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1631年之史可法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见一切如此顺利,崇祯不由得得意忘形起来,便道:如今天下士子舆论,尽在私学,朕心不安,欲兴公学,增设学政使司衙门,如何?话一出口,直惊得朱舜水瞠目结舌,不由连连对崇祯使眼色,崇祯才知自己说了错话,便忙停了嘴。
    不料文震孟立刻站出来道:陛下何出此言?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陛下身为一国之君,如何能说出私学、公学之语?还望陛下为臣解惑。崇祯忙道:朕不过一时口误,爱卿不必如此。魏光绪又道:陛下乃一国之君,天之骄子,金口玉言,怎能以口语搪塞臣等?若依陛下所言,臣等皆出自私学,必是有私心,不能做到天下为公,请陛下便罢黜臣等即可!
    冒辟疆忙道:文察院、魏察院,陛下断无此意,陛下的意思是士子皆出自各地书院,为国育才,陛下不忍徒费书院之资,颇要设一衙门,简拨财资,以助教育而已。冒起宗便站出来道:陛下是何意思,你如何能知?冒辟疆见自己的老爹站出来驳斥自己,如何敢继续说话,只得讪讪退下,崇祯被都察院三位总理副臣怼的无话可说,只好冲黄斌卿使眼色,但是黄斌卿似乎没有看到崇祯的眼色,虽没有出来驳斥皇帝,但是也没有出来解围,只是两手抄在袖筒里,似乎此事与自己无关。
    崇祯后悔的牙根都痒痒,本来此事不大,只需暗暗在翰林院办了就行了,何况私学、公学本来就是私下说的,今日大朝会,天下臣工齐聚一堂,身为一国君王,竟然能说出公私之语,着实是自己理亏,而这几个人又都是谏官,是又打不得,罚不得,好不尴尬。
    崇祯见黄斌卿不理这茬,便只好向何如宠求救,何如宠见自己躲不过,只有硬着头皮道:诸位同僚,今日大朝会,本为《革弊诏》之事,其他事,不妨散朝后再议,如何?见内阁总理大臣出来和稀泥了,文震孟等人也不想继续纠缠了,崇祯刚要松一口气,史可法忽然出列道:陛下身为一国之君,竟出公私之语,有悖君德,首辅大人三言两语就要打发过去吗?
    此语一出,震惊四座,周围的大臣仿佛在看怪物一般看着史可法,胡松奇立刻站出来道:大胆史可法!要犯上不行!你当你现在还是谏官呢!竟敢污蔑君父!史可法一时楞了,也才明白过来,自己现在已经不是谏官了,在说这样的话便是大不敬,真追究起来,是要祸及三族,不过史可法不愧是左光斗的得意门生,从来都是钢筋铁骨,知道自己躲不过,便索性将乌沙摘下,掼在地上,厉声道:臣死不足惜,只知直言进谏,陛下失言于天下人面前,德行有亏,诸位臣僚言犹在耳,难道要听而不闻乎!倘若奸佞布于朝堂,臣但求一死,不愿与众獠共事哉!
    说完,便做出一副大义凛然,行将就义的表情出来,徐骥一旁冷冷的说:史大人所言,不但诬陷君父,亦构陷同僚。崇祯似乎也动了杀心,正要说话,一向不爱参与政事的徐光启突然开口道:史大人虽有些偏激,亦是一片忠心,望陛下明察。别人的话崇祯可以不重视,但是徐光启乃三朝老臣,共计卓著,德高望重,又是自己极为看重的,从来是一心研究格物之学,不甚理睬朝政,今日都出来为史可法说话,可见确实是自己的言论激起了众怒,但是自己身为皇帝,如何能认错,一时气氛十分诡异。
    朱舜水便立刻站出来道:史大人,莫非要逼迫君父认错不成?史大人一直以故恩师左遗直(左光斗,字遗直)老大人为楷模,何曾见老大人对君父步步紧逼?史可法一听不由愣住了,忙跪下道:臣冒犯陛下,望陛下治罪!朱舜水又道:陛下,史大人虽出言不逊,但亦是一体为公,况且徐阁老三朝重臣,德高望重,不可凉了老臣之心啊,望陛下明察。
    崇祯见有台阶下了,忙立刻说:朕何尝要怪罪史爱卿?朕虽贵为天子,亦不免有误,朕当下罪己诏,以正德行!所有人忙跪下道:臣等有罪,臣等万死!
    崇祯便道:众卿平身吧。众人方才起身,徐光启又问道:既然如此,那陛下刚才所说学政使司衙门之事?崇祯忙道:断无此事,断无此事,阁老尽可宽心。徐光启这才放心归位,文震孟这才又说:陛下圣明,自古圣明君主,皆垂拱而治,以德孝教育百姓,使四海归心,如今我朝士民百姓,人人明德知孝,皆书院兴盛之功也,亦是一颗公心,太祖设学政,不过掌档册、施教化,为国选才而已,亦是祖制,陛下亦不必狗尾续貂,重设什么学政使司衙门,想来陛下断不会做此有违祖制之事。
    崇祯只得讪讪的笑笑,朱由检恨不得抽自己两个耳光,陆遥不由笑着说:你这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啊,说实话,《革弊诏》你只是改组了内廷的部门,对外廷冲击不大,所以才这么顺利通过了,等以后,你想改组外廷,且有得闹呢,如今你还想一鼓作气,把公学的事办妥了?这种釜底抽薪的事,他们如何能不反对,你没看连徐光启都出来反对嘛。朱由检便说:先生不要取笑我了,我知道自己失误了,他们就是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