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1章 汉武帝(求月票求订阅)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中走进公房说了一句,背着手就走,姚启圣连忙跟上。
    公房内,那几名小官又议论起来。
    “嘿,这家伙不会又要被捉了吧?”
    “谁知道,上次锦衣卫才带走过他。”
    “呵,降臣,连个举人都不是也能当官?”
    “女人当皇帝,哪会用人……”
    ~~
    出了户部,往右一拐,就到了原来的宗人府,就在户部边上。
    那块“京师搬迁事宜统筹规划工作组”的牌子已经撤下来,这里已改成了商务部。
    姚启圣随着上司进了商务部之后走了一会,只见其中一个衙署院门上挂着一块牌子,上书“经改司”三个大字。
    他心念一动,举止都拘谨了些。
    经贸司在商务部里划了很大一片地方,人并不多,却很忙的样子。
    他们穿过大堂,直接走到最里的一间公房。
    “见过范大人,你要的人下官带来了。”
    姚启圣微低着头,目光看去,见到案桌后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官员,相貌英俊,仪表收拾得很整洁。
    这一扫,姚启圣已看清了对方的衣服补子。
    正四品高官……
    他又瞥了一眼,飞快扫视了一下这间公房,见物件都摆得一丝不苟,文书垒得整整齐齐。
    姚启圣想了想自己打听的所有大人物的信息,很快猜出了这人是谁。
    ——范学齐,原是京中商贾之子,举人出身,替家族打理芳园,交游广阔,与晋王长兄王珍是挚交,凭此交情成为最早一批投靠晋王的人,历任大楚商贸处主事、纪察处左都察……
    范学齐高位虽高,说话却让人如沐春风,先是寒喧了几句,等那位户部郎中离开,这才向姚启圣问起正题。
    “本官奉命设立‘经改司’,想把你调过来,你可愿意?”
    姚启圣连忙行礼。
    “谢范大人厚爱!下官必鞠躬尽瘁……”
    “坐吧。”
    “谢大人。”
    范学齐问道:“你可知道这‘经改司’是何意?”
    姚启圣低想了想。
    ——所谓‘经济’本为经世济民之意,但北楚常用这词来指商贸、财富之事,这经改司无非就是又要改革经济了……
    但姚启圣不愿从字面意义上回答范学齐,想要给出一个一鸣惊人的回答。
    “禀大人,下官私以为……晋王想要南征北伐,苦于没有钱粮,故而让大人设立经改司衙门谋划此事。”
    范学齐微讶,深深看了姚启圣一眼。
    但他却是摇了摇头,道:“不要开口就言‘晋王’。”
    “是。”
    姚启圣连忙又站起来拱手,心中有些警省。
    如今朝堂上、甚至民间,但凡有人开口谈论国事必言‘晋王如何如何’,颇为狂热,仿佛这天下诸事完全只决于晋王一人。
    姚启圣也不例外,平时与人聊天,也常常表露出对他的尊崇。
    但今天,晋王的心腹高官这么说,可见晋王本人是不喜欢这种氛围的……
    范学齐又道:“经改司才设立不久,你是第一次来,仅凭三个字,为何作此推论?”
    “禀大人,下官不是凭‘经改司’三个字推论的。”姚启圣道:“是从眼下的时局考虑。”
    “坐下说。”
    姚启圣恭敬地坐下,缓缓道:“下官有些同僚在礼部,因此知道就在几天前南京伪朝派了使节进京,态度倨傲、叛逆割据之心不死,妄想与我大楚划江而治。
    晋……陛下目前遇到的局面,倒是与汉武帝当时有些相似,北方有外虏,南方有诸侯割据……”
    话到这里,他忽然闭口不谈。
    范学齐笑了一下,道:“你是想把陛下比作汉武帝?”
    “下官不敢。”
    姚启圣心想,我是把晋王比作汉武帝啊……
    这个比喻其实不太妥当,但最近却在朝堂上隐隐流传。
    因为大家都累了。
    这几年每年都在打仗,好不容易收复了京城,人心思定,大家都想歇一歇,喘一口气。
    但看晋王那‘只争朝夕’的行事作风,很像是想要一鼓作气平定天下。
    百官之所以私下把晋王比作汉武帝,指的是‘汉武一朝无安宁之时’,是小心翼翼地提出一点点期望。
    ——晋王,不要继续穷兵黩武了,歇一两年吧。你还是年轻,我们年岁却不小了,经不起这般没日没夜地熬……
    “没什么不敢的。”范学齐朝天拱了拱手,道:“陛下说了,能被比作汉武帝,是他的荣幸。”
    “是。”
    “说说你的看法吧。”
    姚启圣沉吟了一会,道:“大楚与汉武帝当时类似,需要打仗,便没有钱粮。可世上是不缺钱粮的,只算活着的人口,粮食永远是够吃的,无非是够多少人吃、怎么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