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1631年之杨嗣昌殉国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带着杨嗣昌尸体找到朱舜水,将经过述说一番,朱舜水等人直惊的变了颜色,又惊又怕,朱舜水道:如今山海关无人把守,没有重臣坐镇,京城岂不是无险可守?黄维正便道:督军来时,已令锦衣卫百户彭万里守关。朱舜水摇头道:一个小小百户,如何能守雄关。然后又扭头对吴襄说:此事还得烦劳吴督军。吴襄拱手道:首辅言重了,两环(吴襄字两环)自当从命,如今张督军殉国,京城督军府日常可由南督军代为署理。朱舜水忙道:这是自然,吴督军放心。
    这边朱舜水忙着通知杨山槂其父殉国的消息,一边安排人收拾战场,修补城墙,一边还要安抚城中百姓和官员,抚恤阵亡将士家人,忙的不亦乐乎。
    再说阿敏和范文程杀了杨嗣昌,天蒙蒙亮便到了喜峰口下,此时袁兆基已经粗略的修补了关口,又收拢残兵屯驻在喜峰口,不过千余人,阿敏便派人拿着杨嗣昌人头在关下叫道:杨嗣昌人头在此!只要乖乖投降,可保富贵荣华!阵上明军见了杨嗣昌人头,不由得一阵骚动,袁兆基强忍悲恸道:不要被鞑子蛊惑,督军一切安好,刚才还遣人来报,说京城一切安好。于是不理会阿敏的叫嚣,只管叫人乱箭射去,当场射死上百人,范文程知道喜峰口有了防备,急切难以攻下,便道:如今山海关必定无人把守,咱们只需依前计,骗开关口,必能事成,不必在此耽搁。阿敏便带兵往西边的山海关奔去,一路疾行,行了大半日,快到关前,便换上明军服饰,到了关下叫喊,只称是杨嗣昌部下,要求速速开关。
    守关士兵报道彭万里那边,彭万里笑道:既是督军部下,不去京师勤王,回关若何?必定是鞑子退兵,不用理会,只管放箭。阿敏进关不得,急的团团转,问范文程:先生救我。范文程也不由得心急如焚道:天不佑我大金也!为今之计,无可奈何,贝勒若想活命,必是无法也。阿敏不由得道:皇太极误我!皇太极误我!事已至此,只有强攻。于是阿敏便催动鞑子兵强攻山海关,山海关一代雄关,岂是这区区败兵可以攻下,再加上彭万里只令坚守,在上边放冷箭,打冷炮,并不出关应敌,鞑子损失惨重,却无可奈何。
    这时,吴襄也一路过来,收拢了兴州、开平、永平、抚宁等镇的戍卫军近万人追击到了山海关,立时对鞑子成了合拢之势,关下立时一片混乱,范文程早有准备,趁乱拿了杨嗣昌人头,带了两个亲卫,往南遁逃而去,一路乔装打扮,便到了海边,又重金找了几艘渔船,这才得以自海上逃脱。
    只是可怜阿敏,机关算尽,最终死在山海关下,所剩残兵,吴襄并不留活口,一律斩杀,又分兵往沿长城各关隘协防。吴襄入了关,便仍留彭万里协助守关,同时,拟下飞鸽急报,将种种事急报崇祯。
    三月二十三日晌午,崇祯还在昌图驻守,有内侍急报,崇祯打开奏报,不由得胆战心惊,又看到杨嗣昌殉国,不由得感慨万千,又看到彭万里的功劳,不由的连连夸赞,急报传给戚昌国和陈子龙,陈子龙道:全赖陛下平日恩德,在京诸臣才能齐心合力,守住京师,陛下可有旨意发往京师?崇祯摆摆手道:不必了,交给首辅去处理吧,咱们先做好这边的事。
    二十四日,马士英亲率大军赶来昌图,崇祯才稍稍驱散心中忧虑道:如此,朕不忧昌图有失矣。马士英道:提督大人知道昌图重要,朝廷亦发了邸报给招抚使司衙门,提督已派兵前往嫩科尔沁镇守,以免鞑子在兴祸乱,不得前来,故特命末将前来。崇祯便道:朕不计前嫌,赦免嫩科尔沁全族,不想竟然有今日之祸,朕无颜面对京城百姓和列位臣工,告诉吴三桂,不必留情,朕要让从此再无嫩科尔沁!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