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众人还没想明白是怎么回事, 宁府就闹了起来。
贾敬行动十分的快,手段强硬的将府里奴仆从里到外整治了一遍, 根本不给人半点辩解的机会, 说了他们做了哪些坏事后,就打一顿板子全家都扔出门外。
于是, 宁府门外,多了许多奄奄一息的血人,还有哀哭不已的老少妇孺。
不仅如此,门外还有人使劲吆喝, 对前来瞧热闹的的百姓们讲述这些奴才都做了哪些的缺德事, 又表示虽然不是主子做下的,但这些狗奴才打的却都是府里的旗号, 因此,所有的苦主都可以来府里领取一笔赔偿金, 算作他们放纵奴才为非作歹的赔偿。
贾母知道后气的不轻,直骂贾敬是不是修道修糊涂了, 回府瞎折腾什么,嫌宁府的名声还不够烂吗?人家都是家丑不可外扬, 他可倒好,恨不得把自家的丑事宣扬的人尽皆知。
贾赦没什么反应,只是有些可惜自己当时没有瞧成热闹。
贾母见贾赦没有附和, 不满的瞅向他, 刚要开口, 转念想起来这家伙也是喜欢宣扬自家丑事的人, 不禁在心里面憋气,一个两个的怎么都这么不省心。
贾母只好派人将贾敬请过来,苦口婆心的劝说,府门一关想怎么收拾奴仆都行,何必要闹这么大的动静,叫满京城的人都瞧他们府里的笑话——因着这破事,她估计好一阵子都没脸见她的老姐妹。况且,贾敬才刚当上京营节度使,理应谨言慎行才对,若被御史告到皇帝跟前,这官都不知道能不能做的成。
贾母是贾敬的婶子,身为晚辈,贾敬一直静静的听着,待贾母说完,才淡淡的表示烂掉的根若不彻底斩断,其它的也都会被拖累死。侯府不就是如此吗?自从两房彻底分开后,侯府就越来越兴旺了。
贾母气的脸都青了。她好心好意的提醒贾敬,贾敬却暗讽贾政是烂掉的根,简直好心当成了驴肝肺。当即没好气,“可也不用闹的这么大吧,让别人瞧笑话很高兴,你叫圣上如何想!?”
“不闹这么大,其他人怎么会知道府里面已经不藏污纳垢了呢?我既然敢做,就不怕别人有微词。”贾敬说完,放下茶杯起身道,“府里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处理,既然已经拜见了婶子,我就先回去了。有句话想要跟婶子说一声,婶子虽然是咱们贾家辈分最高的人,但不是自己府里的事还是少插手的好。婶子如今这个岁数,每日听听戏逗逗乐就好了,何必操这么多的心,到时候又是我们这些做晚辈的不是了。”
这话就差明说贾母咸吃萝卜淡操心了。
贾赦差点想给贾敬鼓掌。到底是读过书的,说出来的话都不一样。瞧把老太太给气的,跟发了羊癫疯似的。
贾赦一回东院又手舞蹈足的给貅宝和张氏重述了一遍。
张氏颇有些同情贾母。贾母应该真的在好心提醒,没别的意思,可贾敬向来主意正,又曾是贾家的族长,向来不喜欢别人干涉自己的决定。贾母应该也知道的,只是这些年贾敬不问世事,贾母已经习惯了以长辈的身份干涉宁府的事情,可贾敬不是贾珍和贾蓉,压根就不吃她那一套。
貅宝越发觉得贾敬是个能人。若不是他突然辞官修道,现在估计早就是正一品的大官了。
虽然贾敬现在的行为看似很胡闹,但却从根本上改变了百姓们对宁府的认知。该收拾的人都已经收拾了,就连贾珍都被打的在床上起不了身,百姓们很难再说出宁府只有门外两只狮子是干净的话来。只要日后宁府再不跟以前似的,百姓们对宁府的印象就会一天好过一天。贾敬这是要么不出手,一出手便蛇打七寸。其实貅宝也可以这么做,但名声最差的贾赦势必会被痛打一顿。当时那种情况,若贾赦被打压下去,岂不便宜了贾政?贾敬就不需要考虑这么多了,没了影响最坏的贾珍,还有贾蓉供他使唤。
而且貅宝严重怀疑,贾敬这些年并不如他们所想的那般不问世事。如果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那些奴仆的罪证又都是从哪里来的。才回府不到一日,贾敬派再多的人手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这么多的罪证。而秦可卿虽然也有能耐,但毕竟是一内宅妇人,许多事情都没办法查清楚。所以,贾敬应该一直关注宁府的动静,并在暗中搜集证据。之所以一直没有发难,怕是不希望有人注意到他,况且贾珍是个不成器的,即便他清理了一窝‘耗子’,贾珍也能给他再养出一窝来。因此最后干脆撒手不管,由着贾珍‘作’。
贾敬应该是做了两手准备,如果有机会的回府,这些罪证就有了用武之地,如果回不了,就束之高阁。虽然贾珍不像话,但不像话也有不像话的好处,不会被人放在眼里,人家觉得收拾他都是一种浪费。可惜,贾家的人没本事却很有野心,秦可卿死后不久元春忽然被封妃,也不知道二者之间有没有关系。
很快宁府门外发生的事情就传遍了大街小巷。百姓们都疑惑宁府这是在干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