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去准备一下,明日一早就出发。咱们弟兄得听少大统领安排。”
秋日正午,云州平阳大统领府里,琴声自庭院深处一座小亭中传出。时而松沉旷远,让人起远古之思。时而音色清灵,犹如天籁。亭旁一汪秋水,抚琴之人的身影,映照在这碧水中,一阵风过,泛起层层涟漪。
一个披甲佩剑的少年人,穿过园中亭廊向这边走来,快到近处却放慢了脚步。生怕脚下的声响,乱了这低缓悠远的琴音。
“韩晋,有事情吗?”琴音停了下来,一双修长的手停放在琴弦之上。此时,徐清砚那剑眉之下,清澈的目光里,还如刚刚抚琴时一般,不含一丝杂念,像这正午秋日般温煦,暖得似乎能包容一切。
“许久没有见公子抚琴了,公子的琴技和当年老夫人,真的不差上下呀,尤其是抚琴时的神态,真是和老夫人像极了。”说道此处,少年人不由地伤感起来。
韩晋自小便跟着徐清砚,他本是二大统领属下一名轻骑军的儿子,那次出征后父亲就再也没有回来。是徐清砚来到他家里,像哥哥一般牵着他的手带回了府中。
韩晋清楚地记得入府时老夫人望着自己的眼神,便和这会少大统领的眼神一样。只是他进府时老夫人就病了,待到老徐大统领过世不久也便离世了。现在虽说也是带兵之人,但韩晋还是像小时候一样,跟在徐清砚的身边。
“我比不上母亲她老人家,母亲性子淡雅、温和,所以琴音会更清幽些,我终究是杀伐之气重了。”徐清砚轻柔的摩挲着手下的古琴,这是母亲留给她的,也是自小便跟母亲学习的琴。
“好了,不说这个了,耿疯子到了没有。”徐清砚敛了心神,站起身子。
他一袭白衣,白衣领口袖口的滚边镶绣着银丝流云纹。日光下,挥袖间,散着一道银光。一根月白色云纹带系在腰间,衬出他那修长、健硕的身形。一支古色木簪插于皮冠之中,束起了如瀑的黑发。
随着身形站起,徐清砚面容上原本优雅如画般的神采,消失地无影无踪。棱角分明的五官上又恢复了往日的淡漠,淡漠地让人觉得有些冷,是那种如冰在怀的冷。黑眸里不再是温煦,而是被一股犀利的光芒所代替。
“已经到了,公子。”韩晋一直这般称呼徐清砚,也习惯了徐清砚此时的神情。
“那好,你跟我到静王府,晚一点再去老耿那。”徐砚健步走过韩晋身旁,项间一道红线随着身形走动,时隐时现于银边白衣间。
静王府在南西巷的尽头,离大统领府不远,韩晋跟在徐清砚的身后缓步地走着。看着徐清砚的身影,韩晋觉得三公子怎么也不像自己阿娘所说的那样。自从阿娘也来了大统领府做了管事,便总是说三公子像文本小说里的翩翩公子,让自己好好向三公子学习。可是阿娘哪里知道,这少大统领就是个多变的,学不来。
就在两人行至静王府门前时,自西向东三匹快马疾驰而来。马上之人赤盔红甲,就是身后那飘扬的披风也是红色,远远看来,仿佛是三团炙热的火焰。应该是看到了府门处的二人,最前面骑手猛地一勒缰绳,骏马陡然地抬起前蹄,在空中虚踢了几下,停住了向前的势头,后边的两匹马也随之停了下来。
三人翻身下马,急走几步,来到徐清砚面前,单膝着地拱手道:“参见抚远大大统领。”声音有些豪迈,但清脆嘹亮中又透着婉转柔和。
徐清砚侧头打量着为首的女将,女子不过十六七岁的样子,精美的牛皮红甲紧紧地包裹着她那高挑的身姿。大红的披风系于肩前的铜环之上,穿过肩头的虎头甲叶垂在身后。赤红的头盔遮住了女子半壁额头,乌黑浓密的辫发,从盔后披散开掩在披风中。面容不是那般白皙,但略暗的皮肤上,却透着蜜色的光泽。柳眉之下的明眸中露着凛凛英气,鼻梁挺直,紧抿的薄唇微微上翘带着微笑。
“雅若,你怎么来了?有什么事情吗?进去吧。”徐清砚有些深意地笑了笑。
雅若两个字在草原上是月亮的意思。女孩的部落,原是博日格德草原上一支小的游牧部族,因为不愿每年向北狄缴纳税贡,一直被北狄驱赶和追杀。几年前北境军偶然间救了他们,将他们带回了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