楼,按照大小和当初的地段,分为五等,以对应新商铺五等,公平补偿。”
    “陛下,这是户部定下的条陈细则,政事堂的几位相公,也都通过了,但还需要陛下最后圣裁。”
    说完,取出一本条陈。
    内政府令、中官常侍康西走下沙墀,接过条陈,再走上丹墀,恭恭敬敬的奉给皇帝。
    李洛早就心中有数,他接过条陈看完,点头道:“户部的章程,甚是妥当,便就此办理吧。户部会同京兆尹,带领京师四县衙门,组织长安百姓回城安置,用印吧。”
    “遵旨!”户部尚书和京兆尹一起领命。
    林必举出列道:“启禀陛下,长安外城各坊有四合院五万套,平均一套四合院四户新宅,总有二十万户啊。可长安百姓回迁者,只有三万七千户,这剩下的十几万宅子,具体该如何安置?这么大的事,臣等不敢自专,还请陛下定下章程。”
    “此事,皇后早有条陈。”李洛看向崔秀宁,“梓童,此事还是你来主持吧。”
    李洛对于这些事不太上心,听到数字他就有些无感。
    崔秀宁从龙案上拿过一本册子,打开看了一眼,侃侃说道:
    “多余的新宅院,只卖一半给市场,谁买都成。但是,一户人家,只能买一户。任何人,不得买两户。如果谁家人口太多,可以买整套四合院。不能谁有钱就能不限制的买。京师的宅子和土地太金贵,一定要严格管控。”
    “长安城,不但是皇家的,是你们的,也是天下人的长安。长安城不能成为富商和大户之城,不能出现富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