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王嬷嬷是林老夫人陪嫁丫鬟的女儿,性情也老实敦厚, 林如海对她比较信任, 笃定她不会害林黛玉。
因此, 虽然王嬷嬷的话有些惊悚及匪夷所思,但林如海还是听进去了,并且叮嘱王嬷嬷暂时不要声张,之后由他处理便好。
王嬷嬷离开后, 林如海又开始了沉思。
其实贾敏还在世的时候, 就曾提起过贾宝玉,说他顽劣异常, 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 只是贾母极溺爱, 无人敢管。当时贾敏还长吁短叹,说好好的孩子都被养废了。但因贾宝玉是贾政唯一的嫡子, 贾敏也不好插手说什么,毕竟前面有贾珠太过用功念书导致积劳成疾重病身亡,万一贾宝玉如贾珠似的不幸早逝,她可没办法再赔贾政一个儿子。而且王夫人与她向来不睦, 即便贾宝玉不会有事, 王夫人恐怕也会认为她没安好心。
所以,当贾母来信玩笑似的说让宝玉和黛玉订亲的时候, 贾敏便以两个玉儿还小为由变相拒绝了。贾敏当时还对他道, 王夫人向来小心眼, 黛玉若当了她的儿媳妇,还不知道会被怎么苛待,她可不舍得闺女儿嫁去受欺负。
不过,贾敏死后,贾母来信又重提了此事,说一来亲上加亲,二来黛玉是她的亲外孙女,有她护着,肯定比嫁到其他人家好些,三来宝玉衔玉而生,日后肯定会有大造化,黛玉嫁给他必定会凤冠霞帔加身。末了,还送了贾宝玉最近做的几首诗词。
林如海看了,觉得如果没有作弊的话,贾宝玉这个年纪的孩子能够做出这样的诗词,确实孺子可教。后来林如海就想了,男孩子小时候顽皮些很正常,很多长大后就会变得稳重,而且有贾政和贾珠两个珠玉在前,贾宝玉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况且就如贾母说的,林黛玉嫁去外祖家确实比嫁去其他人家好。都是亲人,总会对林黛玉宽容些。但其他人家就不好说了,一般人家多会对初来乍到的媳妇有颇多要求。
尤其林黛玉的身子骨还不好,说句老实话,林如海自己都很怕林黛玉会在子嗣上艰难。想当初,贾敏也是嫁给他几年后才有的林黛玉。那时候,贾敏的身子骨可比林黛玉好多了。因为这个,当时贾敏可没少承受压力。而多数人家,一般媳妇半年没有开怀,他们就会颇有微词,对媳妇百般不满。所以,林如海以为,林黛玉若嫁给贾宝玉,即便几年不开怀,贾家肯定会比寻常人家多体谅一些。
至于贾敏担心的婆媳问题,林如海觉得问题不大。王夫人想磋磨林黛玉,也得看贾母和贾政同不同意。况且林黛玉无论嫁去哪家,都会被婆婆立规矩,而贾家有贾母和贾政在,王夫人肯定不敢做的太过分。
林如海之所以会这么想,也是因为他没有做过儿媳妇,不插手后宅之事,根本不晓得婆婆想要磋磨儿媳妇有的是法子,根本用不着摆在明面上。所以,他几经思考下,发现贾宝玉竟是个不错的人选,于是将林黛玉送去京城,除了提前熟悉贾府的情况外,也有着让她和贾宝玉培养感情的打算。
但听完王嬷嬷的话,林如海却不这么想了。贾府的水太深,林黛玉性子单纯,并不适合勾心斗角,而贾府里面的人,也都不是好相处的。不说那些被清理出去的奴才,只因钱财闹出的那些事情,他只听着就觉得心惊肉跳。如果林黛玉带着大笔嫁妆嫁进贾府,还不得跟羊进了狼群似的,被生吞活剥了。虽说贾母对林黛玉真的很好,但王夫人连自己的亲侄女都能毫不犹豫的舍弃,他很怀疑林黛玉在她手上有没有机会活过一年。
林如海于是打定主意,即便那贾宝玉再有大前途,他都不能让林黛玉嫁去贾府。不过离林黛玉嫁人的时间还早,一时间不急,可林黛玉自身存在的问题却不得不让人重视了。
林如海仔细回想了一下,觉得林黛玉在扬州的时候应该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否则,王嬷嬷肯定早报给他听了。那么,林黛玉究竟在京城遭遇了什么,才会表现的……如此与众不同。
林如海突然想起件事情,曾有个继妻不待见原配嫡子,故意冷漠对待,不仅如此,这继妻还不许家里其他人搭理这个原配嫡子。无论原配嫡子说什么,都没有人听,也没有人理会。时间一长,这原配嫡子脑子就出现了问题,开始自言自语,对着空气说话,好像在跟谁交流似的。后来大夫一看,说是癔症的一种,因为长时间被无视,孤单寂寞下,他就自己假想了一个朋友。这个朋友只存在他的脑子里面,别人自然是看不到的。
所以林如海便有些怀疑,莫不是林黛玉孤身一人前往京城,不习惯之余,就像那原配嫡子似的,精神方面出现了问题。
不过仅凭王嬷嬷的一面之词,林如海也不敢冒然行动,只叫人将管家找来,准备先暗中观察一下。
林黛玉可不晓得林如海在自己身边布了眼线,正兴致勃勃和贾瑚在林府里四处转悠。
贾瑚告诉林黛玉,张氏和金氏都是在死去的地方徘徊,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