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1631年之吴桥兵变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刘含辉走后,整个大殿里只剩下崇祯自己坐在龙椅上,他心乱如麻,坐立不安,朱由检说:先生是不是觉得我太过分了?陆遥说:按说这些人是早不能留的,不过现在吴桥兵变尚未平息,这么大规模的铲除阉党合适吗?朱由检说:时不我待啊,只有稳定朝廷,才能为再次图谋辽东做准备啊,否则前边打仗,后边就有内奸献城,如何是好,而且这次死国难者,十之五六是东林人,其他的也有复兴社人,唯独没有一个阉党,我实在是心寒啊,只有如此,才能震慑群臣,也才能对得起杨公和诸位忠臣。陆遥点点头说:或许你说的有道理吧,不过我希望你能不要牵连他们的家人,现在很多律法过于严苛,而且累及家人,我觉得除了要整顿吏治,还要扎紧制度的藩篱。朱由检说:先生的意思是重编法典?陆遥说:正是,而且是制定新法典,不但规范实体法,更要制定程序法,而且要区分刑事犯罪和民事犯罪,还要把审判机关和侦查机关分开,避免屈打成招,也避免冤假错案。朱由检说:想法虽好,只是无人可用啊。陆遥笑道:谁说没人可用,现在不就有个现成的吗。朱由检想了想笑了说:先生说的是张稷若?
    崇祯正想着,刘含辉匆匆进来说:启禀陛下,山东总督陈演急报。崇祯忙道:念。刘含辉打开急报念道:臣陈演恭请陛下圣安,叛贼自吴桥兵变以来,连下数城,臣派戍卫军严防死守,然贼兵势大,势不可挡,已攻破临淄,临淄知州殉国,现贼兵正往青州方向紧逼。
    崇祯道:这些混账,都是干什么吃的,区区几千反贼都消灭不了!速招吴襄、朱舜水前来议事!不多时,吴襄和朱舜水便来到殿内,崇祯将急报递给二人问:二位爱卿意下如何?吴襄道:启禀陛下,臣闻前日鞑子兵围京师,内阁发勤王令,孔有德乃是奉了山东巡抚余大成之命,率兵北上勤王的。
    朱舜水皱皱眉道:这余大成怎么回事,兵事不该他管,他添的什么乱!吴襄便道:首辅有所不知,这余大成可是袁崇焕心腹。朱舜水立刻警觉了起来道:督军的意思是?这余大成派人勤王是假,为袁崇焕报冤是真?
    吴襄不在言语,崇祯冷笑道:必是如此!这孔有德乃毛文龙旧部,对毛文龙被杀本就心存怨怼,对朝廷,对朕心存怨怼,否则岂敢做下此等忤逆大事!督军接着说。
    吴襄才继续道:陛下圣明,这孔有德原驻登州,后来李世登上表督军府,说胶州港府编练海军,孔有德善水军,请求调往胶州,后来陈演又将孔有德调到丰国,听说便是余大成的建议,否则何以朝廷一发勤王令,孔有德部便能如此迅速,自丰国北上,快马加鞭,两日便可到达京城,幸亏京师只一日解围,否则若让孔有德部到了京城,后果不堪设想,孔有德见京城之围已解,便在吴桥叛乱。
    崇祯道:按督军所言,这余大成也有问题了?吴襄也颇有些疑惑的说:按说毛文龙是袁崇焕所杀,余大成又是袁崇焕心腹,何以孔有德会与余大成沆瀣一气?崇祯和朱舜水知道内情,所谓做贼心虚,自然不好将实情告诉吴襄,朱舜水便忙打岔道:既然如此,为何是吴桥?
    吴襄笑道:说起来也是些许小事,孔有德抵达吴桥时,因遇大雨春雪,部队给养不足,有一士兵强取王象春家仆一鸡,王象春乃山东望族,家仆自然强横惯了,如何肯依,于是该丁便被穿箭游营。孔有德手下便击杀了王象春的家仆,事后象春之子不肯罢休,要求查明真相。李九成、李应元父子便趁机煽动兵士抢劫哗变。孔有德无奈,便只好发动叛变,依臣看来,孔有德本不想反,还想蛰伏起来,如今被一只鸡逼反,也是好事,否则若他一味蛰伏,伺机而动,对朝廷才是大大的隐患。
    崇祯道:李九成这对狗父子,当初在山东朕念着毛文龙的功,不忍诛杀,反有此祸。吴襄道:臣只是担心,孔有德这一反,毛承祚、陈继盛、徐敷奏、陈有时、毛承禄这些毛文龙的旧部会不会趁机相应啊。崇祯便道:可速传旨给他们,让他们立刻来京,可以借军官学院进修的名义。
    朱舜水忙道:万万不可,陛下想,本来这些人就心怀鬼胎,陛下早不召晚不召,偏偏在这个时候召,他们岂能不害怕,倘若狗急跳墙,才是大大不利。崇祯便道:依卿之计如何?朱舜水便道:当年毛文龙伏法,袁崇焕为着安抚众人,仍是令他们率各自的旧部,人数并不多,后来朝廷更是分而遣之,目前陈继盛和陈有时在东江,毛成禄在广鹿,毛承祚在东蒙,徐敷奏在南昌,可秘密向朝鲜、山东和南昌府下密旨,令各地总督派军秘密剿灭,可保无虞。
    崇祯点点头说:甚好。吴襄道:计策虽好,只怕走漏消息,反而将他们逼反啊。崇祯摆摆手说:无妨,朕派锦衣卫去传旨,并监督剿灭之事。想了想又说:平北军重建的事督军府要尽早抓起来,可令许定国任平北军总兵,前往四平屯驻。
    朱舜水便和吴襄道:陛下圣明。崇祯又问:这孔有德一路往东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