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进退维谷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窗外小雪飘飘,屋内煮酒叮咚。
    两人对饮了一杯,刘执才继续道:
    “鲁地陈氏灭族后,我便派人潜入了鲁地,那时天下盛传,是鬼武众出的手,却不知是为何故。”
    “可天下皆知,鬼武众虽行屠族灭家之事,却从不会无由施为。”
    “而我派入鲁地的探子,在七日前给我传来了消息。”
    刘执说到这里,目光却是冷了下来。
    “如何?”
    刘基追问,心下也有了不好的猜想。
    “灭陈一役,不仅有士族门阀,还有……梅花卫。”
    刘基闻言,眼神一下暴露精光。
    “梅花卫大肆进入北境,为的是转移天下人的目光?”
    刘执点头,他在得到手下暗探的回报时,心间也是发毛。
    皇帝大动干戈,却是一石二鸟。
    梅花卫大举进入北境,作出无心东顾的假象,转移走了天下目光而灭勋贵陈氏。
    同时掣肘北地刘氏,让刘氏自顾不暇,无力顾及鲁地陈氏,以尽全功。
    这太不正常了,到底是何种因由,让这位大秦至尊非灭陈氏不可呢?
    刘基也在做这般想法,半晌后,他才面色凝重地道:
    “三家共同灭陈吗?”
    刘执点头,门阀士族,梅花卫,鬼武众。
    本是死敌,却默契地共同灭陈。
    那么,因由便可想而知。
    “霸王”
    刘基笃定出声,只有共同的利益或意欲相争的事物,才能让三家共同出手。
    再联系鬼武众重现的因由和目的,一切不言而喻,必然与霸王有关。
    并且,也只有霸王留下的东西,才能让当今圣上眼红和心动了。
    “兄长说得不错,可为何陈氏会有霸王留下的东西呢?”
    刘基瞬间手脚冰凉,
    是啊,陈氏为何会有呢?
    三姑爷陈诘祖上世代耕农,既无武莽也无学士。
    他少年投军黑甲,因得太爷爷赏识而出头,且将三爷爷下嫁于他。
    陈氏才因此崛起,黑甲军兵败后,三姑爷万念俱灰,还是二爷爷为他向朝廷争取,任命到了鲁地生的根。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与霸王牵扯到了关系,这怎么可能?
    可事实摆在眼前,那就只有一种情况了,鲁地陈氏,也是西楚后人。
    并且,还是西楚重臣之后,否则,必定不会保管有和霸王相关的物事。
    只有这样,才能解释得通皇帝的欲盖弥彰,不行明诛而用暗杀,
    西楚霸王,差点颠覆大秦统治,一直是大秦的伤痛,被视作奇耻大辱,一直都讳莫如深,更不记于史册。
    所以灭陈一役,注定见不得光,不能用常规手段。
    否则,以大秦法制之严苛,必定是夷灭三族,鸡犬不留。
    而刘氏,也在这三族之内。
    至此,一切都解释得通了,为何北境刘氏会遭此大祸。
    陈氏是刘氏姻亲,就算没有反心,与西楚没有关联,可却无法自证。
    就算能够自证,皇帝也不会以此作为苛责刘氏的借口,不能见光的过去,注定只能被埋在尘沙里。
    刘氏很冤,可因为陈氏,却让皇帝不再信任,只能牺牲。
    二人面色都很沉重,就算刘氏忠心耿耿,皇帝也不可能为自己埋下隐忧,势必拔除而后快。
    而且,皇帝即使心知肚明,为了北境军权,他也不可能给刘氏自证的机会。
    多疑、无情,是君王的品质。
    既对刘氏起了疑心,便会如鲠在喉,时刻戒备。
    就算没有证据,就算你刘氏真的无罪,那又如何?
    天下都是朕的,让朕生疑,便是你刘氏最大的罪。
    这是君王的霸道,也是君王的专属权利。
    “执弟,我刘氏之军权不可交,若是交了出来,我刘氏以后,可就任人揉捏了。”
    刘基沉重地说着,刘氏要破局,实在太难了,还有一旁虎视眈眈的门阀士族们,绝对不会放过如此良机,让刘氏安然度过的。
    “长卿也知此事艰难,可若不争取,我刘氏就算不亡,却会比亡了更难受。”
    刘执面色难看地说着,刘氏势大,那是因为手里有军队,若是离开了军队,不用门阀出手,只要一个士族,都能任意捏搓。
    “可若是不交,那就只有扯旗造反一条路了。”
    刘基看着刘执,语音带着某些难言的情绪。
    君王疑心,代表刘氏失去了皇权的支持,没有了皇权的认可。
    如此,刘氏便等同于失去了合法性,犹若失去了主干的枝条,早晚会被枯死。
    而且,那些门阀士族虎视眈眈,对刘氏已然形成了群狼噬虎之局,就等着致命一击,分食刘氏了。
    没有了皇权支持的刘氏,就如同砧板上的鱼肉,只能等人宰割。
    可若是反抗,就只能扯旗造反,可以而今大秦的强盛,这无疑会死得更快,还会牵连九族。
    刘执听他说完,却是一摇头,道:
    “而今大秦富庶,百姓归心,更有带甲数百万。”
    “凭着北境一隅之地造反,无疑是自寻灭亡。”
    “而今之计,我刘氏只得静观后变,见招拆招了。”
    刘氏无反心,这是他们都心知肚明的事实,就算最终被逼起兵,最后也是灭亡一途。
    大秦太强了,各方面都达到了这个世界的顶尖,说是万邦来朝也不为过。
    上交兵权,不行。
    不交兵权,也不行。
    刘氏一下陷入两难,无法取舍。
    他们两人都明白,而今已是年关,朝会已然取消。
    等开年来,朝会重开,门阀士族对于刘氏的攻击,必定是疾风骤雨,雷霆一击。
    “兄长,我刘氏的安生,可没有几日了。”
    西楚不可碰触,那样会引发皇帝不喜,引火烧身。
    二人虽然笃定门阀士族必然会借皇帝生疑之心攻击刘氏,却难以预知攻击面在何处。
    “可惜刘晔而今不在帝都,不然以我三人合计,当有所得。”
    刘基惋惜地说着,很是无奈的样子。
    “刘晔?”
    刘执疑声追问,这是个熟人。
    “子扬比执弟大两岁,长于谋略,在而今我刘氏年轻一辈,当属翘楚之一。”
    “哦?那子扬兄长现在何处?”
    刘基轻笑着开口,解释道:
    “子扬一直求学于颍川,和七英之一的荀彧荀文若是知己好友。”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