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貅宝将贾赦夸了又夸。
她一早就想到了太虚教只在穷乡僻壤的犄角旮旯里出没, 忘了跟贾赦提起,没想到贾赦竟然自己想到了, 倒真应了近朱者赤这句话, 没白费她对贾赦的‘栽培’。
贾赦洋洋得意,厚脸皮自夸了几句, 然后话锋一转,请教貅宝原因。
貅宝于是告诉他,穷乡僻壤鲜少有人注意, 容易隐藏行踪。也是凑巧了,先是刘姥姥来跟他们提了一嘴,然后去别院郊游的时候又恰巧碰到了老王家媳妇的事儿, 这才被他们知道了太虚教圣女。之后刘姥姥再上门同他们唠叨圣女像的神通广大, 他们才又推测出太虚教的阴谋。假若没有刘姥姥的‘知无不言’,他们哪里会晓得太虚教做了些什么。在没有人注意到的情况下, 太虚教就会在暗地里慢慢发展起来。
更重要的是, 穷人的野心比较小,心愿多是能吃的饱穿的暖, 多些钱财过上富足日子, 这些都比较容易满足。但富人甚至当官的就不一样了, 这些人野心都比较大, 所许的心愿大多同权利地位有关,很难立刻就让他们心想事成。而且如果心愿太过异想天开, 比如说做皇帝, 太虚教又如何能让他们心想事成。便是有这本事, 可若百十多人都想做皇帝,难道龙椅上的人还要一天一换不成?因此,相比较来说,穷乡僻壤的百姓更容易操控一些,也更容易满足。
而且穷乡僻壤的看似不起眼,但仔细算起来,百姓的人数其实十分庞大,这些人的气运加在一起,便是每个人的气运只有那么一丁点,也十分的可观。等到日后,这些百姓的野心大了起来,他们的气运也早已经被太虚教抢夺了干净。对于太虚教来说,这些百姓便彻彻底底的成了废棋,可以抛弃了。而这些百姓没了气运,几乎只有死路一条。又因处在犄角旮旯里,即使一整个村子的百姓们都死光了,都不一定能有人注意到。就好比那向阳村,一村子的村民都被黑衣人杀了埋在槐树底下,许多年都无人知晓,如果不是他们碰巧发现,这些村民的尸骨还不知道得等多久才可以重现天日。这就跟荒郊野外杀人比较好埋尸是一个道理。
皇帝没有宣召贾赦,贾赦便没有再过问太虚教,毕竟他就是个‘传话’的,只要勾起皇帝对太虚教的戒心便好。
刘姥姥离开时,貅宝告诉她这世上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看似得了便宜,其实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已经付出了什么,如今既然已经富庶起来,不若好好经营下去,千万不可以有不劳而获的想法。刘姥姥是聪明人,应该能听出来她话里面的意思,至于刘姥姥会不会听她的将圣女像束之高阁,就不得而知了。
人的贪心和懒惰很容易培养出来,习惯了好逸恶劳,再让他们不辞劳苦,只怕就很难了。
外头叫人忧心,家里也不让人省心。貅宝发现,贾宝玉和贾母都对太虚教圣女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贾宝玉还好些,只是对太虚教圣女这个人好奇,一直在问刘姥姥圣女的相貌如何,而贾母则对圣女像很有兴趣,瞧她那意思,似乎很想请座圣女像回来供奉。某日,她还将贾政叫到侯府单独商谈了许久,也不知是不是让贾政去请那圣女像。
刘姥姥离开后不久,陈为霖就携全家进京了。
贾赦已经找好了宅院,并带着陈昊原和陈昊玉走了一遭,兄弟俩都认为不错,这宅院便买了下来,挂上陈府的匾额。
陈为霖入京当日,皇帝特别给了陈昊原一天的假,许他出城迎接。
陈老太爷一同来了京城。而刘涵玉却没有跟来,京城中有她太多的回忆,她怕睹物思情,又或者说近乡情怯,便叫陈老太爷帮她给张氏带句话,说等她做好了心理准备,再入京与她相聚。
当夜,林如海也从百忙之中抽出空来,与陈为霖及贾赦把酒言欢。贾赦还揶揄道,说多亏了陈昊原,要不他想见林如海一面还不晓得要等到什么时候。
整个宴上,陈为霖都十分高兴。京官与外官不同,就算平级,京官也比外官高出半等。外官调回京城不容易,若京里面没个关系,大部分人一辈子就只能在外面游荡,根本踏不进京城的圈子一步。陈为霖原以为自己这辈子也只能在外当官了,没想到还有在京为官的一日。虽尚不知官职是什么,但以他以往的功绩来看,应该不会太差。
当然,他最激动的便是陈昊原中了探花,并成为中书舍人这回事了。少有人一当官便是从五品,比如贾政,贾代善临死为他求来的官职,也不过是从六品的工部员外郎。因此可以预见,陈昊原日后前途无量。一般都是嫡长子继承家业,陈昊原如此有出息,陈为霖自然高兴的很,频频对贾赦和林如海举杯,感谢他们这些日子对陈昊原的照顾,尤其是贾赦。
殿试离得太远,陈昊原没机会看清楚皇帝的相貌。但他当上中书舍人后,立马就知道了,皇帝便是那日在茶馆之中同他畅谈许久的商客黄老爷。陈昊原同陈为霖父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