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1632年之古代也要抢生源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已中文科进士,又听说对格物科、财经科颇有建树,确实是难得的人才,徐院士三番五次提及,只恐明珠暗投,被东林书院抢去,不得已出此下策啊,唉。秦熙便道:敢问是哪位徐院士?田雨公便道:正是徐振之(徐霞客,徐霞客本名徐弘祖,字振之,霞客只是他的号而已),徐院士也。秦熙便道:既是被徐公看重,必定是人才了。然后又对赵老四说:可否让我等见见令公子。
    赵老四忙道:敢情好,他听不进我的话,怕是嫌我粗鄙,你们读书人之间好说话,一定替我好生劝他。田雨公便涨红了脸道:既然如此,我也就告辞了,我复兴中人,一向光明磊落,若要与东林书社公平竞争,自然使得,如今宋可久不在,我亦不便逗留。秦熙不由肃然起敬道:阁下真君子也。
    送走了田雨公,崇祯等人便被请进院子,进了屋,屋内陈设简陋,炕边却有不少大箱子摆在那边,赵老四不等人问便道:嗨,自从小子中了举,时不时有人送些东西来,也不说做甚,儿子说了,什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不让动这些东西,又怕放在外头被偷了,就先搁这儿了。
    正说着,有一年轻人从里屋走了出来,崇祯细观望去,只见此人个子不矮,仪表堂堂,双眼不是很大,但是却炯炯有神,体态修长颇有风姿,唇红齿白,见有生人,不由的耳朵根红了一片道:学生有礼了。赵老四忙道:幺儿啊,这几位都是有大见识的,你心里有啥想的,跟几位老爷官人细说说,咱也好拆分拆分。
    秦熙也问:不知公子尊姓大名。赵老四的儿子便道:不敢劳先生大问,在下姓赵名康。秦熙又问:之前在何处求学?赵康涨红了脸说:未有求学,只是在家中自学耳。秦熙便很好奇说:这是为何?如今天下学院如此之多,东林和复姓且不说,便是没有名号的私塾、学堂举不胜举,如何在家自学?赵康便道:惭愧,前几年,鞑子屡次犯京,烧杀抢掠,京郊百姓苦不堪言,我两个兄长也不幸遭难,母亲也悲愤仙去,父亲带着我四处飘零,如何就学?去年年中,听说鞑子尽灭,父亲才带我重回故土,待要就学,不想学费惊人,实在学不起,幸而逃难途中,巧遇云游的恩师,相谈甚欢,不但送学生书籍,更教导格物之学,使我受益匪浅,才有今日。
    秦熙笑道:徐院士还是这么喜欢四处云游。赵康道:恩师说他正着手写一部奇书,要走遍我大明的山山水水,考察地理、水文、地质、植物,若不是老父在堂,学生也想随恩师云游呢。
    秦熙又问:公子既有如此抱负,现在天下两大书院都有意于你,你如何不置可否?赵康便道:不管是东林书院还是复兴书院,不过一家之言耳,学生不愿为一家言,只愿有朝一日,辅佐圣君,开太平盛世耳!
    秦熙不由肃然起敬,起身拱手道:公子好胸襟,好抱负,难道不怕得罪了东林书社,影响前程?赵康道:怕也不怕,怕的是被小人构陷,不得为家国效力,不怕的是,君子固穷,安贫乐道,倘若不成,不过做一教书先生耳,也必要为家国鼓与呼,不敢藏私。
    朱由检听了也不由热血沸腾道:大明有这样的读书人,天下何愁不得安定!陆遥也感慨说:难怪有人说,人与人的差距有时候比人与畜生的差距都大呢,果不其然,有人就蝇营狗苟,为名利忙碌一世,有的却安贫乐道,天下为公。
    想到这里,崇祯便起身道:好好备考,今科必定高中!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