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最有意思的是, 贾琏会试取中后,读书人对他的评价一下子来了个大反转。
纷纷说贾琏原本就有读书上的天分,说不定还是十年难得一见的天才,只可惜被贾赦耽搁了。若贾赦自小就用心培养贾琏,贾琏可能早就成为惊才绝艳的大才子了。所以,近墨者者黑,贾琏在贾家这个大染缸里, 差一点就被拖累了。好在贾琏最后及时醒悟过来,奋发图强, 没有被淹没在这大染缸里。
贾赦出去走了一遭,本来是想收到大家伙羡慕嫉妒恨的眼神, 顺便再听听大家伙夸他‘会养儿子’‘儿子养的好’之类的话,好嘚瑟嘚瑟。结果,听到的却都是些他把贾琏给耽搁了的唏嘘声, 贾赦气的差点背过气去。
贾赦十分委屈, 若不是他英明神武的逼迫贾琏考科举,还不辞辛苦的为他请先生, 贾琏这个不思进取的纨绔子弟哪里能取得今日的成就。谁想到头来,贾琏成功了, 他的功劳却全都没了。新人娶进门媒婆扔过墙, 他现在就跟那被扔过墙的媒婆一个感觉。
虽然贾赦愤愤不平的控诉那些百姓颠倒是非黑白,哪里是贾琏幡然醒悟奋发向上, 分明是他花费心血栽培的缘故, 但貅宝倒能理解那些读书人的心情。
会试取中的只占一小部分, 取不中的却占大部分。自己寒窗苦读十多年却比不上贾琏这纨绔子弟认真读书两三年取得的成就,他们心里面自然很难接受。于是,便想了一个能够叫他们受得了的理由,比如贾琏本就是个读书天才,只是被家里人给耽搁了,如今用心读起书来,自然事半功倍……想贾琏是天才,可比被大家伙认为是不如贾琏的庸才要容易接受多了。然后,在这些人有意的传播下,贾琏的‘天才’之名便传遍了整个京城。
因着还有殿试,贾赦就没有大摆筵席,只先把东西准备好,只等殿试以后。
林如海更是尽可能的多花时间给贾琏和陈昊原讲殿试的大致流程,以及皇帝可能会出的考题。一般多是考策问,问政事或者民生。上届科举考试之前南边闹了蝗灾,一个省的百姓苦不堪言,殿试考的就是这应对方法。当然,皇帝也有可能另辟蹊径,出些赋税之类的考题。不过万变不离其宗,林如海告诉他们,心里想什么便写什么,殿试最重要的便是心态。不少读书人都因为面对皇帝太过紧张而出各种状况。只要他二人像平时表现那般,应该不成问题。
蒋舟也忙着给贾琏开小灶,看能不能搏一个二甲进士。三甲进士都是同进士,与进士有很大的差别。这就跟如夫人似的,虽然有‘夫人’二字,但其实还是小妾。
忙忙碌碌中,又迎来了殿试。
因提前打过招呼,陈昊原依旧带着帷帽,直到进殿以后,才将这帷帽拿下来。众朝臣早就知晓本次会试的会元因病起了一脸麻子,只是看到后,仍然惊得倒抽一口凉气。
这容貌,实在有碍观瞻。
皇帝已经从贾赦处知晓陈昊原起麻子的真相,对他这一安排十分满意。陈昊原若真的跟废太子长的很像,那么刚进京城就会被许多人盯上,可能等不来他公布身份,陈昊原就‘失踪’了。所以,‘毁容’是最好的保护陈昊原的法子,既不会影响到他的发展,也不会叫他被有心人盯上。
毕竟贾赦都那么说了……皇帝眯了眯眼睛,不动声色的打量陈昊原,想要从他身上找出废太子的影子。嗯……去掉那些麻子的话,似乎确实跟废太子有那么一些相似。
殿试的时间为一日,不续烛。中午皇家提供茶点,勉强裹腹。及至殿内昏暗,开始收考卷,众考生离开。
次日,皇帝开始同一众考官批阅考卷。皇帝是大忙人,不可能亲力亲为。都是由考官们选出前几名,最后交给皇帝排名次。
皇帝依次看考卷,考卷的顺序是由考官们心目中的名次排列的。因需要皇帝审核,考官们都不敢弄虚作假,因此一般来说,这顺序就是最后的名次。不过也有特殊情况,比如皇帝觉得那人长的好看,明明人家该是状元,非要给人家一探花,只因这探花与美男子最相配。
看完考卷,皇帝抽出排在第四名的陈昊原的考卷,对一众主考官道:“朕以为此子的文章最精妙,众爱卿以为呢?”
众考官沉默,视线都投向主考官,主考官只好回答。
其实他们这是这么认为的。但前三名是一甲进士,状元榜眼探花都要骑马游街受百姓们瞻仰,可陈昊原那一脸麻子实在……主考官说的比较委婉,但意思却是‘长的丑不是他的错,但出来吓人就是他的不对了’。因此,他们讨论过一番后,便把第四名给了陈昊原。第四名又叫传胪,是二甲进士的第一名,名头也挺好听的。
皇帝盯着他们看了足有半盏茶的时间,然后将毛笔砸在主考官的头上,大骂他们究竟是在给朝廷选人才还是给他的后宫选妃子,这时候不考虑才学,竟先考虑容貌,既然要选好看的那干嘛还要举行科举,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