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1628年之南赣起义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张重辉退下后,王承恩呈上莲耳羹道,大伴这大半天处理政务,赶快喝点羹休息一下吧。正说着,内侍又进来道,杨阁老求见!崇祯苦笑着喝了一口羹说,朕如何能有片刻歇息啊,赶快传吧!
    杨嗣昌进来后行过礼,崇祯问,阁老有何事求见?杨嗣昌道,陛下,之前编练新军计十五,加上白杆军和之前的三军,共计十九军,现提调各路野战军十军,尚余九军,如何发落还请陛下示意。
    崇祯道,所余新军可派往各省担任戍卫军,具体分配由各总兵分配即可,东蒙、察哈尔可不派,只由目前编练的蒙古骑兵为主即可,乌思藏、朵甘亦可先不必派遣,可优先派往辽东、北直隶、南直隶、四川等省份,有不足的,可以各地裁撤旧兵的时候,仿照九边,优胜劣汰,再行编练戍卫军分配各地,内阁和军机处要协同工作,保障裁撤各地旧兵的时候安置,且不可再生之前的事端。
    杨嗣昌道,谨遵陛下旨意,此外,兵部与吏部、军机处考功司核定各地总督、提督、总兵、知府名册,还请陛下示下。说着递给王承恩一个折子,王承恩递给崇祯后,崇祯翻看了几眼笑着说,你们倒是惯会顺着朕心的,不过也好,何如宠、吴宗达、丁启睿侍奉久了,也是该到下边历练一番了,准奏。
    不几日,军机处签发了皇帝钦定的各省总督(提督、总兵)、知府(此处不详细写了,见后边附注)。崇祯才稍稍心里安定下来。
    一六二八年三月二十日,王承恩拿着一道折子呈递给崇祯道,陛下,淮王世子上疏。崇祯好奇的问,淮王世子?这可真是新鲜了。崇祯打开折子,边看脸色边阴沉下来问,沈克封此人如何?
    王承恩直接愣住了道,这个,这个臣着实不知,可传吏部来问。崇祯便道,立即传杨嗣昌、朱舜水见朕。
    不一会,两人来了后,崇祯将折子递给两人说,淮王世子上奏称江西重新丈量淮王府土地时,安远知县沈克封竟然假公济私,不但并吞淮王府土地,还趁机兼并山林土地,而且朝廷已下明旨,取消各地赋税徭役,为何南赣却尚未实行?洪瞻祖是干什么吃的!
    二人吓得忙跪倒在地说,陛下,山高路远,旨意一时未及到底也是有的,臣等即刻去查,看旨意是否已到南赣,南赣之前并不归江西行省,只是去年变革,才刚刚合并,只是京察尚未结束,官员还未到任,因此尚有南赣罢了,却不管洪大人的事。
    崇祯这才稍微平息了片刻问,不过安远之事务必派员核查,如果真如淮王世子所言,此人断不可留!郭都贤如今走到何处了?
    朱舜水道,郭总督已经离京多日,如今京师至济南府驰道早已修建完毕,恐怕已经过了济南府了吧。崇祯道,立刻传旨,令他到任后,速速查办定远之事。
    崇祯想了想又问,朕记得淮王已经崩殂多年了,为何朱常清还是世子?朱舜水道,陛下明察,虽然淮王已经崩殂,但是世子非嫡出,而先淮王又无嫡子,先帝便以此为由仅立世子,并未册封。
    崇祯道,许是先帝有裁撤淮王的心思吧,只是未来得及罢了,罢了,罢了,同室操戈,何必如此心急,如果世子所奏果然,那便发内旨,册封朱常青为淮王吧,说起来他也是常字辈,真论起来,朕还得喊他一声叔叔。
    二人领旨后退下了,朱由检问陆遥,先生,此事你怎么看?陆遥想了想说,此事怕是不好,我隐约记得南赣当有事发生,你还得多多重视起来,而且南赣此地山高路险,易守难攻,正德年间就曾贼匪猖獗,幸亏有王守仁平叛,又设置府县,不过这个造反的传统却是未减,不可不防。
    崇祯忙对王承恩说,急发内旨,令卢光祖所率天耀军密切关注南赣动向,有变即刻来报;另外,擢壬廷翰为江西巡查御史、王之仁为赣州市知州、王元瑞为江西布政使、杜乔林为江西按察使、沈犹龙为江西都指挥使,协助江西巡抚洪瞻祖处理江西事务,旨到即刻交接离京赴任,不得有误!王承恩忙去宣旨。
    三月二十六日,京察终于结束,朱舜水、薛国观、钱谦益将厚厚的六部堂官、各地巡抚、三司、州县官员名册呈递,崇祯粗粗看过便勾了准(名单后附)。
    过了几日,崇祯又任命戚昌国为京营总兵;王之心为内务处提督、京营监军;张同敝为京营火器师同知;文祥为京营辎重师同知;赵印选为京营护卫师同知。
    朱由检这才长长叹了一口气说,如此,则万事具备了,正如先生所说,大框架已经拉起来了,可以增添血肉了。陆遥也道,正是,过了这几年的辛苦,可以稍稍喘口气了。
    一六二八年四月三日,崇祯正在乾清宫暖阁休息,杨嗣昌急匆匆求见,行礼后,杨嗣昌道,陛下!南赣反了!崇祯吃了一惊,忙道,怎么回事?杨嗣昌才道,陛下不要担心,卢光祖业已率兵平叛。说着将奏折递了上去。
    杨嗣昌道,四月一日,叛匪头子夺天王,率众攻破安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