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规劝与君臣对话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道:“国渠,你说的这些,哥哥我岂能不知,就是心不忍罢了。”
    郑国渠也随之叹道:“唉,一子错,满局皆败,武垣温氏便是如此。世家大族本就在风口浪尖上,温太傅又造下如此重孽,温氏不赔命谁赔命。”
    温平闻言苦笑道:“国渠,哥哥我也是温家人呀!”
    郑国渠摇了摇头,低声说道:“老温,楚大统领仍让你掌兵锐骑营,就说明他敬重你。他敬重的是你这个人,至于姓氏则无关紧要了。”
    温平垂首,沉默良久,抬起头时,双眼诚挚地望着郑国渠道:“国渠,今日正是你来救了哥哥,否则,唉……”
    温平的话没有继续说下去,因为他知道自己出兵的后果。锐骑营是战力非凡,但若将这两千人与并州数万大军相比,全军覆没也不过是瞬间的事,更何况还有虎狼一般的十万云州军。
    郑国渠笑着摇了摇头道:“哥哥,哪里是我救了你,是哥哥你自有明心罢了。”
    说着,郑国渠站起身来,拱手执礼道:“既然哥哥你静了心,兄弟我也便告辞了。这几日事多,待忙完了我再来找哥哥吃酒。”
    温平既已定心,便也轻松了下来,站起身来送郑国渠,边行边道:“那是自然,你要是多日不来,哥哥我这酒也喝的无味。”
    两人行到帐门口,郑国渠停下脚步,将身子向温平靠了靠,低声说道:“老温,你真觉得人家不防你吗?右平守军已经出城二十里外扎营了,云州临梓城的方雷率领五千青甲现在也应该过了胡芦岭。你若真动了,别说到武垣了,恐怕你就连这菩云镇都没出多远,就会被尽数杀光了。”
    郑国渠的话语虽然说的低声,但在温平听来却如同惊雷一般,霎那间冷汗便湿透了他的衣衫。
    郑国渠见温平瞪大了双眼,又低声说道:“是楚大统领让我看好你,免得出了岔子,他也护不住你。”
    听郑国渠如此说,温平冲着郑国渠深施一礼,声音微颤道:“温平多谢了,今借国渠兄弟之口禀明楚大统领,就说温平不是糊涂人,不会做让大统领为难的事,承蒙楚大统领抬爱,温平定会铭记在心。”
    郑国渠点了一下头,笑着说道:“那好,那我就放心了,走啦。”
    说完,他大步走出营帐,接过军卒递来的马缰,翻身上马,与其他两名护将一起,策马飞驰进了茫茫的夜色中。
    八月的夏夜已有了些许的凉意,漆黑的天穹中镶嵌着点点生辉的繁星,一轮明月高高地悬挂在空中,淡淡的月华像极了丝薄的纱,轻柔地照拂着尘世。
    都城洛邑在这似水的月色中显得尤为宁和,白日里的熙熙攘攘与桃红柳绿在这一刻都安静了下来,隐去了光彩,只有那微弱的烛火光晕或明或暗地显现在这座城中,为这幅夜画添加了别样的颜色。
    此刻,皇宫御书房中与往常无异,刘内侍依旧那般垂首直立,小心地调整着自己的呼吸。书案上的纱灯旁,靖德帝康睿也同素日一样,批阅着奏折,手中的朱笔时而圈圈点点,时而笔走龙蛇。
    这时,刘内侍的左耳突然动了一下,低垂的目光扫向了房门处。随后,他轻手轻脚的走出了门,远远看见一名小内侍正引领着丞相周博走来。
    刘内侍走回房中,站立轻言道:“陛下,周相到了。”说完便收了声音,静等皇帝的旨意。
    康睿继续书写了一会才将手中的笔放在了笔山上,抬头缓声道:“让他进来吧。”说完,便又拿起了一本奏折看了起来。
    周博玄随着刘内侍走了进来,给康睿见过礼后,坐在了书案前的背椅上。
    康睿放下了手中的奏折,望着周博玄问道:“濮阳的水患如何了?灾情严重吗?”
    周博玄见皇帝问话,赶忙将身子向前移了一下,本就半坐在背椅上的身体几乎离开了椅面:“回陛下,濮阳的水患已经得到控制,溃堤也重新填补合拢了。就是过水的地方有些多,不少地方都遭了灾,恐怕对夏粮的收成有些影响。”
    康睿点了点头,说道:“想来也是一定的,从周围的府郡调些钱粮过去,赈济一下。另外,将濮阳今年的税赋也减一些吧,这件事你安排户部办一下。”
    说完这些,康睿又将刚才的奏折拿起看了一眼,随后问道:“武垣怎么样了?”
    周博玄知道皇帝召他进宫必定会问及此事,故此早就做好了准备,将几日来汇上来的消息一一道出:“回陛下,徐清砚在温村的下堂村杀了一些人,多数是阻挡的士卒,村民损伤不大。温家的人都退回了上堂村,村里面都是男丁,妇孺弱老都在武垣城中,估计明后两日,徐清砚该向上堂村与武垣进发了。”
    周博玄说着话,将身体向后靠了靠,又半坐在了椅面上,继续道:“温家这次动了不少人,冀州的温氏子弟也动了,在京的有些官员也正要联合上表,准备弹劾徐清砚。”
    康睿听了周博玄的话,微微地笑了笑,说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